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華遠
摘要:近年來我國在不斷地進行課改,也一直對新課改進行不斷的推行,小學體育體育教學工作者也在持之以恒地進行一系列的探討。在當今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體育教師應扮演什么角色,以何種方式去影響和挖掘學生潛力,增強孩子體質,促進孩子智力發(fā)展。從實際出發(fā),以實踐為基礎分析,總結了多年從事小學體育教學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體育教學;使用效率;教學目的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214-01
1.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雖不是學習的主體,但卻是課堂教育的引導者、帶頭者,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根據(jù)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想方設法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特長,在相對自由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鍛煉學生意志力。通過游戲,能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遵守紀律的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在“邊玩邊學”的特定情境中,減少對體育運動的恐懼,養(yǎng)成學生以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體育運動的良好行為習慣。
2.利用多媒體激發(fā)學習興趣,突破教材中的重難點
多媒體教學采用圖形、圖像、文本、聲音、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用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結合的表現(xiàn)方式,向學生展示學習內容,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有了深厚的興趣,才會學,愿意學。在教學中,老師才會講得輕松,學生才能學得自如,在教學中遇到的很多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現(xiàn)場條件的限制,有的知識、動作的重、難點突破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而利用多媒體來演示,就能及時調控,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教水平二《立定跳遠―蛙跳》一課,我設計了三個教學內容:動畫創(chuàng)作《青蛙的成長過程》《小蝌蚪找朋友》《小青蛙與水蛇》《仿生練習》《小青蛙捉還蟲》即興創(chuàng)作,其中《小青蛙與水蛇》為主教材,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制作了課件《仿生練習》,嘗試在體育教學中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即在學生進行身體練習的同時應用音樂、課件等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聲、形、像的展示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給學生創(chuàng)作的靈感,在課堂中感受到大自然中動物的形態(tài)特征并進行創(chuàng)設動作,使動作練習更加直觀,增強了學生的練習興趣和效果。課一開始先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本課的“主人公”―青蛙,接著出示《青蛙的成長過程》,引起學生的興趣,接著根據(jù)說數(shù)抱團游戲《小蝌蚪找朋友》創(chuàng)設小蝌蚪找朋友的動作畫面,把學生帶入動畫情景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fā)了學生熱情。
3.教學模式的轉變
傳統(tǒng)體育課,體育教師都是采用集合——講解——示范——練習——糾正——再練習的模式來作為教學手段,教師教什么,學生只要跟老師學什么就行,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消極的地位。新課程標準下的體育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把單調緊張的課堂變成動作優(yōu)美、生動活潑的課堂。課堂上采用音樂、游戲等手段,增加學生興趣。我還增加體育游戲活動的內容。體育游戲是由一定的情節(jié)、形式、規(guī)則和結果等幾個部分組成的綜合性活動。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同層次的學生,在可行范圍內通過協(xié)商,制定出合理的游戲及規(guī)則,自己摸索或小組討論取勝對手的方法,使課堂上充滿了公平競爭、冒險獲勝的氣氛。同時還可讓學生自由組合、或分組創(chuàng)編體育游戲,由師生共同評價孰優(yōu)孰劣。一旦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就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團隊合作精神,有利于各層次學生在智力、體力、創(chuàng)新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4.講究多媒體的實用效果,遵循體育教學的自身規(guī)律
由于學生心理和生理發(fā)展的局限,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往往較短,不到二十分鐘就開始東張西望,走號溜神了,特別是在動作講解、分析某位學生的動作時,學生聽起來比較模糊,注意力也不集中。如果讓他們看動畫片,那么情況就完全不同了,看幾小時他們都興致勃勃的,這是因為動畫色彩鮮艷和故事情節(jié)靈活生動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看完后印象特別深刻。因此,我們在多媒體電腦教學中可以動畫結合錄像的特性,使教學內容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例如:我在上投擲課時,我可以把學生學習投擲的情況拍成錄像,然后,剪接到課件里,通過大屏幕的播放,學生一邊觀看畫面一邊聽老師的講解,哪個同學技術動作掌握得最好,投的最準、最遠,自己的步足在那里。
總之,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推行,在教學中,我在新理念的指導下進行課堂教學。發(fā)現(xiàn),原來小學高階段的大孩子們原來也那么喜歡上體育課,他們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性并不比低中段的學生差。這說明不是我們的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而是我們的教學有問題。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基礎教育的一場深刻變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就需要中小學教師迅速走進新課程、理解新課程,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機制,不斷規(guī)范教學行為,盡快地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