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多樣,好多著名教育專家都曾說過:“教學有方,但教無定方。”對于教學方法的選擇,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合適的教學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反之,如果教學方法不適合學生,不但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反而會阻礙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因此,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語文教師要會選擇教法,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捕捉到最多的信息。
當今教育強調(diào)知識學習的探索性和創(chuàng)新性,因此,教師不應再沿用傳統(tǒng)的以情節(jié)分析為中心的滿堂講、滿堂問模式。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所以,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使其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形成良好的感悟。教師所采用的閱讀教學方法與學生獲得的學習體驗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一、“讀、思、議、導”結合法
閱讀教學不能僅限于教材,那樣學生的閱讀量會太少,閱讀面太狹窄,學生的視野放不開。教師可通過教材教會學生閱讀方法,使學生將課堂中學到的閱讀方法延伸到課外。在閱讀課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最后通過教師的點撥引導,進行閱讀教學。先讓學生先把課文“讀一讀”,使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發(fā)現(xiàn)問題,能夠整體感知課文大意;然后讓學生“想一想”作者寫這些內(nèi)容的目的是什么;再“議一議”,不僅要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還要“議一議”對哪些問題或哪個句段、人物、環(huán)節(jié)感興趣,感興趣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教師針對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點撥、引導,使學生不僅能解決課文中的問題,而且有一個明確的閱讀思路,掌握了這種閱讀方法,學生對閱讀課文的理解就會輕松許多。以前那種教師滿堂講、滿堂問的注入式教學方法需要5課時才能解決的問題,現(xiàn)在只需1課時學生就能輕松駕馭。這樣,學生會感到閱讀量不足,便會從課內(nèi)閱讀拓展到課外閱讀,從課外讀物中獲得閱讀知識,汲取豐富的閱讀營養(yǎng)。我們連續(xù)10多年組織學生成立“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的閱讀范圍由課內(nèi)擴展到課外,由教材拓展到圖書角、學校閱覽室、書店乃至網(wǎng)上閱讀等。我特別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多讀、多看、多想。
例如:在學習了《七顆鉆石》這篇童話故事后,學生主動找來許多童話故事進行閱讀,如:《大灰狼》《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并互相傳閱。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還大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更可喜的是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二、“讀、寫”結合法
由讀到寫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和升華。這里說的寫,并不是寫寫生字、寫寫課文,而是從大語文教學觀來考慮。從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寫句子,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將人物、動物、活動、事件等寫具體,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語文教師耐心、持之以恒地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勤于動手、勤于練筆的習慣,逐漸培養(yǎng)他們寫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因此,興趣的激發(fā)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以教材為突破口,找準聚集點、捕捉契機,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靈活變換角度,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景,并將學生引入情景,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萌發(fā)求知欲,吸引學生主動對知識進行延伸。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第五冊語文《灰雀》一課時,先讓學生預習課文,找出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并說明喜歡的原因。許多同學找了描寫灰雀外型及活動的句子“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他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zhuǎn)的歌唱,非常惹人喜愛?!碑斘易屗麄冋f明喜歡的原因時,他們爭先恐后地說開了。有的同學說:“作者不但用詞用得好,還進行了詳細的觀察?!庇械耐瑢W說:“作者的觀察重點突出,重點觀察了胸脯的顏色?!边€有同學接著說:“我看作者太喜歡灰雀了,他把灰雀當成人來寫?!弊钣腥さ氖峭跬瑢W的發(fā)言,他說:“老師,我認為婉轉(zhuǎn)的歌唱中的‘婉轉(zhuǎn)和惹人喜愛中的‘惹這兩個詞用得非常恰當、生動。婉轉(zhuǎn)不僅寫出了灰雀歌唱的聲音,同時也引導我們把灰雀歌唱時的動作想象出來了。它不光脖子一伸頭一抬,還有可能是翅膀和頭很協(xié)調(diào)地扭來扭去才能發(fā)出婉轉(zhuǎn)的聲音?!亲质窃趯懥送庑秃统柚?,你想不喜歡它都不可能……”
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感想。教師借此機會充分利用課前就已經(jīng)布置的作業(yè):你回家詳細觀察了什么動物?重點觀察了它的什么?把你觀察到的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下來。不一會,有的學生寫了小白兔、有的寫了大公雞、有的寫了大白鵝……不光寫了外型,還寫了步態(tài)、叫聲以及吃相等,許多同學寫得很形象、很具體。再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老師先布置學生觀察家鄉(xiāng)的景物,使學生明確作者按四季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贊美之情。借此讓學生用文中學到的方法,按一定順序?qū)懸惶幖亦l(xiāng)的景物。所寫的有家鄉(xiāng)的小河、家鄉(xiāng)的柳樹、家鄉(xiāng)的果園等,他們不僅寫出了景物特點,而且寫作順序也很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真摯感情。
總之,閱讀教學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勞動,教師若要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則要從單純的字詞句的教學走向段篇的教學,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入手,并注重閱讀方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