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慶
在英語備課過程中,大多數青年英語教師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將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和中學英語教學法課中所學的內容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教學效果不錯;但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也出現(xiàn)在中學缺乏教學經驗的年青教師的備課之中。本文擬就在青年英語教師備課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備課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筆者在閱讀青年英語教師所準備的教案時,發(fā)現(xiàn)一個相當普遍的問題。幾乎所有青年英語教師的教案準備得都很充分,有的可以說是相當細致,連課堂用語都寫得很清楚。為準備一節(jié)課,10多頁備課紙寫得密密麻麻。但是我發(fā)現(xiàn)他們備課時忽視了一個根本性的東西,即《全日制中學英語教學大綱》。
《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yǎng)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根據有關專家統(tǒng)計,在人類認識活動和交際活動中,聽占45%,說占30%,兩者相加占75%,所以《大綱》亦明確規(guī)定:聽說英語,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而在我們青年英語教師的教案中大部分是介紹某詞的用法和某一語法內容的講授,聽說訓練所占的比重極小甚至沒有安排。有一位青年英語教師的教案中單就講that和which用法就用了四、五頁稿紙,估計要講20多分鐘。對于初中生乃至高中生來說,一堂課花這么多時間來研究一、兩個詞的用法是不適宜的。因為英語是一種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我們學習語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掌握它、運用它,而決不應該將語言作為一門學問讓中學生來研究。
青年英語教師出現(xiàn)這些偏差的根本原因。筆者認為是對《大綱》學習不夠、領會不深。若是仔細研讀《大綱》就會發(fā)現(xiàn),對于上述問題,《大綱》中有詳盡的論述:語言首先是有聲音的語言。口語是第一性的。書面語言是口語的記錄,是第二性的。培養(yǎng)聽說能力有助于鞏固所學語言知識和提高讀寫能力。我們在準備教案時,一定不能忘記這個根本原則。
在我們平常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以《英語教學大綱》為指導,此處借用我國的一個成語“綱舉目張”來說明這個問題真是再貼切也不過了。
二、備課時“只備教材不備學生”
我們帶領青年英語教師去中學英語備課,并不是將隊伍帶去,教案準備好就上講臺。每位青年英語教師在走上講臺之前均要在所授課班級擔任一至二周的英語備課班主任,要求能叫出每一位同學的姓名。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讓我們的青年英語教師對其所教對象要有所了解。從某種意義上說,了解學生比了解教材更加困難,因為教材是相對固定的,而學生的思想、情緒、興趣乃至表現(xiàn)卻是不斷變化的,這些都對他們的學習有直接影響。
大多數青年英語教師在編制教案時均能很好地鉆研教材,尤其是課文部分往往是不遺余力,唯恐講得不細,對于教學對象的課堂反應以及教學效果考慮得比較合理,也比較周全。但一堂課上下來,效果并不理想。問題出在哪里呢?原來我們要求青年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盡量說英語,少說母語,這個要求是正確的,也是合理的,該青年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基本上未使用母語,但是他說的英語里有不少詞匯超出了初二學生的接受能力,通過表情我看出有不少學生未曾聽懂,教學效果并不好,原因是該青年英語教師對教學對象了解不夠,過高地估計他們英語水平。
對教學對象了解不夠還表現(xiàn)在課堂提問上,有少數青年英語教師對教案中編制的課堂提問自己心中無數。在設計每一個提問時,首先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想一想,是否班上大多數同學都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太難太易均不合適。如果學生答不上來,教師怎樣去啟發(fā)他們,調動他們。教師還要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編制一些難度不同的提問,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加到課堂活動中來。對于了解學生,我們的青年英語教師考慮得不夠,教案編制得比較呆板。其實教案應該是一個可塑性方案,應該針對學生程度的不同和課堂上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三、備課時“只備內容不備方法”
在教學英語備課中我們發(fā)現(xiàn),即使對教材、對學生很熟悉,也不一定能上好課,要真正上好課還得講究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得當與否,往往決定教學的質量與效果,甚至決定整個教學的成敗。
每一位青年英語教師在走上講臺之前,都要在青年英語教師之間舉行試講,每一堂試講都要經過全體青年英語教師的評頭論足,尤其是教學方法,“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講到底”的陳舊教學模式是不能過關的。即使如此強調教法,我們的青年英語教師在教學英語備課中還是暴露出一些問題。
我們聽了兩位青年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教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同樣的內容,兩人準備得都比較充分,方法不同,教學效果就大不一樣。一位青年英語教師就這個語法內容在黑板上列舉了10來個例句,例句淺顯易懂,準備可謂充分矣。學生們忙于在下面抄黑板上的例句,教的勤勤懇懇,學的辛辛苦苦,一幅中國傳統(tǒng)的、規(guī)范的教學圖。至于教學效果,那么多例句,學生能記住一、兩個就不錯了;而另一位青年英語教師首先請三位身高不同的同學上臺,她首先指著兩位矮一點的同學問了一句,隨即寫在黑板上:who is taller,Zhang or Li? 同學們認識tal l這個詞,又見英語備課老師指著那兩位同學,反應過來,用不太齊的聲音回答:Li is taller. 英語備課教師又問,如 果要表達李比張高,怎么說呢?從而又引出了Li is taller than Zhang這個句型。接著老師又指著身材最高的 同學問了一句,寫在黑板上:Who is the tallest? 這一次同學們均能回答:Wang is the tallest.然后這位 英語備課教師又用old,young,big,small等詞讓同學們造句,分組練習形容詞比校級和最高級的用法。她的這種教學 方法能夠吸引學生,又貫徹了“精講多練”這個原則??上У氖悄軌蛉绱顺浞值卣{動同學們積極性和主動性的 青年英語教師并不多,相當一部分青年英語教師在備課時未將教學方法寫進教案。
以上只是談到了在中學教學英語備課的過程中在備課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出現(xiàn)的幾個問題。備課是上課的前提,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備課要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這“四備”之間應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不能互相脫節(jié),缺了其中任何一個,都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上文提及的這些不足之處不僅要引起英語備課教師的重視,而且也是廣大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