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克平
在課堂教學前,教師對學生前置知識的學情需把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新學知識的掌握需及時了解,教學實施結束時需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要清楚,教學質量監(jiān)測實施后需對學生的知識點落實情況能夠有合理的評價。教師掌握了這些信息就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精準備課,精準教學,精準復習。教師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方法和技巧,就能夠準確地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調整課堂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生也能因為教師的精準教學,提高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對教師教學內容的學習能夠更好地吸收和掌握,較好地達成學習目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下面,筆者就根據自己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數據分析的應用淺談數據分析在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我們教師的教學對象是全體學生,但是學生存在個體差異,不同學生的前置學習知識不同,他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也不同,對同一知識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樣,在課堂上和教師互動參與的積極性和認可程度也存在差異。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要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因此,這就需要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和了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合理設置教學情境和教學活動,做到精準教學。
1.研讀數據,了解學生學情。學情是教師教學的前提,是有效教學落實的首要保證因素。教師接任一個新班級的教學任務,面對的是不熟悉的學生,不能憑經驗教學,需了解學生的學情。這時要利用好學生之前的質量檢測數據,通過分析該班學生在全?;蛉h的成績,根據上線指標的ABCDE五檔比率了解學生的整體水平狀態(tài),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
比如,筆者在新接任一班級八年級上冊科學教學時,根據該班學生在平陽縣2017學年第二學期的七年級下冊期末檢測成績做一分析。
筆者把所獲取的學生考試成績數據進行分析,根據縣評價室發(fā)布的各科各檔分數線,對該班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根據ABCDE五檔首先分析各檔人數和各檔百分率,并作出相應的各科各檔百分率柱狀圖和百分率堆積圖。根據數據分析,筆者制定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以實施基礎性教學為主,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2.收集數據,精準教學設計。在一節(jié)新授課上課前也需了解學生前置知識的情況,教師可以設置四五道題目給學生做。通過回收數據,獲得學生前置知識的情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知識點的難易情況。這樣,教師便可以針對性地備課,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完善學生的知識學習,做到精準教學。
比如筆者在上八年級科學下冊《二氧化碳》這一節(jié)前,為了獲取學生對二氧化碳這一物質的了解情況,通過設計四道選擇題讓學生在課前做,通過回收獲得數據。
通過數據分析,知道學生對“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體積含量”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結構模型認識”這兩個知識具有較好的認知基礎,對“二氧化碳的化學式含義”這個知識點理解較差,對“二氧化碳相對分子質量計算”這個能力還沒有很好地掌握。因此,在本節(jié)課備課時,筆者便根據學生的學情,在涉及“二氧化碳的化學式”和“二氧化碳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相關知識點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講解和分析,不用花費太多時間處理“二氧化碳分子結構模式”。
為了能夠獲得更普遍的數據信息,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師生互動教學,擴大互動學生的關注面,讓全體學生參與互動教學。教師在互動教學中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信息,利用數據分析,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
為了在有限時間內收集信息,教師在一個教學目標達成落實階段后,可以設計選擇題形式的題目,通過舉手回答的形式就能夠很快地獲得相應的數據。
比如筆者在《水的組成》教學時設計了一道選擇題:
通過水的電解實驗說明的是( )
A.水由氫和氧組成 B.水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
C.水是由水分子組成的 D.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通過舉手回答,獲得選A的是15人,選B的是5人,選C的是4人,選D的是4人,就可以知道學生對這個知識點還有大半部分沒有掌握。通過詢問錯解學生,分析選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對學生新知識的錯誤情況進行矯正并通過變式訓練進行再次落實鞏固,達成了這個知識點的教學目標。
基于數據,做好作業(yè)反饋。教師可以在作業(yè)批改時對學生的作業(yè)錯誤情況進行登記,通過典型錯題分析,知道學生在作業(yè)中存在共性的主要問題和典型的錯題,并能夠制定具體解決措施矯正學生的錯誤,也可以發(fā)現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個性化的精準輔導。同時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調整教師復習教學時的預設和教學方法以及重難點的解決措施。
比如筆者在完成八年級下冊《化學方程式》教學后根據學生作業(yè)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做了以下分析。
從數據分析中發(fā)現經過課堂教學后,學生在“化學反應前后各物理量的變化”和“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化學方程式的配平”這幾個教學目標的掌握情況不好,在作業(yè)講評時要重點講解和分析這幾個典型例題,對個別錯誤的學生進行面對面教學訂正。經過這樣針對性的作業(yè)講評能夠使學生的學習錯題得到及時糾正,并能夠鞏固學習效果。
現在的教育不是經驗的教育,而是與時俱進的數據信息時代的教育。教師要掌握一定的數據分析方法和理論,運用數據分析在課堂教學中,可使自己的教學效率和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