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菲
摘 要:自初中新課改以來,語文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多了,課堂氣氛也更加活躍。然而,在熱鬧與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與浮躁,在把課堂時間交給學生的同時,又該如何保證初中語文的高效性呢?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總結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必須要緊密結合,其中最關鍵的是把握好課堂教學:一是讓導課成為高效的導火索;二是抓住關鍵問題,使之成為高效課堂延伸的馬力;三是靈活處理好課堂教學的各種形式;四是把握時機以把課堂推向高潮,最終讓課堂完美高效發(fā)展。
關鍵詞:高效;導課;問題;處理
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在新課改理念下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組織充滿活力而帶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語文課上有提高。它既關注學生當前的發(fā)展,又關注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操作讓語文課堂變得高效呢?本文是我的幾點教學體會。
一、讓導課充滿魅力
好事總有個好的開端,導好課對一堂課的收效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在教學開始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情趣的問題或采取一些重要手段讓課堂教學順利進入角色。正如特級教師于漪所說:“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diào),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就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庇纱丝梢娔芊窬脑O計教學的“突破口”,在導課時設亮點,是奠定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我們要在瞄準教材的重點、難點的情況下,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教學內(nèi)容靈活設計、巧妙運用,也只有這樣,才能“第一錘”就敲在學生的心靈上,迸發(fā)出迷人的智慧火花。
二、注重教學問題的帶動作用
在新課程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只是泛泛而讀,勞無所獲,教師在布置學生學習時要結合自己對文本的深入研究,找出對學習課文起到引導作用,同時又能帶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問題,盡量使問題提得巧,問得新,產(chǎn)生“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教師在語文新課堂教學的設計之初,就要準確抓住教學內(nèi)容的點睛之詞、句、景,比如關于《春》的教學設計,關鍵詞就是“春景”,教師在設計時就要圍繞“文中細筆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在這大好春光中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哪些段落直接抒發(fā)了這種感情”這幾個問題進行擴展延伸,引導學生追尋線索,并掌握相關知識。
三、科學處理課堂形式
課堂教學仿佛就是一場戲劇。然而,這場戲劇中的角色并非都經(jīng)過訓練的,所以隨時有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突發(fā)問題。比如在進行《皇帝的新裝》的教學時,按照我的備課設計,在課堂之初讓學生談談他們對《安徒生童話》的閱讀心得,可是出現(xiàn)的狀況是課堂上一片沉寂,與課前的設想相反,如果按既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勢必“冷場”。這時,我改變了教學主義,提出問題:人物“皇帝”為什么愛新裝呢?學生對此也只是懶洋洋地看著課本。這時我并沒有生氣,而是巧妙地運用這個機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把剛才的問題換方式問,以輕松的心態(tài)融入課堂,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習興趣,喚醒學生對童話的初步認識,更有利于課堂的進一步學習。
四、把握時機以把課堂推向高潮
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實施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并在具體的施教過程中靈活處理各個環(huán)節(jié),找準時機讓教學效果發(fā)揮到最佳。一個高明的語文教師應該像個導演,讓自己的課堂有諸多精彩動人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的學習思路與作者的寫作思路、教師的教學思路達到高度的吻合,從而使三者在情感上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學生的思維處于最活躍的階段。比如在講《秋天的懷念》,作者用自強不息的精神光輝照亮了很多人的心。那么,是誰照亮了作者的心?再如指導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時,教師問學生:“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句話是否矛盾呢?”討論后歸納:不矛盾,前一句是用大人的眼來看的,后一句是從小孩子的眼中來看的。問題解決的過程也是反復品味文本語言、領悟文本內(nèi)涵、感受作者情感的過程,“問題”的“亮出”具有促思、導學的作用,也不斷驅(qū)動課堂教學的展開。比方說教學李白的《送友人》,讓學生領略“酒仙”的不羈與豪放的同時,教師拋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嗜酒反映李白的失意人生,聯(lián)系李白的人生經(jīng)歷,分析他為何會與“酒”結下不解之緣?學生各抒己見:部分學生覺得他是因為仕途失意,部分學生覺得他是為了尋求內(nèi)心的平衡,還有部分學生覺得他是在自我麻痹。在質(zhì)疑探究、爭論不休時,教師應點亮探究的最終目的是對學生人生觀的正確引導,我們應該正確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行為并理解他浪漫豪放的情懷。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是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它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無論新課程改革走到哪一步,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師永恒的追求。教師要做到的就是讓自己的基本功更扎實,認真研究課標的要求,切實改進教學的方法。授予學生更好的學習方法,有效處理課堂中的新問題,讓新課改后的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高,學生和教師得到長足的發(fā)展。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