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是一門包涵價值觀念、人格特質(zhì)、人文精神的綜合性教育。傳統(tǒng)教學過于注重學科文化教育而忽視人文德育,近年來在學生群體中發(fā)生了許多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事件,像馬加爵事件、復旦投毒案等。正處于成長階段的中學生還未形成起足夠的生命安全意識,缺乏正確的生命觀念,有老師對其進行生命安全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在學科教學中平衡德育(珍愛生命)就成為廣大教學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本人結(jié)合自身在日常教學實踐過程中的一些感悟和體會對如何提高在日常學科教學中提高德育(珍愛生命)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對奮斗在教育一線的廣大教學工作者有所借鑒。
關(guān)鍵詞:學科教學;德育;珍愛生命;滲透
中學生正處于生理與心理發(fā)育的關(guān)鍵時期,進行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有助于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幫助他們學會珍愛生命。但我們現(xiàn)階段的教育常常是過于重視考試和分數(shù),而忽視了德育。
一、學科教學中德育(珍愛生命)的含義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其中生命安全教育尤為重要。最新的教育規(guī)劃綱要中提出,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guān)懷,注重促進其身心和諧,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處理自己、他人和社會的關(guān)系,學會樹立起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
二、學科教學中德育(珍愛生命)的重要性
近年來接二連三曝出的一些社會新聞,如馬加爵事件、復旦投毒案等校園事件,令人難以相信學生能做出如此有違道德、漠視生命的事。這一樁樁一件件,在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同時,還不禁使我們反思,現(xiàn)如今我們的孩子們都怎么了?
尋根溯源,不只是我們的孩子出了問題,而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重視學習成績的同事卻忽視了作為“人”的教學。教育界常說的“要教書,先教人”,正是指出了突出了作為“人”的教育,其中在學科教學中潛移默化地為學生灌輸?shù)掠^念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提高學科教學中德育(珍愛生命)的措施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德育應涉及各個學科,不僅是要在體育、生物等與珍愛生命有著明顯且直接聯(lián)系的學科,在任何的課堂上有蘊含著豐富的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教師要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內(nèi)容和所教授學生的實際特點,利用多種方式和方法開展生命教育活動,做到將珍愛生命的道德教育貫穿于日常生活之中,利用各學科的教育特點,通過整合滲透,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其次,緊抓重點,在與生命教育緊密相關(guān)的科學課上,老師可以在設計實驗課程時將德育與科學教育緊密結(jié)合起來。比如,在科學課中,常常會有觀察動物的課題,有的學生為了觀察得更細致就常會選擇把蝸牛殼敲碎來看里面的結(jié)構(gòu),把蜜蜂窩捅破用以觀察。殊不知,這種做法,看似進行了更好的觀察,其實其中的弊大于利。因為這樣不僅會傷害小動物,有時甚至會危及學生自身的生命安全。部分學生的生命意識淡薄,他們難分對錯,如果在他們行動之前,老師指出:要注意培養(yǎng)生命安全意識,不僅要愛自己還要愛動物、愛植物,注意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比如老師可以明確地為同學們指出觀察大自然的要求,如“尋找觀察對象時不要破壞了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在觀察過程中不要傷害到小動物”“觀察過后要記得將其放生”等,這樣才是將德育滲透于科學教育之中,讓學生既能學到科學知識又能學到珍惜生命的意義。
最后,在經(jīng)歷過一段時間的熏陶培養(yǎng)之后,便可以利用學生自身的力量來進行學科中德育外延和滲透,如充分發(fā)揮少先隊員的作用,積極調(diào)動先進學生熱情來鼓勵和鞭策后進的同學。可以利用珍愛生命德育主題板報、專題新聞稿或校園廣播等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將德育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將珍愛生命落實到實處。
推己及人,人的生命更甚,人與人的相處更加要注重和諧。諸多的校園事件中有學生的盲目跟風霸凌導致被欺負者生無可戀、心灰意冷而發(fā)生悲劇,然而校園的“施暴者”是一群生命意識尚未形成的學生,一些無心或者跟風的舉動和話語足以扼死一個人的全部。學校和教師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是多么重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生命觀念,珍愛生命,珍愛所有的生命,急不可待!
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要教書,先教人”,相應的要學習,先學德,一個人最為重要的就是生命。因此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首要面臨的問題。但對于正處于成長階段的中學生而言,由于其缺乏生活經(jīng)驗,缺乏生命意識,難以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多起校園事件都令我們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珍愛生命)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侯春貴.重視生命教育,強化德育滲透[J].讀與寫,2016(12):121.
[2]高迎霞.品社學科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教學與管理,2011(1):69-71.
注:課題項目:本文系平?jīng)鍪薪逃茖W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立項課題“學科教學中的德育(珍愛生命)滲透研究”(課題立項號[2018]PLG485)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楊莉,女,甘肅靜寧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