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
【摘 要】以問題為中心這一教學方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中較為常見,而且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對于化學學科這種抽象性比較強的科目來說,要提高其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促使學生自主學習。這一方法可促使學生走出學習困境,切實提升自身對化學知識的學習成效。
【關鍵詞】以問題為中心;高中化學;課堂教法
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與強化是當前化學學科教師需承擔起的教學責任之一,這一問題意識會促使學生在一定的探究欲望之下展開積極的學習,使其思維狀態(tài)突破現(xiàn)有限制,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技能。高中化學教師要認識到當前化學教學低效化的問題,然后立足于這一現(xiàn)狀,自主轉變教學觀念,在新課改要求的指引下,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新形勢下的化學課堂教學。
一、高中化學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法的概述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實際上就是由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走進這一情境中,將其中的知識與技能都內化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從而讓學生強化自身對問題的探究能力,增強學生對問題的剖析與解決能力。圍繞著問題展開化學教學活動,其教學成效與學生個人的思維能力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瘜W學科本身就具有不可忽視的抽象性,決定了其知識內容也不易理解,若學生能圍繞一定的問題展開積極的探索與研究,則可充分讓自己的思維在活躍的狀態(tài)之下探尋突破化學學習難點之路,使其形成高效學習化學的道路,助益于提高學生自身對化學知識與化學問題的探究學習能力。
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化學課程的知識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方法,以此優(yōu)化新時期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
二、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中的運用
(一)創(chuàng)設真實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認知需要
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較強的認知需要,則會促使這一主體產(chǎn)生主動探究的心理與行為,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就是一種在內在驅動力作用下的自主學習行為。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以問題為中心教學法輔助下的課堂教學時,可充分考慮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認知需要。若教師圍繞著關鍵性的探究問題來指導學生的化學學習,那么,可為其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真實性的問題情境。例如,在“氯氣的性質研究”這部分化學知識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氯氣泄漏事故的處理現(xiàn)場圖片,并附上新聞報道,然后創(chuàng)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在對氯氣泄漏事故進行處理時,為何要通過噴射水流形成一道水簾來實現(xiàn)這一目的?”從這一問題中,學生可以自主提出問題:“這里可以看出氯氣的哪些性質?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如何證明?”在這樣的問題意識指引下,學生可以進行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展開氯氣與水反應的化學實驗操作活動。若學生要深入地對該化學實驗進行探究,則可自主提出一些問題,如“氯氣可對人或者環(huán)境產(chǎn)生哪些毒害性的威脅?在實驗時,我們要如何避免氯氣出現(xiàn)泄漏的問題?若真有氯氣泄漏,應如何應對?”通過這些問題的探究,學生可以再次回到使用噴射水簾法處理氯氣泄漏事故這一案例上,并解答相應的化學問題。
(二)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增強自主探究欲望
在化學探究課上,要使學生積極思維探究,教師就要為其提供獨立探究的各種條件,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營造良好氛圍、提供自主空間等等。當學生走進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之中,可發(fā)揮其積極性與主動性,探尋和獲取情境中蘊含的各種應習得的知識與技能。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并沒有現(xiàn)成的知識可供學生直接吸納,而是要求學生做到自主地處理知識和信息,建構起自己的知識結構。
比如,在“乙醇和苯酚的性質”一課的教學中,針對苯酚的性質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苯酚軟膏藥品說明書,然后針對其中的內容提出問題:“為什么這一藥品不能和堿性藥品一起使用?若藥品呈現(xiàn)紅色,為什么不能再用?為什么色澤會變紅?”學生選擇了使用KMnO、溴水以及FeCl等物質和苯酚進行化學反應的相關實驗,可發(fā)現(xiàn)KMnO和苯酚之間的化學反應呈現(xiàn)了褪色的現(xiàn)象。但在苯酚溶液和溴水兩種化學物質的化學反應過程中,不但溴水沒有褪色,還可看到白色沉淀物生成。此時,學生可提出問題:“這其中有可能發(fā)生了其它化學反應嗎?”在不斷增強的自主探究欲望之中,有效鍛煉了學生對化學問題的主動探究能力。
(三)利用對比性實驗,提高學生的探究欲望
在對比性實驗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建構化學問題的時間,使其在充足的思考空間進行探索。比如,在“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演示兩個對比性實驗:銅片和芯片沒有接觸、有接觸的實驗。學生可以圍繞一系列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銅和稀硫酸在特定條件下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H2嗎?若非如此,則H2是如何得到的?”通過這樣的實驗,可以吸取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較強的探究欲望下更深入地學習。
結束語
總之,教師要圍繞有效的化學問題創(chuàng)設相應有效的真實情境,促使學生從中汲取應學的各種化學知識與化學技能。這就要求教師善于利用化學思維形式,將課堂上的理論方法和實際化學問題結合,創(chuàng)設一個以問題為中心的情境展開高效的教學。
【參考文獻】
[1]潘如意,薛莉娟.以問題為主線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西藏教育,2018(08):28-29
[2]趙文琴.高中化學問題引領教學的探索[J].甘肅教育,2016(1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