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萬智
摘 要:初中生有其特殊的年齡時段,班主任管理班級時,要拓寬班級管理思路,注重家校一體化,既重視家長的思想教育工作,又能創(chuàng)新溝通方式,注重家校合作。
關鍵詞:初中;班級管理;策略
班級是學校組織機構中的基本單位,是學校組織教學工作的重要載體,班級管理的成功與否決定著學校管理的成功與否,決定了一所學校辦學質(zhì)量的高低。初中生有其特殊的年齡時期,他們既不同于小學生的管理,也不同于高中生的管理。作為初中班主任如何才能管理好班級呢?
一、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班級管理模式
(一)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
當前,新課程改革更多關注的是教學方面的改革,卻忽視了班級管理,許多著名教育家主張班級管理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的意識,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激發(fā)學生主人翁的熱情,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
新課改環(huán)境下,要求班主任的管理方法與時俱進,觀念更新。班級管理中要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樹立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目標的教育理念。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中的主角,讓學生來管理自己的生活,通過自主管理的實踐來增強他們的自主意識和責任感。
(二)開合有度,大膽放手
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他們通過不斷的實踐,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主管理意識,還可以提升他們自主管理的能力,從而形成自主管理的班級文化。由于初中生是未成年人,班主任在施行自主管理的模式時,要在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大膽放手,相信學生的能力,這樣在管理與被管理的模式中,不但提高了學生對班級事務管理的參與度,同時也大大激發(fā)了學生主人翁意識,使得他們不但能管理別人,而且能自覺地要求自己。
二、不唯“分數(shù)”論,立足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鼓勵展現(xiàn)自身特長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較高,學生的培養(yǎng)必須立足于全面發(fā)展的高度,促進他們成為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創(chuàng)造性是未來人才的最本質(zhì)特征,對人的教育也應該側重于這一方面,以適應今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每一位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都具有各種類型的潛能,因此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多角度發(fā)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生成績,更要注重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發(fā)掘他們在各種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特長和才能,并加以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未來標準的人才。
(二)班主任要做好榜樣示范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執(zhí)行者,其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學生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經(jīng)歷中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初中生人生觀還未形成,他們會通過對班主任的觀察模仿來要求自己,這個時候的班主任就是他們?nèi)松陌駱?,榜樣的行為特征都會影響到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和個性的養(yǎng)成。所以,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身心的發(fā)展。因此,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班主任要樹立符合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形象,成為學生的榜樣。
三、關注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
(一)嚴慈相濟,愛心有度
人們一般理念,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必須對學生管理嚴格,才算是一位合格的管理者,但是這個“嚴”必須有度,管理太嚴厲對師生關系是一種傷害,會讓學生喪失對老師的信任。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把握尺度,嚴慈相濟,對學生要有一顆愛心。愛學生要講究方法,方法不當不如不愛,在生活上對學生多加關懷,在學習方法上多加引導,要解決學生在生活和學生中的問題,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班主任的溫暖。
(二)關注學生個性,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班級是一個群體,班級的個性化功能非常重要。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币簿褪钦f只有在班集體中,學生的個性才能被發(fā)現(xiàn),才能得到最充分的發(fā)展。一個具有良好班級氛圍的班集體,每個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每個學生的潛能才能得到最好發(fā)揮。班級不是學生一個個簡單的個體組合,要充分發(fā)揮集體的聰明才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長處,營造一種民主的整體氛圍,如此,既能讓學生感受到集體主義的教育,也提高了他們生活中對真善美的辨別能力。
四、拓寬班級管理思路,注重家校一體化
(一)重視家長的思想教育工作
學生的教育應該是多維的,家庭是學生教育的一個重要場所,學生的教育管理必須要得到家長的支持,班級管理中做好家長的溝通是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無論怎樣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使家長意識到他們有教育孩子的義務。既要讓家長關心孩子,又不能過分溺愛,只有這樣的家校配合,才能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在和家長溝通時要注意技巧,反映孩子的情況時要實事求是,不能有自己的偏心,注意講話的藝術性,不能動不動就告學生的狀,要知道和諧的家庭才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二)創(chuàng)新溝通方式,注重家校合作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之間交流的方式更加多樣化,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傳統(tǒng)的家訪、評語、書信形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當前的形勢。當前的電子信息技術為家校的溝通提供了便利,電話、博客、QQ、微信等形式已經(jīng)很好運用到家校互動交流中,班主任必須借助這些溝通方式,及時做好和家庭、學校的溝通,為孩子的教育提供多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