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
【摘要】復述不是簡單地重復課文內容,而是對文本信息的提取、整合、加工與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教師可以借助插圖、提示語以及示意圖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出恰當的復述語境,以降低學生的復述難度,提升復述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低段學生 課文復述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關于第一學段的閱讀明確提出: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的情節(jié),能完整地講小故事……由此可見,復述在第一學段的重要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對于復述課文的認識明顯存在著誤區(qū),他們在主觀上認為復述就是機械地重復課文內容,學生有時候已經把課文內容背會了,復述課文的要求完全沒有必要,這完全是對復述功能的一種錯誤解讀。心理學研究表明,對于人的大腦來說,復述是把短時間內的記憶轉為長時間記憶的一種方式,因此,復述不僅有利于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還可以促進學生對語言的記憶、存儲與提升。從低年級開始,教師就要注重復述訓練,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適合的復述語境,以提升學生的復述質量。
一、借助插圖創(chuàng)設復述語境
插圖是課文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低年級語文教材配備的插圖大都具有色彩鮮艷、生動形象、新穎有趣的特點。課堂教學時,從這些插圖入手,讓學生在觀察插圖的基礎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恰當的復述環(huán)境,必然可以讓學生的復述過程顯得更加從容、有效。
以統(tǒng)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為例,課文較長,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復述課文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為了降低學生的復述難度,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的復述語境:
(1)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斷了,它分別向誰去借尾巴?大家先自己讀課文,把文中的主要人物用圓圈圈起來,并把它們之間說的話用橫線畫出來。
(2)反復朗讀畫出的句子,并說說這些句子主要講了什么。
(3)選擇一幅自己喜歡的插圖講一講。
(4)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物演一演:學生們分別帶上“小壁虎、小魚、牛伯伯、燕子”的頭飾,并拿著自己代表人物的情境圖,運用文中的語言講一講小壁虎遇到了誰?它是怎樣借尾巴的?小魚、牛伯伯、燕子各是怎樣回答的?
在低段語文復述教學中,教師借助插圖為學生創(chuàng)設復述語境,不僅給學生預留了充足的自主閱讀思考的時間,而且還使學生從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訓練。這些信息再經過學生的加工與整理,更加有利于學生清楚、完整地表達,學生們復述起課文來也顯得更加有滋有味。
二、借“提示語”創(chuàng)設復述語境
借助提示語復述課文就是指借助文本中的關鍵詞句來表示課文大概的意思;為了降低學生的復述難度,在學生復述之前,教師可以把課文中的一些關鍵詞句按順序呈現給學生,學生在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借助這些關鍵詞就可以把課文的主要內容由詞擴句,由句串段,由段連篇,層層拓展,就這樣串聯起來,可以給學生深刻的學習感受。
以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曹沖稱象》一課為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借助提示語來復述,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的復述進行指引:
(1)自由讀課文,簡要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對于如何才能知道大象的重量,各有什么說法?
(3)重點復述曹沖稱象的過程,教師讓學生先把課文第四自然段反復多讀幾遍,然后,再讓學生按照稱象的具體步驟進行復述,在學生復述的時候,教師相機向學生提示“先……接著……然后……“的提示語,以幫助學生把曹沖稱象的方法說得更加清楚明白些。
在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中故事的發(fā)展大都會有一些比較明顯的關鍵詞或者提示語,教師借助提示語為學生創(chuàng)設復述語境,不僅能極大降低學生的復述難度,而且還可以增強學生復述的信心,提升學生的復述效果。
三、借助“示意圖”創(chuàng)設復述語境
在低段學生閱讀中,所謂的示意圖其實就是思維導圖的一種形式,它主要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把復述內容之間的隸屬關系或者層級關系表示出來,符合學生閱讀、理解、記憶的規(guī)律,不僅有利于學生復述課文,而且這種形式更容易被學生喜愛與接受。
以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蜘蛛開店》為例,為了使學生的復述更加生動,更具有條理性,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的復述做指引:
(1)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出示思維導圖。(如下圖)
并以“為什么開店—賣口罩—賣圍巾—賣襪子”的順序理清文章脈絡,知道每部分主要講的是什么。
(2)在復述“賣口罩,賣圍巾,賣襪子”這三部分內容的時候,要把“賣什么—寫招牌—顧客來了—出現的具體場景”等內容講清楚,讓別人能夠聽得明白。
(3)每個學生借助自己手中的思維導圖,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場景,借助思維導圖,把蜘蛛賣什么以及后來發(fā)生的事情完整地復述下來。
(4)要求學生在復述故事的時候能夠用上自己的語言和課文中的句子,力求把故事復述得條理清楚,生動形象,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和自己的想象。
在低段學生復述課文的時候,從學生接受認知事物的特點出發(fā),巧設思維導圖,不僅可以為學生的有效復述做有效引領,而且還可以使學生抓住復述的要點,目標更明確,條理更清楚,進而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有條理地說,并能夠把事情的經過講得清楚明白的習慣,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復述訓練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恰當的復述語境,并鼓勵學生采取科學、有效的復述方法,這樣才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復述興趣,從而為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助上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