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霄霞
摘 要:新時代中國教師的角色是貫徹執(zhí)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培養(yǎng)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勞動素質和審美素質的新型人才。通過對教師素質的學習使自己更明確地認識到,做為一名人民的教師的角色,肩負著振興教育,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重托,其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將直接影響青少年培養(yǎng)的質量。
關鍵詞:教學 素養(yǎng)
作為教師應該具備基本的教師素質,從品德、學識、能力等方面來不斷的提高自己,其次更集中的體現(xiàn)在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專業(yè)和身心素質等方面。教師實施教育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的受教育者主動地將人類在認知、審美、情感、品德、勞動等方面的文明成果,內化為自己的內在品質,使身心兩方面的潛能都充分得提高和發(fā)揮。
一、愛的教育
杜拉斯說,愛之與她,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欲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而我的夢想,就是與你白頭而死。今時今日,我想說,愛之于我,身為一名人民教師的我,不是萍水相逢,不是一問一答,它是純真熱列的期盼,是平常生活中的珍貴愿望。而我的愿望, 就是希望我的學生都能成為心中有愛的美好少年。教師的愛決不是一種策略,更不是寬容與順從;而是一顆對孩子熱情相待的心,是要善于把關懷、寬容和鼓勵作為與孩子溝通的法寶,引導孩子們發(fā)現(xiàn)自己,改變自己,快樂地去實現(xiàn)他們自己的夢想,從而促進每個孩子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二、尊重每位學生的特異性
蘇霍姆林斯基高瞻遠矚,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諧發(fā)展,這種和諧發(fā)展的前提又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昂椭C的教育——這就是發(fā)現(xiàn)深藏在每一個學生內心的財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最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闭缥闹刑岬降恼Z文老師尼娜彼特羅芙娜的學生米哈伊爾一樣。盡管米哈伊爾在平時上課中讓尼娜彼特羅芙娜氣得臉色發(fā)白、雙手顫抖,但當這個“兩分生”——米哈伊爾很瀟灑地為她修理好電視機后,尼娜彼特羅芙娜感到非常的難受,甚至是久久地坐著,哭著……尼娜彼特羅芙娜深深地感到自責:我們做教師的人,怎么會沒有發(fā)覺,在我們認為無可救藥的懶漢和毫無希望的“兩分生”身上,在他們的心靈和雙手里,還蘊藏著天才。這一事例不禁促發(fā)我深思:既然是在學校的“兩分生”,還能很快成為一個技術很高的電視機修理工,我們在今后的教育對學生的評價中是否應該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每個孩子都有無限潛能。孩子們的聰明都各有優(yōu)勢,展示著自己的風格;孩子們的擅長也各不相同,顯現(xiàn)著自己的天賦。眾所周知,德國大詩人海涅曾是學校里的后進生,教師常罵他對詩“一竅不通”;達爾文讀中學時,也因成績不良而被教師、家長視為“智力低下的人”。由此可見,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人才,孩子們更是如此,教師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挖掘潛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用愛心去捕捉每一個“閃光點”。
多么希望身邊的每一位老師也都會對自己的孩子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蹦敲?,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為幸福的好孩子
三、多讀書
記得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每當聽到其他老師談古論今,心里就會想:他們怎么知道的那么多?有關教學的談論,他們能夸夸其談,說的頭頭是道,自己卻不知從何說起,對他們真是無比的敬佩與崇拜。我也希望自己像他們一樣,腦中有思想,心中有內容。一位有三十年教齡的歷史老師上了一屆公開課,區(qū)培訓班的學員和區(qū)教育局的指導員都來聽課。課上的非常出色,聽課的老師和指導員本來打算記一些記錄,可是他們聽的入了迷,竟然連記錄都忘記了,就像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這是多么令人驚嘆??!課后有一位教師問他:“你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這位歷史老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我只用了大約15分鐘?!币惠呑佣荚趥湔n,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確實,做教師的每天必須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課外輔導……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蘇霍姆林斯基說: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教育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兒童的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yōu)?0:1,30:1,50:1。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我想:這也就是許許多多優(yōu)秀教師之所以優(yōu)秀的根源。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大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fā)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fā)現(xiàn)、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圣歷史使命。從而使我們的教育遍地開花,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