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婷 曹女金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杏林分院,福建廈門361022)
胃鏡檢查是臨床診斷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近年來,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無痛胃鏡檢查得以廣泛應用;但由于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心理結構,致使其在行胃鏡檢查時,常因生理功能的減退、心理焦慮、應激能力降低等而并發(fā)心律失常,最終不僅會影響到檢查的質量,而且還會危及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本文主要研究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老年患者胃鏡檢查并發(fā)心律失常的臨床類型,并總結不同護理模式的效果?,F(xiàn)將結果進行如下總結:
本次所選研究病例均為我院接收并行胃鏡檢查的老年患者,共67例,選取時間段為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同時根據(jù)不同護理方法劃分組別,其中,對照組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齡為61-79歲,平均(64.58±2.51)歲;本組施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34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為62-78歲,平均(63.95±2.24)歲;本組施予整體護理干預。對比兩組各臨床資料,其結果顯示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深入對比、研究。
(1)入組標準:本次所選研究對象年齡均在60歲及以上,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并與患者及家屬簽署本院“知情同意書”;所選研究對象檢查前心電圖證實至少合并1種心律失常改變。
(2)剔除標準:本次所選研究對象均剔除檢查或治療配合度較差者,剔除伴有嚴重冠心病或心功能不全者,剔除伴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或精神障礙者。
1.3.1 檢查方法 檢查前禁飲4h、禁食6h,建立常規(guī)靜脈通道;取患者左側臥位,使用心電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67例研究對象心率、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等;并給予患者常規(guī)低流量吸氧2-4L/min;經靜脈緩慢推注丙泊酚。并在患者無睫毛反射、上下眼瞼全部閉合、肌張力下降后行胃鏡檢查。
1.3.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包括:病情監(jiān)測、健康教育、飲食干預等;研究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強化對患者的整體性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檢查前的整體護理干預:一方面,護理人員應詳細翻閱患者病歷資料,并選擇檢查的適應癥等;同時,護理人員還應根據(jù)患者生理、病理、心理等特征,給予患者心率、血壓、心功能等監(jiān)測,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有異?;驎绊懙絻如R檢查的禁忌癥時,應及時告知臨床醫(yī)師,以便更好地判斷患者的疾病。另一方面,護理人員應加大與患者的溝通力度,并與其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和諧的護患關系;對于在檢查前有恐懼、焦慮、胸悶、心悸等癥狀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強化與其的溝通和交流,并給予患者行之有效的心理疏通和指導,向其講解胃鏡檢查的方法、原則等等,同時列舉成功的案例,以緩解其不良心理情緒,增強其檢查的配合度。此外,護理人員應在患者進入到檢查室前,調節(jié)室內的溫度在20℃-24℃之間,而濕度在50%-60%之間,做好檢查室的消毒、清潔工作,以免交叉感染;同時,護理人員應詳細記錄護理的內容、方法等,已供臨床醫(yī)師參考。
(2)檢查時的整體護理干預:①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如何配合檢查:首先,在行胃鏡檢查前,護理人員應詳細為氣介紹檢查的方法、藥物的作用、應注意的事項等等,以緩解或消除患者不良心理。②強化對患者的生命體征監(jiān)護:胃鏡檢查極易引發(fā)心電圖異常改變,尤其是心律失常;加之,老年患者基礎疾病較多,若機體受胃鏡檢查的應激還可能增加其發(fā)生心臟病的風險,最終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在行胃鏡檢查時,護理人員應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生命體征,包括:脈搏、呼吸、表情、意識等,并準備好各類急救藥品、器械等。
(3)檢查后的整體護理干預:①大部分行胃鏡檢查的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礎性疾病,且自理的能力欠佳;因此,檢查結束以后,護理人員應留患者進行片刻的休息;待患者心率、血壓、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等均無異常后,可協(xié)助其坐起,并攙扶患者下床。②檢查結束以后,護理人員還應密切觀察患者心理反應,對于有精神憂慮、懷疑檢查結果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耐心為其解釋,以緩解或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和擔憂。③胃鏡檢查結束2h后,護理人員應囑患者進食少量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并控制好飲食的溫度;對于有出血現(xiàn)象者,應遵醫(yī)囑給予其止血藥;對于腹痛者,須進一步檢查,以免發(fā)生穿孔。此外,護理人員還應做好對患者的飲食干預和健康教育,并囑其進行適當?shù)倪\動,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
(1)觀察并記錄兩組各生命體征指標,包括:血壓、脈搏等;同時記錄兩組護理后心律失常發(fā)生情況。(2)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對兩組護理前后患者不良心理情緒進行評分,評分越高,患者不良心理情緒越嚴重。(3)采用本院自行設計擬定的護理滿意度問卷對兩組護理后患者的總滿意度進行評定,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90分為非常滿意、80-89分為滿意、<8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非常滿意+滿意。
采用SPSS23.0版統(tǒng)計軟件行雙側檢驗,且P<0.05時,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s)描述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構成比)進行統(tǒng)計描述,并行χ2檢驗。
研究組護理后舒張壓、收縮壓、脈搏等指標水平與對照組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研究組護理后發(fā)生心律失常2例、發(fā)生率5.88%,對照組護理后發(fā)生心律失常9例、發(fā)生率27.27%,研究組心律失常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護理前SAS、SDS評分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SAS、SDS評分較護理前明顯下降(P<0.05),且研究組 SAS、SD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研究組護理后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 3。
表1 對比兩組各生命體征指標(±s)
表1 對比兩組各生命體征指標(±s)
組名研究組(n=3 4)對照組(n=3 3)舒張壓(m m H g)8 3.6 9±2.5 4 9 1.4 7±1.5 2收縮壓(m m H g)1 2 5.4 6±5.3 6 1 3 1.5 7±4.7 5脈搏(次/m i n)8 2.4 6±2.5 7 9 3.6 5±2.1 7
表2 對比兩組SAS、SDS評分(±s)
表2 對比兩組SAS、SDS評分(±s)
組名S A S S D S研究組(n=3 4)對照組(n=3 3)護理前5 3.2 6±2.5 2 5 3.1 7±3.6 4護理后2 9.5 3±2.6 5 3 6.9 5±1.5 4護理前5 1.2 9±2.3 8 5 1.0 7±1.4 5護理后2 8.4 6±2.3 1 3 2.5 8±1.5 8
表3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n(%)]
胃鏡檢查是臨床診斷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主要方式,此種檢查方式能夠精確定位病灶的位置、范圍和類型;但由于老年患者機體主要臟器出現(xiàn)退行性的病變,致使機體的應激力、抵抗力等減弱;甚至還會因患者所伴有的其他系統(tǒng)性疾病,而引發(fā)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最終影響到胃鏡檢查的準確度,乃至身心健康。整體護理干預是臨床較為常用的一種護理服務模式,此種護理模式遵循了以“患者”為中心,進而為患者提供全方位、整體性、優(yōu)質性的護理服務措施,以便能夠有效穩(wěn)定和控制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提升其治療、診斷等的配合度,并最大限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本次研究中,開展整體護理干預的研究組,其護理后舒張壓、收縮壓、脈搏等指標水平與對照組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心律失常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 SAS、SD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后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與歐陽賀月等研究結果基本接近;證實,在老年患者行胃鏡檢查期間開展整體護理干預的效果確切,能夠最大限度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緒,降低心律失常發(fā)生幾率,并提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老年患者在行胃鏡檢查期間極易并發(fā)心律失常,而給予患者整體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有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