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以改變以往被動學習的現象,使學生在學習時可以收獲知識,實現自身素養(yǎng)的發(fā)展完善。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學階段給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有非常大的影響,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概念,是人們在一定思想指導下表現出來的心理活動和具體行為的總和;而思想品德教育是通過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來培養(yǎng)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科目,并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德準則存在。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成績上有所提升,還能使學生在精神層面上得到升華和發(fā)展。也正因為如此,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被擺到了一個較高的位置,引發(fā)了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
一、 創(chuàng)設適宜的生活化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學習,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進而讓學生在這種情感體驗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來自他們對生活的認知、體驗和感悟,為此,在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想訴求,用心感悟生活、體會生活、感受世界,并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作為實例,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比如在學習《我為集體添光彩》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學校開展的各類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互相學習、互相監(jiān)督,形成一種學習凝聚力,增強學生的具體歸屬感和認同感。再比如學習《分享的快樂》一課的時候,這節(jié)課強調關愛別人、分享快樂;感受和他人分享快樂時自己的滿足感,并且學會和他人溝通、交流并分享著快樂,可清楚表達自我感受、體會他人情感,讓學生學會和他人分享后所得的快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節(jié)課學習重難點,在教學時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生活情境:“下雨天,同學們陸續(xù)回家了。一個同學站在校門口,焦急地望著天空。這時,小明同學拿著傘剛要回家,小明該怎么辦?”在學生若有所思的時候,教師再次提問學生:“你們想小明會幫助他嗎?怎么幫助?老師補充一下,小明家離學校很近。”在教師的提問下學生積極思考,紛紛提出了多種幫助同學回家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從生活中熟悉的事件來認識到樂于助人的重要性,能夠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一種合理的道德思維。
二、 思想品德教師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言行感化學生
在新課改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賦予教育事業(yè)更多的熱情,并將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中,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通過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年齡特點,關心班級每一名學生的學習,在工作中體現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積極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并在教學活動中體現出對學生的愛心和耐心,進而提升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為你高興、與你分擔》這一課內容的時候,教師要以身作則,對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取得的微小進步,要表現出高興的態(tài)度。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還需要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再比如學習《我是教室的美容師》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的時候向學生講解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即強調好的環(huán)境不僅影響我們的學習狀態(tài),而且也是一個人良好生活習慣的展示。為了能夠讓大家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學習,班級中的每名成員都需要盡自己的能力來維護大家共同的生活環(huán)境。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身體力行,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在潛移默化中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 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
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下,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和行業(y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應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化、具體化,將靜態(tài)的書本知識變?yōu)閯討B(tài)的具象活動,從而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思想品德的學習興趣。因此,為了能夠提升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將新型授課技術媒介作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點,結合教學內容恰當地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馬路不是游戲場》一課時,這節(jié)課教學目的是在學生掌握了路線圖、平面圖、找路并認識的基本方法后,讓他們明確遵守交規(guī)是極為重要的,讓學生通過了解交規(guī)后能夠自覺遵守。在課堂教學之前,為了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導語:“今天能夠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我非常的高興。為了感謝大家的熱情,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段錄像,你們想看嗎?”在學生表達想看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學校門口的視頻,在學校門口有很多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時不時有人對交規(guī)熟視無睹。然后教師提問:“咱們班有多少同學每天要經過這條馬路?每天在你過馬路的時候,你們的老師和家長會怎樣囑咐你們呢?”在學生回答家長的叮囑之后,教師說道:“現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現雖然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但是也引發(fā)了更多的交通事故(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近幾年的交通事故數據統(tǒng)計),對這些數據你們有何感觸呢?”在教師的提問和多媒體課件的播放下,學生意識到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達到了這節(jié)課教學的目標。
綜上所述,思想品德課程是小學眾多課程中的一門,通過有效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提升學生處理各類問題的能力,并為學生日后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段丹丹.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問題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27):67-68.
[2]蒲元儒.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上),2015(8):40-41.
作者簡介:
程建祥,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陶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