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聰
近日,江蘇常州一場關(guān)于學生懲戒制度的聽證會,讓教育懲戒的老話題再次回到公眾視野。一邊是“嚴師出高徒”的傳統(tǒng)觀念,一邊是“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極端個案,如何進行合法、合理、合規(guī)的懲戒,一直是教師面臨的現(xiàn)實難題。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運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焙煤⒆硬皇菃慰靠涠删统鰜淼模瑳]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懲者,以正其心也。固然我們應該允許孩子“試誤”,問題是,在“嘗試錯誤”的過程中,孩子由于年齡小,對自己的不良行為缺乏知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對還是錯,犯了錯如果不能及時知錯,下次同樣的錯還會再犯。所以,對有些孩子的錯,我們必須及時去指出,甚至懲戒。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jīng)說過:“凡是使用懲罰手段能有益的地方,教師就應當使用懲罰?!?/p>
當然,懲戒并不等于簡單粗暴的體罰或變相體罰。教師在懲戒學生前,先要弄清其犯錯的動機是什么,原因在哪里,嚴重程度如何,再采取合適的措施?!皟H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弊骷椅何≡诨貞浧鹄蠋煈土P自己的一幕時,對老師的懲戒,內(nèi)心不是記恨而是充滿感動。
有效的懲戒,是不傷及身體和心靈的情況下,幫助孩子糾正錯誤。所以,教師的懲戒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以保護孩子的自尊為前提,要根據(jù)孩子的性格特點因人而異,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狀態(tài),要爭取一次到位……懲戒的目的不是讓學生認錯,而是讓學生知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學生制服,而是讓學生成長。
教育要以表揚為主,多肯定,多鼓勵,多賞識。但開展真教育,懲戒決不能被忽略。不過,要注意的是,盡管當前懲戒教育漸漸被認可,但我們還是盡量注意少用、慎用,實在需要,恰當藝術(shù)很重要。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