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子洋
我們在學習高中生物的過程中肯定會有這樣的感受,即和初中生物相比之下,高中生物所具備的邏輯性更強,在實際學習時需對經(jīng)驗予以不斷的積累,并和同學、教師之間予以積極的交流,以便于更為客觀的找出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掌控好重點、易錯點以及難點,讓知識體系變得更加的完善。
就我們高中生而言,在對生物予以學習之前,需對課程設置和特點予以適當?shù)牧私馀c認識,做到知己知彼才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1]。高中生物主要分為必修與選修兩部分,必修主要涉及分子與細胞、遺傳與變異以及生物與環(huán)境三個模塊,而選修所涉及的模塊極多。生物學屬于一門實踐性與運用性極強的學科,其和化工、醫(yī)學以及食品等相關領域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雖然高中生物需要我們進行記憶的地方有很多,但更多的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在學習過程中,激發(fā)了我對細胞結構與基因奧秘的求知興趣,并主動在生活中去親身感知與思考生物知識。由此可見,興趣、記憶、理解以及運用屬于學習生物的重點,缺一不可,所以我們在學習生物時需善于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當中和生物知識相關的有趣現(xiàn)象,做到學以致用。其次,就教材當中的知識而言,需要有側重的去學習,如重點記憶與理解教材當中的圖片、實驗以及化學方程式等。
在初中與高中階段當中,我們面對的教師所運用的教學風格必然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我們在學習生物時需將重點放在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方面[2]。這就需要同學們結合自己所具備的習慣特點,選擇適合自己亦或是較為熟悉的方式來學習生物知識,通過研究學習方法完成從初級階段到高級階段的知識和方法的銜接,并且還需重視對歸納總結以及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將教材當中的某章知識學習完之后,需對此章當中涉及到的知識與內(nèi)容予以梳理與重組,總結不同知識點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與結構。如在學習構成細胞元素相關內(nèi)容予以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將元素、化合物和細胞基質的關系理清,即化合物是由元素和細胞基本結構所組成的。由于細胞基本結構涉及到的內(nèi)容極多,主要為: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以及細胞器,除此之外部分細胞還存在著細胞壁,因此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掌握住總結與歸納的方法,采取表格的方式對細胞組成的不同點與相同點等予以比較與總結,以便于我們更為透徹的理解這些知識。
我們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還需注重高考考點,在對這些考點予以單獨考時并不困難,我們能夠輕而易舉的解答出來,但高考通常是將不同階段的相同知識點融合在一起來對我們進行考察,旨在考察我們掌握知識點的準確性和知識體系是否完整,以及觸類旁通與舉一反三的能力。比如,以下哪些細胞器可以產(chǎn)生水?(多選題)A溶酶體、B線粒體、C核糖體、D葉綠體。此時,我們需對細胞器內(nèi)反應的相關知識點進行回憶,即在學習蛋白質的過程中,氨基酸在核糖體當中脫水縮合能夠產(chǎn)生水;在學習細胞呼吸的過程中,有氧呼吸的第三步是線粒體內(nèi)膜會生成水。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教師提到過暗反應的三碳化合物在還原時會生成水;溶酶體屬于細胞的“消化車間”,其中涉及多種水解酶,所以其屬于消耗水的一種細胞器。就此道題而言,我們能夠得出細胞器當中可以產(chǎn)生水的有核糖體、葉綠體以及線粒體等,進而將其轉變?yōu)樽约旱闹R。由此可見,對經(jīng)典的題目進行記憶并且進行分析與掌握,能夠讓我們的知識網(wǎng)更緊密,知識體系更完善。
我們在學習生物時需增強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但僅僅依靠教材知識無法對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因此我們需多動手,將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而最為簡單的方式為做和生物相關的實驗,例如通過微生物繁殖成長實驗我們能夠制作豆腐乳等。此實驗可以運用十分常見的保鮮膜來將新鮮豆腐包裹住,然后生成發(fā)酵酶,加入食用鹽來防止豆腐變質,這屬于可以推動我們實踐能力提升極具說服力的例子,因此結合課堂學習所掌握到的知識,聯(lián)系實際能夠增強我們對知識的理解,促進我們學習生物這門課程興趣的提升,并提升我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結語:總而言之,學好高中生物并不是什么難事,分享我的學習方式與經(jīng)驗,相信會對同學們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作用。學習不能夠只依靠蠻干與機械記憶,而是需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激發(fā)興趣,聯(lián)系實際,實驗總結,在理解中記憶。總之,在興趣的基礎上,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肯定能夠將生物這門課程學好,取得一個自己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