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女性作家,女性主題是畢淑敏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個主題,女性也是畢淑敏創(chuàng)作中一直關(guān)注的一個群體。畢淑敏的作品大多關(guān)注女性尊嚴和女性意識成長,都與生命、死亡、病痛有關(guān),旨在讓女性找到尊嚴,走向幸福。她用自己的語言書寫死亡、病痛,同時讓讀者在文本中面對死亡,達到消除死亡恐懼的目的。
小說《拯救乳房》以乳腺癌為線索,敘述了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乳房本就是女性的標志,自然作品中少不了對女性的關(guān)注。因為患有乳腺癌,這些受病痛折磨的女人早已受到沉重打擊,她們失去自信,以至于最后失去自我。畢淑敏的作品讓廣大女性讀者在閱讀和欣賞的過程中消除心理壓力,消除了社會歧視帶來的心理困擾,恢復女性主體的信心,找到了女性尊嚴、享受了幸福、走向了完美轉(zhuǎn)變。
女性尊嚴:回歸本真
“我的性別是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無罪……人為地將性別劃分出高尚的和卑賤的區(qū)別,是一種偏見和愚昧。女性……這一神圣的性別,和男性具有同樣的思索與行動能力?!碑吺缑魺釔圩约旱男詣e,她的作品更是關(guān)注女性,特別關(guān)注女性意識的覺醒。
畢淑敏的小說《拯救乳房》反映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女性生存狀況,有下崗女工、職場白領(lǐng)、國家政員、女大學生等,一群患有乳腺癌或者被乳腺癌傷害的人相聚一起,通過各自講述自己的故事,認識到生活的意義。成慕海,小組中唯一一個患有乳腺癌的男性患者,一個事業(yè)有成的黃金單身漢卻被查出患有乳腺癌,美好的生活還未開始,就接到死亡通知書,極度低落的他想象著各種各樣的自殺。因為乳腺癌大都是女性會有的疾病,一個男人患有這種病,讓成慕海非常自卑,無法面對世人的眼光,于是他開始扮演他死去的妹妹,以一種分裂的人格去面對生活。但是,通過小組成員的相處,他逐漸認識到生活的意義,勇敢地正視自己,不再偽裝自己,脫掉偽裝,以最真實的狀態(tài)去生活。
因為患有疾病,有的女性失去自信,變得自卑。為了深愛的三哥,不惜賣身,甚至賣肝、賣腎、賣眼珠都愿意的鹿路,自從知道自己患病以后,只要來錢快,她就愿意,無論被客人怎樣蹂躪,她也甘愿承受。得知三哥并不愛自己,只是為了她的錢之后,鹿路心如死灰,沒了生的念頭,程遠青博士引導她一步步把自己的故事說出來。講完自己故事的鹿路如同從黑夜走到黎明,她看到了希望:
“在小組,我是良家婦女,被當成一個正常女人對待,我太快活了。我這輩子,還從沒有被這樣尊重過、呵護過,有那么多人認真地聽我講話,為我的事著急操心。我是個不要臉的人,在小組里,我找到了自己丟了好久的臉?!?/p>
每個迷失自我的人,都把最真實的自己關(guān)起來了,只有通過某種環(huán)境、某種場合,她才愿意把最真實的自己放出來,做回自己。鹿路最終認識到生活是自己的,不是為了別人而活。
社會思想讓女性處于劣勢,而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患者更是為社會所拋棄,是世人歧視的弱勢群體,正是因為這樣,這些原本處于劣勢的女性,更是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程遠青的小組,讓她們找到了自己的世界,在這里她們可以無所顧忌,不怕被嘲笑,不怕別人的異樣眼光,她們可以勇敢地訴說自己的所感所受。畢淑敏在作品中從這些人的生存狀態(tài)、生活方式以及社會文化背景中探尋,讓女性意識慢慢覺醒。
走向幸福:正視幸福
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卻覺得生活枯燥乏味,幸福感大幅降低。人們的追求變得更高,有些幻想甚至是與現(xiàn)實脫節(jié),在實現(xiàn)這些追求的道路上,很多人卻迷失了自己,而造成這一狀況的罪魁禍首就是心理問題。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所有的幸福往往都被忽略在生活的細節(jié)中,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都滿足了,叫幸福,那是欲望。
畢淑敏的《拯救乳房》講了一個道理:不要時刻惦念自己已經(jīng)失去的東西,不要盲目地羨慕別人所擁有的,而是不能荒廢每一天的時光,每個人都是終歸混沌的,何不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過得開心點。很多人都將自己的執(zhí)著當成幸福,從而逃避現(xiàn)實,活在自己認為的幸福中,最終失去了所有。鹿路認為愛著三哥就是幸福,即便患了乳腺癌,只要能為三哥的病出一份力,她覺得都是幸福。三哥并不愛她,鹿路的心底是知道的,只是不想承認,不想面對現(xiàn)實,她活在自己編制的童話世界里,殊不知童話都是騙人的。為了三哥,她丟棄了自己的所有,這并不是真正的幸福,她把自己真正的幸福都遺失了。小說中,程遠青做了一個壞人的角色,揭開鹿路內(nèi)心的傷疤,讓她看清現(xiàn)實,待鹿路愿意面對真相時,她就會找到自己真實想要的東西,找到真正的幸福。
病痛不僅給人身體造成創(chuàng)傷,對人心理也會有嚴重的創(chuàng)傷,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就會讓人變得自卑、封閉,最后失去自我。周云若是一個傳統(tǒng)的女性,與男朋友長達幾年的愛情中,她一直固守自己身體的純潔,然而,男性的追求卻讓手術(shù)后情緒低落的周云若在精神上得到某種滿足,她開始徘徊在不同的男人之間,沉溺于感情游戲中。乳腺癌讓周云若改變了以前溫順、純潔的形象,以“瘋狂”的態(tài)度重新進入男性社會,這是一種內(nèi)心的宣泄,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在她看來,只有與不同的男人打交道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價值,才能獲得希望和自信。乳房的切割,讓周云若否定自己的身體,懷疑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于是她以這種方式獲得快樂,這就是她自己選擇的幸福方式。
畢淑敏筆下的這些乳腺癌患者都因為病痛,開始失去自己,不再愛惜自己,以一種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回避追求幸福,選擇封閉自己,拒絕與外界接觸,更是把自己的執(zhí)著當成真正的幸福。失去乳房的她們就如同失去了全世界,不敢在世人面前展示自己,把自己其他美好的一面也放棄了。通過小組成員的幫助,她們逐漸認識到自己走向了誤區(qū),把真我、幸福丟在了半路,她們選擇了一種自以為幸福的方式生活,卻不知這樣反而深深地傷害了自己,盲目的幸福感已經(jīng)讓她們迷失自我。如果人人都這樣地生活,那這個社會就會充滿負能量,只有積極面對生活,面對病痛,才能有一個幸??鞓返娜松荒芤驗槭ヒ患|西,就否定了自己。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但是首先要正視幸福:“什么是幸福呢?在珍愛你、懂得你的親人中間遠行,這就是所有幸福中最永恒的一種?!?/p>
幸福很簡單,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哪怕是一群獨特的人,也要珍視自己,勇敢追求最真實的幸福,大腦和身體是無比寶貴的,生命更是寶貴的,對自己的生活抱有希望就是幸福。
(陜西國際商貿(mào)學院文化與藝術(shù)學院)
作者簡介:劉文奇(1990-),女,山西永濟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