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志國
【摘 要】微課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通過學生的需要和社會的需求來決定課程的內容和目的,讓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際,在分析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立體圖形教學中的作用的基礎上,就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立體圖形的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微課;立體;主體;重難點;實物;優(yōu)化;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227-01
隨著信息化的迅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給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帶來了極大的改變。教育方式也從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慢慢演變出了各種網(wǎng)絡教學模式,微課就是其中的一種形式。立體圖形是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抽象性強,小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微課能夠轉變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模式,將一些抽象的知識具體形象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立體圖形教學中的作用
1.發(fā)揮學生主體性。
微課程是基于視頻的,學生可以在使用微課程的時候暫停和播放。他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學習內容。如果你忘記了某個知識點,或者對某個知識點有一個模糊的理解,你可以回放視頻來鞏固你的學習。因此,微課程在小學數(shù)學立體圖形教學中的應用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老師不可能對每個知識點給出詳細的解釋。因此,一些知識點將會以更短的方式進行解釋。然而,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是不同的,知識的水平是不同的。為了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我們可以利用微課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可以通過微課程在家里自學。他們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看視頻。他們也可以邊看視頻分析,邊做筆記。在整理筆記的過程中,還可以對知識結構進行整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突破教學重難點。
立體圖形是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的難點,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求更高,所以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學生在這方面的知識并不很強。微課能夠顯示三維圖形的空間結構,使抽象立體圖像可視化,加深學生對立體圖形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對于正方體、長方體和其他實體形狀,通過微課,學生可以通過旋轉的方法來展示圖形的各個方面,這樣學生就可以看到圖形的空間結構。很難想象在學生想象的基礎上能夠將圖形的每個面都想象出來,在頭腦中仍然把它想象成一個平面圖形,這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二、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立體圖形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利用微課進行實物展示。
在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的立體圖形教學中,通過實物展示的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立體圖形空間結構的理解。并且實物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物體,將實物與數(shù)學知識結合起來,能夠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讓學生對立體圖形相關知識點進行簡捷、形象的思考。例如,在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等立體圖形進行講解時,教師可利用微課的方式,將魔方、鞋盒、茶葉桶、足球等實物利用起來進行教學,將這些實物通過微課來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可將實物進行旋轉。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通過摸、畫、找等方式,讓學生對不同實物的面進行研究,形成不同圖形的表象,使學生能夠體會到“面”是存在于“體”上的。并且,在微課展示實物的同時,教師可在微課中抽象出相應的立體圖形,讓學生能夠將實物與圖形對比起來學習。這樣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有了漸進式的發(fā)展,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此外,教師還可讓學生自己根據(jù)微課中的圖形展示,動手制作不同的立體圖形,加深學生對不同立體圖形的認知。
2.利用微課優(yōu)化展示效果。
微課不僅能夠通過圖像、文字的形式分析相關知識點,還能通過動畫、聲音的結合,讓課堂變得有聲有色,為學生提供一個充滿樂趣、輕松的學習氛圍。因此,在小學高年級的立體圖形教學中引入微課,能夠調動學生的多個感官,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微課的作用下,立體圖形的學習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的視野可以得到拓展,從而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展示平臺。例如,在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問題進行研究時,通過微課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通過圖形制作軟件,以不同的方式對長方體進行切割,并將切割的過程以分解圖的形式展示出來。同時,通過幾組不同圖形在同一屏幕上的對比展示,更能夠方便學生進行研究,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不同切割方法對長方體表面積的影響,使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增減問題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3.利用微課進行探究性教學。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應該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以此來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并為以后在初中的數(shù)學學習中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利用微課對小學高年級立體圖形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微課的作用,對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進步。例如,在圓柱和圓錐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微課動畫,展示兩種立體圖形的剖面圖,并通過動畫將剖面圖卷起來形成原來的圖形。在展示完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圓柱和圓錐的異同點進行總結,看學生的總結是否全面。在學生總結兩種立體圖形的異同點時,不僅能對其進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還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如果學生對于自己總結的內容不太自信,可重復的觀看視頻,并在需要研究的地方暫停視頻,待研究完以后再繼續(xù)播放。這樣,學生就可發(fā)現(xiàn)兩者的相同點是,他們的側面都是一個曲面,而不同點在于,圓錐有一個圓形底面,圓柱有兩個底面,且都是圓形的。通過對剖面圖的學習,學生還可分別對圓錐和圓柱的特點進行分析,將分析結果進行對比,從而對這兩種類型的立體圖形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綜上所述,在我國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中,微課是一種基于視頻、分析和展示相關知識的現(xiàn)代教學資源,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數(shù)學教學在小學高年級立體圖形,老師可以通過微課來顯示相關的圖形對象,并優(yōu)化展覽空間,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進一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殷海燕.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立體圖形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學周刊,2018(1).
[2]韋祖巍.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立體圖形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研究[J].世界家苑,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