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紅
摘 要:“材料研讀”作為人教統(tǒng)編版單節(jié)課程的重要組成模塊,對于提升學生歷史課堂學習興趣,促進其對歷史事件背景的全面了解及開闊歷史學習視野、歷史思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深刻認識到該模塊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技能的意義,全面強化對該模塊的認知和理解,并積極將“材料研讀”模塊內容用活,為初中歷史的高效教學助力。就利用該模塊促進歷史課堂高效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材料研讀;初中歷史;應用;課堂教學
“材料研讀”模塊內容,主要是對教學內容的有益補充和拓展,引導學生從一個新的角度思考歷史問題、解決歷史問題,全面促進學生歷史探究和認知能力的提升。教師要深刻把握該模塊內容,積極探索有效應用該模塊的策略。文本將從三個方面就“材料研讀”模塊內容的合理運用策略進行探究,以給初中歷史課堂的高效教學提供思路借鑒。
一、用活“材料研讀”模塊,設置有趣課堂導入
歷史學科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在課堂對這些理論性的知識進行講解時,學生難免會感到枯燥和乏味,如果教師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則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自然會受到影響。而在“材料研讀”模塊包含很多有趣的文言文故事講解,教師可以適當對這些內容進行整理、改編和延伸,將這些素材用在歷史課堂的導入上,便可以在課堂的始端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樂趣,讓學生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對歷史知識的學習之中,促進教學效果優(yōu)化。
例如,在學習《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時,教師可以將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33頁關于都江堰的“材料研讀”內容進行改編,并利用多媒體進行歷史課堂的導入。首先,教師利用視頻對都江堰建成前蜀國地區(qū)旱澇頻發(fā)的景象進行描述,讓學生深刻感知旱澇對蜀國農業(yè)的不利影響,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其次,利用課件將教材上“材料研讀”的內容進行展示:“水旱從之,不知饑饉。食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弊寣W生通過讀這段文字并對比以上內容感受都江堰的巨大作用;最后,教師可以大聲地說:“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都江堰,那么大家想要詳細了解都江堰及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化嗎?本節(jié)課將帶大家一起揭曉?!蓖ㄟ^利用信息技術結合“材料研讀”內容,讓學生深刻感受了都江堰的作用,并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學習的樂趣,讓課堂導入效果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二、用活“材料研讀”模塊,創(chuàng)設有效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是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托,合理有效的教學情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而“材料研讀”模塊設計有許多啟發(fā)性強、貼合教學內容的問題,教師可以以這些問題為基礎,進行有效的拓展和補充,并利用其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學習《秦統(tǒng)一中國》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以對這節(jié)課有關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的“材料研讀”問題進行擴編,設置問題教學情境。如,秦始皇是如何滅掉六國的?其確立中央集權的過程是怎樣的?秦始皇為了鞏固大一統(tǒng)的局面,分別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這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對國家的發(fā)展進步有哪些重要的意義?等等,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激發(fā)自身課堂的學習欲望和學習積極性,并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全面加深對秦統(tǒng)一中國歷史內容的認知和理解,促進歷史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總之,教師要用活“材料研讀”模塊,優(yōu)化歷史教學情境。
三、用活“材料研讀”模塊,開展合作探究學習
合作探究學習是歷史教學中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十分有利于提升學生課堂的主體性,可以在較大程度上發(fā)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優(yōu)化課堂學習效果。而“材料研讀”模塊有較大一部分是概括該節(jié)內容的材料素材,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討論和探究這些歷史素材,將歷史課堂的學習推向縱深。
例如,在學習《西晉的短暫統(tǒng)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可將有關“西晉人魯褒作《錢神論》譏諷道:錢被封為神物……凡今之人,唯錢而已”的“材料研讀”內容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深入探究這則歷史材料后,了解晉朝擁有地位和財富的人可以對百姓的生命進行隨意踐踏,并以此進一步理解晉朝社會存在的嚴重拜金現象和腐敗現象,通過總結歸納,對八王之亂產生的時代背景和深層次原因有了較為深入的把握,將學生的歷史思維引向深處,全面提升歷史課堂的教學效能。總之,教師要用活“材料研讀”模塊,開展合作探究學習。
綜上所述,“材料研讀”模塊作為歷史單節(jié)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內容的有效理解,具有積極的意義,教師要提高對該模塊的研讀和認知,在課堂導入、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合作探究學習等方面充分利用該模塊,有效提升歷史課堂教學的效能,為初中生歷史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形成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清.在歷史教學中,“材料研讀”板塊的作用[J].華夏教師,2018(7):28-29.
[2]周劉波.歷史思辨性思維的教學邏輯:以部編歷史教科書輔欄“材料研讀”教學策略為例[J].中學歷史教學,2018(8):5-6.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