陳希志
摘 要:在教蒲松齡的《狼》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汲取精神營養(yǎng)、寫作營養(yǎng),采用了將《狼》與小學課文《景陽岡》、高中課文《林沖風雪山神廟》放在一起的比較法教學。
關鍵詞:比較法;屠夫與武松、林沖;角色比較;寫法探究;課外拓展
所謂比較法就是將有關聯(lián)的內容放在一起進行對比教學的方法。學生在對比的思考與討論中,可以有效地拓展知識面,激發(fā)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他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進行《狼》這一課的教學時,我采用了與小學語文《景陽岡》相銜接,同時向高中課文《林沖風雪山神廟》拓展的比較法教學。
一、角色比較
《狼》是蒲松齡所寫的《狼三則》中的一篇?!独恰肥俏难晕?,言簡意賅。在《狼》中,作者敘述了一位無名屠夫遇狼、懼狼、殺狼的全過程。屠夫身臨險境時急中生智、果斷出手,斬殺了兩只狼,成功脫險。
《景陽岡》是中國名著《水滸傳》中的精彩片段。《景陽岡》是白話文,它詳細敘述了水滸好漢武松在景陽岡為民除害、打死老虎的全過程,塑造了武藝高強、膽識過人的武松的英雄形象。兩篇小說對人物的塑造都十分成功,但武松與屠夫卻是兩個類型的人物,雖有相同點但更多的卻是不同的地方。為此,我設計了表格,讓同學們在討論中完成了下表。
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同學們深刻感悟到文章在選材和謀篇上必須為主題服務。
二、寫法探究
兩篇小說不論是謀篇布局,還是寫作手法上都是成功的范例。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學習、提高,我將本班學生分成《狼》組與《景陽岡》組,進行探究歸納。
《狼》組:屠夫的生意并不怎么好,傍晚才將肉賣完。屠夫很節(jié)儉,收拾了骨頭便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就在屠夫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有兩只狼盯上了他。兩只狼靠著狡詐,和屠夫玩起了心理戰(zhàn)。一開始,屠夫步步退讓,兩只狼步步緊逼。
中間,屠夫“馳擔持刀”,狼又玩起了麻痹對方的持久戰(zhàn)。妄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前后夾擊屠夫??勺詈笸婪蛴萌说闹腔酃麛喑鍪謿⒗?,而狼終究沒有放手一搏便一命嗚呼!這篇小說成功地使用了心理描寫,將屠夫與狼的內心世界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另外,詳略得當,比如兩只狼是大是小,是強壯還是羸弱,因為不是重點而一字不提。
《景陽岡》組:善于造勢是這篇小說的一大亮點。先寫猛虎傷人,獵戶捕殺未果,所以官府行文要求行人需在特定時候結伴而行。就是在這種特定環(huán)境下,武松閃亮登場。因此武松打虎便顯得十分必要且?guī)в袨槊癯Φ挠⑿坌再|。其次,作者對打虎的過程進行了生動的動作描寫。老虎挾風而來,撲、掀、剪,招招致命,武松跳、躲、閃,避其鋒芒,真是次次揪心,步步驚險。當然也正是在這場激烈的搏斗中作者完成了對打虎英雄武松的塑造。
三、課外拓展
為了讓學生更多地從文學作品中汲取精神養(yǎng)料,我又讓學生閱讀了已經(jīng)被選入高中課本的《林沖風雪山神廟》,讓大家嘗試著將三篇文章進行比較。
《景陽岡》告訴我們狹路相逢勇者勝。做人就要有一種敢于拼搏的精神,像武松一樣“大踏步走上景陽岡來”。當然,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要想成功做一件大事,關鍵是要有一身過硬的本領,有備而來。不然在各種“老虎”面前除了退縮別無選擇。若一意孤行,哪是打虎,只能喂虎,反送了卿卿性命。
《狼》中的屠夫講究斗爭策略。當敵人強大到用武力不能解決問題時便用智慧,“遇強智取,遇弱活擒?!痹诤芏鄷r候,我們是不需要靠蠻力的,要用智慧,選擇時機。要相信正義戰(zhàn)勝邪惡,要相信邪惡勢力表面很強大,其實是“外強中干”。只要我們沉著冷靜,運用智慧的武器敢于出手,就一定能戰(zhàn)勝它們。
語文課代表在大家的討論基礎上作了總結發(fā)言。他說:屠夫其實一直都在思考怎樣擺脫狼的糾纏。開始時“投以骨”,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狼就此停止追趕,起碼也可以緩沖一下。不料狼很狡猾,以“前狼止,而后狼又至”,輕易化解了屠夫的金蟬脫殼之計。骨頭扔完了,而尾巴并沒有甩掉,屠夫再無和狼緩沖之物。生存的本能讓屠夫作困獸斗,這才演繹出屠夫殺狼的精彩片段。可見屠夫的英雄本色是逼出來的,很有點林沖逼上梁山的味道。在《林沖風雪山神廟》中,陸虞侯和高俅就像兩只狼,正是他們一路緊逼,使林沖時刻感到有性命之憂。野豬林虎口獲救、草料場僥幸逃生,步步驚險,如履薄冰,林沖原計劃服刑期滿和妻子團聚的美夢徹底破滅、心中的遠大前程成為泡影。終于放手一搏,殺死陸虞侯,反上梁山成就一世英名。由此看來,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是有深刻道理的,所以從另外的角度,我們要感謝生活的磨難。孟子曰:“天欲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也是這個道理。
參考文獻:
馮先飛.從隱忍走向反抗的英雄:林沖形象賞析[J].中學語文,2013(15):51-52.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