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鳳榮
【關鍵詞】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5—0100—01
新課程對小學生認字方面的要求是會寫2500個左右的漢字、會認3500個左右的漢字。這么多的識字量對于小學生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壓力,但是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中,教學方法過于死板,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為此,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中,應不斷找尋有效的識字方法,讓學生識字更加高效,從而提高課堂識字效率。
一、 教給方法,讓學生快樂學習識字
在識字的過程中,假若教師能夠蹲下來靠近學生,觀察學生的學習,那么就會觀察到學生識字認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雖然有一些方法相對于教師而言是幼稚的,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卻是幫助他們識字的好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并且肯定學生的方式,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1.在腦筋急轉(zhuǎn)彎中識字。小學生主要的特點就是好奇心比較強,對什么事情都本著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態(tài)度。因此,好奇心是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學習動力的方法,而腦筋急轉(zhuǎn)彎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比如說,在認識“潭”和“覃”時,可設置這樣的腦筋急轉(zhuǎn)彎:“覃”怎樣快速地變成“潭”呢?相反的,“潭”怎樣才能快速變成“覃”?這時學生開動腦筋,其實二者之間的區(qū)別就是加上或者去掉“氵”。這樣一來,學生在腦筋急轉(zhuǎn)彎的過程中就快速認識了這兩個字,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2.在猜字游戲中識字。每一個字就是一個謎語,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就可以帶領學生開展猜字游戲,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沒有了課堂學習的壓力感,整個過程都是輕松愉快的,識字的過程對于學生而言不是苦不堪言,而是十分快樂的。另外,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編寫一些猜字謎讓學生開動腦筋思考是什么字,如:(1)一家有七口,種田種一畝,自己吃不夠,還養(yǎng)一條狗(獸)。(2)一口吃掉牛尾巴(告)。(3)一根木棍,吊個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央(面)。(4)一邊是紅,一邊是綠,一邊喜風,一邊喜雨(秋)。(5)十字對十字,太陽對月亮(朝)。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始猜字謎,看誰猜得快并且準。如此一來,識字就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了,識字效率也提高了。
3.在日常生活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的渠道也很多,比如說小區(qū)的宣傳標語、公交車站的廣告牌、地鐵站的站點名、傳單等等,上面都有很多的文字。在識字教學中,筆者是這樣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識字的。如,學習“園”這個字時,筆者首先問學生:“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都在哪里見過這個字?”然后有的學生回答:在公園、小區(qū)門口,或者是一些風景區(qū)、地鐵站口、還有教室后面的“學習園地”等處都出現(xiàn)過這個字。通過勾起學生的回憶,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這樣一來就有利于學生感受到識字的重要性,從而在生活中更加留心觀察,認識更多的字。
二、小組合作,讓學生自主學習識字
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在課堂上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并且教師難以要求學生長時間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識字教學中假若讓學生反復地讀與講,那么學生也會覺得課堂變得枯燥,這樣一來就容易分心,無法達到識字的目標。相反地,假若教師在教學中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并讓他們分小組合作學習識字,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獨立自主地識字,整體識字的興趣比較高,主動學習的意識不斷增強。如,在識字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每組6~8人左右,然后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玩開火車識字游戲。首先由教師出示生字卡,讓其中一個小組的學生按照順序認識漢字,然后依次類推,讀錯的學生火車就不能繼續(xù)往下開,直到讀正確為止才能繼續(xù),看哪個小組的火車開得最遠。在整個游戲的過程中,學生都積極地表現(xiàn)并且投入,不僅激發(fā)了競爭意識,而且還認識了很多生字,學生就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三、利用多媒體,讓識字教學充滿趣味性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普遍運用,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還可結(jié)合多媒體來教學,提高識字的效率。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時,文章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生字生詞,筆者在教學時結(jié)合西沙群島美麗的圖片,再配以文字學習,學生們一下子就掌握了文章中的很多詞語,比如“島嶼”“珊瑚”“蠕動”“紅纓”等等,畫面中鮮艷的色彩、逼真的畫面都能夠激起學生識字的欲望,識字教學充滿了趣味性。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