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海艷,毛亞嫻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qū)婦幼保健院婦產(chǎn)科,廣東 肇慶 546040)
婦產(chǎn)科手術治療后易出現(xiàn)切口愈合障礙,而傳統(tǒng)傷口清創(chuàng)治療無法取得滿意效果,而中藥外敷治療有較好效果[1-2]。我院用大黃芒硝外敷結合頻譜儀治療婦產(chǎn)科手術后切口愈合障礙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20例,均為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婦產(chǎn)科手術后切口愈合障礙患者,納入標準:切口表皮裂開深度達筋膜,在3cm以上,切口皮下血腫局限,切口周圍存在硬塊并有顯著壓痛,具有脂肪層超過3cm、瘢痕體質、手術時間長、經(jīng)陰道試產(chǎn)后中轉剖宮產(chǎn)、重度貧血、糖尿病等阻礙切口愈合障礙的高危因素。
排除標準:具有嚴重心血管疾病,藥物過敏,存在理解和認識障礙,近期用免疫抑制藥物或接受放療。分成研究組與參照組各60例。研究組年齡21~63歲,平均(46.18±3.97)歲;剖宮產(chǎn)51例,異位妊娠2例,子宮肌瘤3例,卵巢腫瘤1例,子宮切除術3例;切口愈合障礙原因為脂肪液化19例,切口感染7例,脂肪液化伴縫線反應34例。參照組年齡21~63歲,平均(46.23±3.91)歲;剖宮產(chǎn)50例,異位妊娠3例,子宮肌瘤2例,卵巢腫瘤2例,子宮切除術3例;切口愈合障礙原因為脂肪液化18例,切口感染7例,脂肪液化伴縫線反應35例。兩組切口愈合障礙原因、手術類型、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常規(guī)傷口清創(chuàng)換藥,用頻譜儀治療。儀器為ECO-600B半導體激光治療儀(南京億高微波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輸出功率40W,照射探頭垂直置于切口上方5cm,照射20min,每日2次。
研究組加用大黃芒硝外敷。依照傷口硬結、滲液、紅腫程度,確定芒硝、大黃分量,其碾碎成粉末后加入75%乙醇調和,用雙層紗布及腹帶制作藥袋,依照實際切口決定藥袋長度和寬度,確保藥袋能夠完全覆蓋切口,隨后將調和好的中藥置于藥袋內。對切口予以常規(guī)消毒處理后,將2層無菌紗布覆蓋于切口上,將裝有中藥的藥袋置于無菌紗布上,通過腹帶進行包扎固定。當藥物全部濕透后進行更換,1日1次。換藥時首先常規(guī)消毒,接著從切口邊緣向中間進行擠壓,將分泌物壓出,并沾干,擠壓1~2次后換上新藥袋。
換藥次數(shù)、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
用SPSS20.0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切口周圍硬塊全部消散,組織變軟,切口紅腫與疼痛感全部消失為顯效。切口周圍硬塊有所消散,組織稍微變軟,切口紅腫與疼痛感有所改善為有效。切口周圍硬塊未消散,切口紅腫與疼痛感未得到減輕為無效。
兩組換藥次數(shù)、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換藥次數(shù)、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s)
表1 兩組換藥次數(shù)、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s)
組別 例 換藥次數(shù)(次) 切口愈合時間(d) 住院時間(d)研究組 60 5.07±1.16 7.93±2.64 8.24±2.17參照組 60 10.28±1.95 15.38±3.79 14.77±2.38 t 3.69 4.02 3.74 P<0.05 <0.05 <0.0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婦產(chǎn)科手術后切口愈合障礙主要為感染積膿、切口脂肪液化等,其中以切口脂肪液化最為常見。脂肪液化導致因素繁多,主要因電刀操作不當、直接用電刀止血、拉鉤壓榨、結扎大塊組織、切口長時間暴露導致組織脫水、止血不徹底等。另外如高血壓、貧血、肥胖、糖尿病等使脂肪組織影響血運。術后劇烈咳嗽、基礎疾病、高齡、未遵循嚴格無菌原則。由于切口縫線吸收較難或縫合欠妥造成縫線排斥反應。醫(yī)生手術操作熟練度欠缺致手術部位受到高頻電刀反復切割,在電刀高熱作用下,導致脂肪層內毛細血管發(fā)生凝固栓塞,影響血供,促使脂肪組織出現(xiàn)缺血缺氧,發(fā)生無菌性壞死,以此導致切口脂肪液化[4]。同時,多次產(chǎn)前陰道檢查、經(jīng)陰道試產(chǎn)后中轉剖宮產(chǎn)、胎膜早破、瘢痕子宮等剖宮產(chǎn)術后高危因素的存在,較易導致雙下靜脈栓塞、肢靜脈炎等血栓形成,再加上長時間的臥床時間,從而引發(fā)切口疼痛、感染、化膿,對術后切口愈合造成影響。
頻譜儀治療通過對皮下深層組織產(chǎn)生遠紅外譜作用,使組織細胞得到活化,促進細胞代謝能力增加,達到愈合效果。但是,無法快速促進傷口愈合,治療效果不夠滿意[5]。大黃芒硝外敷,芒硝主要由含水硫酸鈉組成,可發(fā)揮收斂、軟堅清熱、瀉下之功效,并且具有吸濕性物理性能。大黃以蒽醌類衍生物為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活血化瘀、通瘀導滯、瀉下作用,其具有的大黃鞣酸可收斂、抗感染、抑止分泌,能有效抑制某些革蘭氏陰性細菌以及大部分革蘭氏陽性細菌,促進血小板的增加,加快血液凝固速度。二藥合用,可軟堅散結、清熱解毒,抑制細菌,收斂水分,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炎癥的快速吸收消散,修復局部組織,促進切口的快速愈合[6]。
大黃芒硝外敷結合頻譜儀治療婦產(chǎn)科手術后切口愈合障礙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