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輝
摘要:大學生作為祖國和民族未來的希望,擔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階段大學生面臨各種各樣社會形勢的變化,所以價值觀的養(yǎng)成會受到外界的較大影響,因此我國大學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故以下探究我國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進而思考如何通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親和力,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親和力? ?教學方式? ?問題現(xiàn)狀? ?策略方法
隨著我國新課改相關工作的穩(wěn)步開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精神面貌的培養(yǎng),這也在一個方面體現(xiàn)出了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成長成才方面所發(fā)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課程逐步發(fā)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阻礙著具體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本文就我國目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結合筆者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以探尋如何提升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xiàn)狀探討
在大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因此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國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其教學質量仍然受多種問題的限制,現(xiàn)做如下具體分析。
(一)學生所需求的教育欲望逐漸減少
學生是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核心,因此,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就我國目前的大學思想生教育教學過程而言,往往只是針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將關注點放在了進行知識的灌輸上,而忽略了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真正需求,這也導致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甚至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出現(xiàn)排斥心理,不僅達不到促進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作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不良影響,對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極為不利。同時,正是由于教學的方式與大學生習慣的接受方式相違背,因此學生在形成排斥心理的過程中對于提升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產(chǎn)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二)不能夠把握大學生當前真正的需求
就我國目前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課程的內容而言,大多是針對目前的政治層面政策方針的教學。這一類的教學內容由于往往只是教師單純的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嚴重脫節(jié),因此不僅具體的課堂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大大降低。與此同時,由于學生的思想層面尚未達到政治領域,因此單純的進行政治問題的教學其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并不能達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目的。加之我國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即使是不同年級的學生所接受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都是相差不大的。因此也會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失去興趣,這對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也是十分不利的。與此同時,由于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差較遠,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這些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沒有切身的感受,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疏遠了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思想政治實踐之間的關系,更何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親和力。
(三)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互動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從而體現(xiàn)出教師與學生的平等地位,繼而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學習興趣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就目前的大學生思想教育教學課程現(xiàn)狀而言,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課堂互動,往往只是教師進行單純的教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大多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對于老師所講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教學內容并沒有一個清晰深刻的認識。與此同時,由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應有的互動,因此教師與學生并沒有一個有效的溝通以及教學關系,導致教師對于學生具體的學習需求沒有明確的認識,這對于后續(xù)教學計劃的制訂、學生生涯規(guī)劃的指導都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具體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也是極為不佳,難以發(fā)揮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在幫助學生培養(yǎng)價值觀、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等方面的作用。
二、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親和力的策略及方法
隨著我國新課改相關工作的穩(wěn)步開展,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教學觀念逐步被人們所摒棄,人們越來越注重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精神面貌的培養(yǎng)。我國作為一個教育大國,更是重視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這也在一個方面體現(xiàn)出了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成長成才方面所發(fā)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相關課程的逐步發(fā)展已經(jīng)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阻礙著具體教學效果的提升。下面以我國目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結合筆者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探尋如何提升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親和力,進而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借鑒和指導。
(一)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我國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是一些其他專業(yè)的老師進行教學,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較為單一、教學方式較為生硬,取得的效果也并不能達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目的。因而,提升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在于建立一支專業(yè)精干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學校可以通過培養(yǎng)以及引進的方式來建立與之相應的師資隊伍,從而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加有針對性的為學生進行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用處以及對于自身未來發(fā)展所發(fā)揮的卓越作用。與此同時,正是由于優(yōu)秀教師自身教學方法的先進性,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工作的重要性。學生在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的關鍵作用之后,也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教學內容中來,這會為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體現(xiàn)教學方式的親和力打下堅實基礎。
(二)增強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
正如上文所言,我國目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大多是政治層面問題的講解以及方針政策的普及,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相差較遠,因此,學生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習興趣較差甚至會出現(xiàn)逆反心理,對于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添加了障礙。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當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的基礎之上,通過與學生進行深入有效的溝通,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以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制定,進而使學生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相關教學內容的學習中來,真正發(fā)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學生成長成才所發(fā)揮的卓越貢獻,正是由于教師與學生進行了深入而有效的溝通,因此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對于學生學習需求的真切關懷,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真切的體會到教師對于自己的關懷,這也是教學過程中親和力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
(三)促進師生的教學互動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一起參與良性的社會實踐,從而加深互相的理解以及教學的互動,使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工作重要性,從而提升學生對于相關工作參與的積極性。并且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更加積極的投入到相關的教學內容的學習中來,這樣的學習效果更好,在教師與學生一起進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團結協(xié)作的開展活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從而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幫助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也在另一方面降低了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難度,這是教學工作親和力的重要體現(xiàn)。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作為我國未來建設祖國的主力軍承擔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因此,大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yǎng)對于未來的發(fā)展而言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為提升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以及具體的教學質量,大學方面應當培養(yǎng)一批具備高素質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從而為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從而給予學生足夠的人文關懷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并且與學生一起協(xié)同開展一些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也會進一步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從而為接下來開展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以提升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的親和力。
參考文獻:
[1]徐向飛.建構與反思: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與針對性——以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04):91-95.
[2]彭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提升路徑研究[D].廣西大學,2018.
[3]高軍,付昌義,王秋輝.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探析[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3):73-77.
[4]李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8.
[5]徐帆.新形勢下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對策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8.
(作者單位:沈陽航空航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