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燕,劉鳳英,胡小燕
(1.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血液腫瘤科,廣東 廣州 510623; 2.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兒科,廣東 廣州 510120)
血液腫瘤患兒,需長期經(jīng)靜脈輸液治療疾病。反復穿刺可增加患兒的痛苦,且易誘發(fā)靜脈炎等并發(fā)癥。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可減輕患兒的痛苦,提高輸液、營養(yǎng)支持、輸血及血液標本采集的便利性。但長期攜帶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期間,患兒同樣存在發(fā)生藥液外滲、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風險,對疾病治療安全性的提升不利。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將本院收治的31例血液腫瘤患兒作為樣本,闡述了整體護理干預的方法,報道如下。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實驗組(n=16)性別:男/女=10/6,年齡(5.47±1.02)歲。對照組(n=15)性別:男/女=10/5,年齡(5.69±0.87)歲??杀龋≒>0.05)。
1.2.1 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應用方法
(1)所有患兒均應用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輸液港由港座、硅膠導管兩部分構成。(2)于無菌層流手術室內操作,術中嚴密監(jiān)測患兒的生命體征,并給予心電監(jiān)護。(3)0.5%活力碘消毒術區(qū)3次,鋪巾,0.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首選右側頸內靜脈穿刺。(4)穿刺成功后,置入導絲,穿刺點旁做0.5 cm切口,置入擴張管,放入輸液港導管,后退出擴張管。(5)鎖骨中段下2 cm處做切口,皮下0.5~1.0 cm處游離囊袋,連接導管、港座,港座予以固定,切口間斷縫合,無損針經(jīng)皮膚垂直刺入港座,回抽見血后提示導管通暢,可予以輸液。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以術前皮膚、器械準備,術中操作及配合等為主。
實驗組實施整體護理干預,方法如下:(1)置入前護理:除常規(guī)術前皮膚、器械準備外,護理人員同樣需于置入前加強對患兒的心理干預,并對家長進行健康教育。具體方法如下:①心理干預:置入前,患兒多伴有一定的恐懼情緒,對手術安全性的提升不利。護理人員應主動對患者進行安慰與鼓勵,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使患兒認識到手術的重要性,提升其依從性。②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對患兒的家長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家長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應用的目的、日常護理方法,提高家長的配合度,確保手術能夠安全進行。(2)置入中的護理:除常規(guī)術中操作及配合外,護理人員同樣需從心理及生理兩方面,提升患兒的舒適度。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①心理:患兒進入手術室后,難免出現(xiàn)恐懼心理。應由經(jīng)常與患兒接觸的護士,陪伴其進入手術室,并于麻醉以及穿刺的過程中握住患兒手,對其進行安慰,減輕其恐懼情緒,提高一次手術成功率。②生理:為提高生理上的舒適度,護理人員應在調整室內溫度與濕度的基礎上,確保病床舒適、整潔。(3)置入后的護理: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攜帶期間的常見并發(fā)癥,以腫脹、滲血、疼痛、藥液外滲、感染為主。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是延長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攜帶時間的關鍵。對此,護理人員應于術后嚴密監(jiān)測穿刺部位情況。穿刺后,如見腫脹、瘀斑,局部應加壓包扎4 d左右。此外,術后3 d內,還需通過放射檢查的方式,判斷導管頭端位置是否存在異常,排除氣胸后方可使用。日常生活中,患兒及家長應避免撞擊植入部位,右側上肢應避免大幅度活動,穿刺部位應保證干燥、清潔,需積極預防感染。給予滲透壓高的藥物時,應積極預防藥液外滲。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兒依從性1 00 % 、 輸液港攜帶時間(14.5±0.2)m、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3%,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手術及術后情況
實驗組家長置入前、置入效果及置入后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患兒家長滿意度(±s,分)
表2 患兒家長滿意度(±s,分)
組別 置入前 置入效果 置入后實驗組(n=16) 96.3±2.0 94.5±1.5 98.0±1.9對照組(n=15) 80.5±2.3 81.4±4.5 82.6±3.3 P<0.05 <0.05 <0.05
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植入圍術期,針對血液腫瘤患兒所實施的常規(guī)護理,內容以術前準備、術中配合等為主[1-2],可提高植入的成功率,但患兒的依從性一般較差。因家長健康知識匱乏,家庭護理能力低,患兒術后發(fā)生脫管、堵管、感染、藥液外滲、血栓、導管夾閉綜合征等并發(fā)癥的風險同樣較高。
為進一步提高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應用的安全性,減輕家庭治療負擔,本院將整體護理干預應用到了患兒的干預過程。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置入前,加強對患兒的心理干預,并對家長進行健康教育,提升患兒的植入依從性及家長配合度[3]。置入過程中,從心理及生理兩方面對患兒進行護理,減輕患兒恐懼情緒,提高生理上舒適度,夠確保一次手術成功。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置入后,從穿刺部位護理、病情觀察等方面入手,對腫脹、滲血、疼痛、藥液外滲、感染等并發(fā)癥進行預防,可確保輸液港攜帶安全,延長攜帶時間,對血液腫瘤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與采用常規(guī)方法護理相比,實驗在患兒依從性更高,輸液港攜帶時間更長,并發(fā)癥更少,優(yōu)勢顯著。此外,本組患兒家長置入前、置入效果及置入后護理滿意度更高。李晨晨[3]在研究中指出,與外周穿刺中心靜脈導管相比,應用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對血液腫瘤患兒進行給藥、補液及輸血,安全性更強。攜帶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期間,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可將患兒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自26%降低至3%。該學者的研究成果,與本文基本一致,均證實了整體護理干預在應用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血液腫瘤患兒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應用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可減輕反復穿刺對血液腫瘤患兒所帶來的痛苦。于圍術期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則可延長輸液港的攜帶時間,減少并發(fā)癥,提升患兒的依從性,確保家長對護理工作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