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迪
摘要:中學生肩負著振興祖國的使命,是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的重要對象。然而,校園暴力及欺凌卻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從中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來看,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為了預防和減少校園暴力及欺凌事件,一定要從家庭教育著手,給中學生的成長提供充足的保障。
關鍵詞:校園暴力;欺凌;家庭教育;父母
今年3月以來,陜西省開始創(chuàng)建“紅領巾法學院”,采用親身參與體驗方式,集中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截止目前,已有38所中小學參加了首批創(chuàng)建工作。而親身參加了一場關于校園暴力及欺凌的法庭模擬后,我開始對這個問題進行關注和思考。
其實,校園暴力及欺凌一直存在于我們身邊。2017年12月20日,在咸陽市古渡中學附近的一塊空地上,5名身穿校服的學生將一名年齡相仿、同穿校服的人拳打腳踢,輪番毆打,被過路市民拍攝下視頻并放到網上,引發(fā)了人們對校園暴力、校園欺凌的再次關注。無獨有偶,2018年11月10日,一段毆打宿舍同學的視頻又一次觸發(fā)了人們敏感的神經。視頻中,涇陽某中學宿舍的3名男生對另一個倒地的學生腳踹扇耳光,行為十分惡劣。以上僅是報道出來的新聞事件,而在未報道的現(xiàn)實中,校園欺凌和暴力頻頻可見,嚴重影響了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本文就以此種現(xiàn)象出發(fā),探討校園暴力與欺凌的性質,并從從家庭教育的角度談一下校園暴力及欺凌發(fā)生的原因及對策。
一、校園暴力及欺凌的性質歸屬
校園暴力及欺凌從性質來說,多數屬于未成年犯罪。因為校園暴力主要發(fā)生在中學階段,初高中的學生普遍沒有達到法律規(guī)定的犯罪年齡:18歲。故此,對他們的犯罪行為統(tǒng)稱為未成年人犯罪。根據相關新聞報導,2017年到2018年4月,陜西檢察機關在批準逮捕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涉事案件共506件,涉罪人數共901人,而在901人中,308名的犯罪人都是未成年人,這個數字讓人觸目驚心。
校園暴力及欺凌有多嚴重?從被施暴者的角度看,校園暴力會讓他們對去學校學習產生嚴重恐懼心理,厭學不說,成長中遇到這種惡行,也會對社會產生悲觀失望心理,發(fā)展嚴重者則會抑郁得病,輕則影響一個人的正常成長過程,重則釀成生命的代價。從施暴者的角度看,他們盡管獲得了一時的心理快感,但因此會墮入更惡劣的境地,嚴重者會因觸犯國家法律法規(guī)被逮捕,毀掉自己的人生。中學生正處在花季的年齡,倘若成為校園暴力及欺凌的犧牲品,那么,將對家庭、社會、國家都產生嚴重影響。
二、校園暴力與欺凌頻發(fā)的家庭原因
(一)父母在法律教育方面的欠缺。根據心理學家關于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特點的研究,很多未成年人進入青春期后,會進入所謂的叛逆期。這個時期,也是容易出現(xiàn)錯誤抉擇的時期,在不懂法的情況下違法就是典型特點。不管是施暴者還是被施暴者,如果父母能夠加強自身的法律意識和學習,并且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及時灌輸一些必備的法律知識,讓他們知曉自身的行為帶來什么后果,那么,施暴者迫于法律的威懾會約束自己的行為,而被施暴者則可以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減少校園暴力及欺凌。
(二)父母的心理定位不準。這個時期的未成年人,每日主要的任務是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也在學校,家對于他們來說更多是吃飯和睡覺的地方。因為孩子學業(yè)的繁忙,部分父母就放棄了對孩子的思想管理,想當然地認為學校才是培養(yǎng)孩子的主要角色。殊不知學校面對的是成百上千的學生,只能進行統(tǒng)一化的管理,而對于個體差異,根本沒有時間去教導。
(三)父母的教育理念欠缺。著名的心理學家、家庭教育專家武志紅老師說:家庭教育是一門學問,很多父母本身不具備做父母的能力,還把錯誤的教育觀念投射到孩子身上,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這樣的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暴力的父母往往培養(yǎng)出暴力的孩子;或者對孩子要求過高,苛責過嚴,導致孩子內心抑郁、無處發(fā)泄;或者只關注學業(yè)成績,無視其他特長特色等。這些,都會讓孩子對家庭失望,走向犯罪的深淵。
三、校園暴力與欺凌頻發(fā)的家庭對策
(一)不斷健全家庭教育法規(guī)。對付校園暴力及欺凌,建議國家不斷完善和深化與家庭教育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從立法的角度強化和督促父母承擔起監(jiān)護的重任。
(二)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關系。家校合作是近年來學校著力推動的教育方式之一,也是防止校園暴力及欺凌的有效手段。這個觀念最早來源于西方的教育理念,指學校和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共同培養(yǎng)。在國內實施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成為各個學校推廣的教育方式。在校園暴力及校園欺凌方面,家校合作可以從多個方面著手,如學校與家長建立有效的聯(lián)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解決;學校也可以與國家機構合作,在校園開展法制教育,像陜西省創(chuàng)建的“紅領巾法學院”走進校園,通過模擬法庭讓校園青少年身臨其境的感受違法犯罪的危害,宣傳和普及法律知識,就是一個非??尚械姆绞健3酥?,家長也可以嘗試參加有關青少年法律普及和青少年保護的組織和協(xié)會,發(fā)動廣泛的宣傳,使更多的人意識到校園暴力及欺凌的危害性,將法制教育效果在家校之間不斷延伸,形成一個全社會共同監(jiān)督的局面。
(三)家長居安思危?!扒f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绷暯娇倳洸恢挂淮翁岬郊绎L的重要性。家風,其實也是對家長自身教育能力的要求。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教育就是這樣。身為家長,隨時要保持與學校的親密互動,跟學校老師一起,共同為未成年人創(chuàng)造一個文明安全的求學環(huán)境。同時需積極地接受新生事物,如將社會的熱點新聞和孩子分享討論、利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和歷練告誡孩子遠離校園欺凌和暴力。如果身陷其中,那么孩子應該采取什么樣子的方法走出,獲得個人意義上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陜西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901人.依法從嚴審查.三秦都市報,2018-06-01.
[2]武志紅.警惕家庭教育中的“壞蘋果效應.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en/s/blog_547645590102x4o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