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我們如何用班主任智慧做智慧班主任?通過實踐,合理履行班約、巧對班級問題、創(chuàng)設班級活動讓教育更有溫度。
一、合理履行班約,讓教育更有溫度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最細致最艱巨的任務之一,就是愛護并發(fā)展孩子的自尊感,不應當讓兒童的勞動成為徒勞無益的事——這就是優(yōu)秀教師的座右銘?!卑嗉s不是針對他一個人的,制定合理的班約并用班約管人不傷人自尊。我們接到一個班級首要任務就是要制定一個班級約定。
我是這樣制定的:我讓他們每個人都寫一個班約,讓學生花一周左右的時間來寫。讓每個孩子都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學生自己寫的班約每個人的都不一樣也沒關系。然后我找個時間訂成一本,再讓大家來討論。發(fā)給大家的材料中,我把名字去掉,然后讓大家來選哪些是合適的,最后制訂出自己班級的“班約”。
這樣進行民主討論,結合本班實際,讓學生敞開心扉、暢所欲言,經(jīng)過討論、修改、通過,達到統(tǒng)一認識之后共同制訂出一份班規(guī)班約。因為班規(guī)是學生自己制訂的,是符合他們的實際的,所以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情感和理智上都非常認同,執(zhí)行起來也就十分有效,從而讓每個同學嚴格遵守班規(guī)并管理、約束好自己。但是總有一些“釘子戶”出問題。我們得用班主任的智慧做智慧班主任——靈活應對班約,讓教育更有溫度,賦予懲戒更人文的關懷。
1.賦予懲戒更人文的關懷
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凡是需要懲罰的地方,教師就沒有權利不懲罰;在必須懲罰的情況下,懲罰不僅是一種權利,而且是一種義務?!睉徒洌鳛橐环N教育手段,依然有存在的必要與價值。我們不提倡體罰和變相體罰,也絕不以侮辱性批評進行所謂的刺激其成長。懲戒必須是有規(guī)律、有章程的,必須引導學生正視錯誤或者問題,并以某種意志讓自己銘記教訓。所以,懲戒依然可以是學生的一次成長機會。但是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一點,讓懲戒也多一些人性的光輝呢?
管理者要想讓自己的管理變得高效、從容,就應該從管理人的行為入手,在制度方面下功夫。例:罰站——好幾次,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一幕:教室的后面或者前面站著一個學生。學生面帶微笑,若無其事地靠在墻上,勾腿、踢墻、抓頭發(fā)、摸褲腿……老師只管自己上課。教室其他學生有的下巴掛在桌面上,有的側趴在桌板上,有的一邊抖著腳一邊轉動手中的兩支筆,有的與后排同學一邊議論一邊斜視偷笑著……被罰學生無所謂地站在那里搖晃,其他孩子也沒有引以為戒,都管自己自由散漫,這樣的罰站效果何在?
大教育家洛克說過:“兒童第一次應該受到懲罰的痛苦的時候,非等完全達到目的之后不可終止。而且還要逐漸加重?!逼渲械牡览砟腿藢の?。孩子犯錯時外部站姿管理要到位。批評教育時語言別傷人自尊,這樣的懲罰有溫度。我基本不罰站,也不會不讓學生上課。教育在課后時間。我努力做到賦予懲戒更人文的關懷。
我最常用的是讓犯錯的學生寫說明書。寫說明書的發(fā)明人是魏書生,我也一直在用,扣1分寫300字說明書。后來說明書格式我學習了楊春林老師的設計:
這個格式里面的“我選擇有合理要求為自己辯護,獲得諒解,不填表格,事情詳細情況是
”,這樣一來,孩子被誤解的委屈都可以寫下來。這樣的做法更有人文關懷。
2.幫學生來個悅納的解釋
教育過程中如何幫學生來個悅納的解釋?我利用寫班級故事獲取班級情況。班級故事中呈現(xiàn)出來的矛盾我們該怎么有溫度地處理?例如:有學生在班級故事里這樣寫道:“今天,我們早上第三節(jié)科學課,小陳同學把科學老師發(fā)下的秒表全部浸泡在水中,足足浸泡了10分鐘。秒表壞了,科學老師讓他賠他不賠。老師火了,把他拉出位置,他死活不出來,就在老師一拉小陳同學一退這樣來回幾個回合,我們的桌子都弄翻了,哎……”
我把小陳單獨叫到辦公室了解、談話、寫說明書之后,在全班同學面前我給了他一個悅納的解釋——小陳是想測試下秒表的密封性能有多強,于是把表完全浸泡在水里,一分鐘、兩分鐘……十分鐘,原來,秒表外面的包裝起不到防水作用。實驗以失敗告終。這種探究的精神值得老師肯定。秒表是公家物品,我們弄壞了,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的,我們都得賠償。小陳下午就讓媽媽買了嶄新的秒表送過來。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處罰更強烈?!?/p>
學生有狀況,我們要與孩子單獨交談,分析給他聽,私下教育,在班級公開場合給學生一個悅納的解釋。
二、巧對班級問題,讓教育更有溫度
班級學生狀況1:班干部沒有以身作則。班級值日生不認真、有的逃值。我的對策——率先垂范。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边@告誡我們?yōu)閹熣咭陨碜鲃t、率先垂范。有一次,學校讀書節(jié)活動舉行唐詩宋詞比賽。三位選手中有一位選錯了內容,他選了現(xiàn)代散文詩《山那邊是?!?。我借此理由自罰值日一周:“同學們,作為班主任,我沒有徹底否定××的材料,沒有給她家長去個電話核實下內容的要求,沒有再次聽聽選手的準備情況,我犯下一個不能原諒的錯誤,我很自責,很內疚,更不能原諒自己。老師自罰掃教室一個星期?!?/p>
放學后,我留下一位班長為我罰值拍照作為依據(jù)。提水、搬桌子、翻凳子、挪桌椅、掃地、擺桌椅、擦桌面、擦黑板、打掃公共場地等,我掃得腰酸背痛。第二天與往常一樣隨著放學的鈴聲,我組織孩子們到門口集合排隊,自己又開始了打掃教室的活。正當我彎腰準備打掃時,八個孩子重新從教室門口走了進來,其中一個孩子拿了張凳子放在書柜邊:“王老師,您坐著,我們掃?!薄澳銈冏尷蠋熀酶袆印€是老師來吧”……“您已經(jīng)自罰一天了?!薄敖裉?,我們不會再讓您掃的。”“王老師,您坐著看我們掃?!焙⒆觽兤咦彀松嗟卣f著,認真地打掃起來。后來班干部各個以身作則,班級值日再也沒被扣分、也沒有人逃值。
大人的言語、思想、舉止、作風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孩子,孩子就像影子一樣無時無刻不伴隨著我們。
班級學生狀況2:家庭作業(yè)上交率低,一大早來學校就睡覺。我通過家校聯(lián)合助力進行根治。教育喚醒學生還不夠,還得喚醒家長,因為很多后進生家長對孩子早已失去信心,對這些家長不能告狀,得多向他們報喜,使家長對孩子重拾信心。
1.登門家訪不告狀
每接一個班級我都會捎上一顆真誠的心全面走訪一次,給孩子與家長一種溫暖。上門家訪也能幫助班主任尋找到孩子成績、學習習慣不夠理想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指導孩子的家庭教育。家訪我不告狀,多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比如說你家孩子很有禮貌,我們看著很喜歡。你家孩子勞動很積極,不怕臟不怕累,這一點你培養(yǎng)得真好……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多肯定孩子。家長聽到我們夸孩子會松下弦來,會說:老師,我孩子這個方面是好的,就是有些方面……然后班主任順著家長的話頭,切入正題,委婉地指出孩子的問題,剖析給家長聽。問問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再和家長說:我們一起幫幫他,想想辦法。家長都能聽進去,覺得班主任今天來是真心幫助自己家的孩子。這樣,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家長的認同與贊賞,我們的工作就有了溫度。
同時通過全面走訪,我了解到學生暑假做作業(yè)的態(tài)度是否端正,在家學習是否自覺,是否會幫助家長做力能所及的家務,在家是否勤鍛煉,是否愛閱讀,是否懂禮貌,是否愿分享……這樣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家庭情況全方位掌握,避免出現(xiàn)管理“盲點”。
2.開好家長期待的家長會
家長會表面上看是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活動。內容大多是教師向家長反饋學生在班級中的情況,提些要求,家長從中獲得學生在學校的信息,這也是家?;拥幕緝热?,可以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學生是怎么看家長會的呢?在很多學生看來,家長會就是告狀會。教師向家長告狀,希望家長配合;家長向老師告狀,希望老師加強教育。結果是學生兩頭苦,回家就要被家長批評。我們能不能開出既是學生期待的又能起到積極作用的家長會呢?
于是家長會前我向學生征集家長會內容,學生展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點子很多——介紹班級工作特色,表揚他們的進步,家庭教育指導,提醒家長放下手機轉變重心多陪伴他們成長,幫助他們說服家長別在他們考差時打他們,說服他們的父母別半夜不歸,別打麻將等等。
家長會如期召開,有以往介紹班級情況的,有他們進步的介紹,但家長會是根據(jù)學生的需求而開的。會后,學生與家長的交流、溝通順暢了許多。
三、創(chuàng)設班級活動,讓教育更有溫度
1.親子活動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焙⒆痈饔袃?yōu)勢各有長處,需要我們用班主任智慧做智慧班主任。
2.家長講壇活動
班隊課,邀請了學生林×的父親來給我們聊聊《天書的故事》。我們滿是智慧的家長林老師,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別樣精彩的課堂。每一個孩子都聽得津津有味。林×父親帶領孩子們了解漢字,熟悉漢字的發(fā)展史,還有漢字的筆畫以及方格結構等,還教會了我們英文轉變筆畫的密碼,最后帶領我們創(chuàng)作天書,他的課太讓我們入迷了,課堂內容豐富,課的意義深遠,下課了我們大家都不愿意走出課堂,都忙不迭地把各自創(chuàng)作的天書拿給我們的家長看。
學生天×的媽媽帶領孩子們認識古代的錢幣,教會孩子們辨別真假人民幣,教給孩子們如何用破損的人民幣以及小學生如何理財,課堂思路清晰,生動易懂。
3.開展“十二大之星”評比活動
我們班級還開展了“晨讀之星”“早操之星”“課堂紀律之星”“值日之星”“佩戴之星”“眼操之星”“個人衛(wèi)生之星”“禮儀之星”“互幫互學之星”“拾金不昧之星”“特強之星”“孝敬之星”十二大之星評比活動。創(chuàng)設各類活動,管理細致、科學,讓教育更有效,也讓學生更心動。
如果把德育比作人體必需的鹽,把學校的日常工作比作湯,那育德就是把適量的鹽撒在湯里給學生喝,讓學生享受美味的同時吸收身體需要的鹽,在不知不覺的學習生活中受到自然的德育熏陶。合理履行班約、巧對班級問題、創(chuàng)設班級活動讓教育更有溫度。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