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丹
摘? 要? 盡管資本對VR的投入有所退潮,但新華網、央視等旗艦級媒體對于VR新聞的探索如火如荼,媒體競爭白熱化的當下,省級電視臺地面頻道與城市頻道如何占領VR技術的藍海,試水VR新聞與VR直播,其實踐值得深入探索與分析。
關鍵詞? VR新聞;VR直播;沉浸式體驗;省級電視臺;探索;實踐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03-0102-03
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生成一種模擬環(huán)境,仿真創(chuàng)建,虛擬體驗。而VR新聞,則是新聞媒體充分利用VR技術,復現新聞事件的“現場”或“全貌”,使得觀眾不用直接閱讀報紙或觀看電視視頻,利用虛擬現實設備就可以置身于新聞故事現場,淋漓盡致地體驗并沉浸其中。目前,虛擬現實設備已經觸手可及,用虛擬現實報道新聞已經不再是天方夜譚,那身臨其境的體驗、引人入勝的內容呈現方式,可能會給新聞業(yè)帶來巨變。
然而,VR在一段時間的火熱之后,因為資本風頭轉向、技術瓶頸局限等原因暫時走入了沉寂。這一年來,隨著附在VR上的種種泡沫離去,人們反而更能看清VR技術的本質:它是一種新的,和文字、電視、廣播一樣重要的媒介形式,它的特征是:多感官、沉浸感、互動性、非線性敘事。它把電視能做到的事做到了極致——提供了全方位的體驗感,但另一方面,它的邏輯性和敘事容量不如電視、報紙等其他媒介,這使得VR應用于新聞傳播的范圍并不像人們預想的那樣普遍,而是需要深入探索。但VR仍然是未來最重要的媒介技術之一,也是未來新聞形式走勢之一。
1? VR新聞在旗艦級媒體的實踐與發(fā)展
為了給新聞報道業(yè)注入新的活力,2018年,世界報業(yè)和新聞出版協會(WAN-IFRA),與世界VR論壇(World VR Forum)合作,為沉浸式新聞設立了一個新的獎項, 即“VR新聞報道獎(VR Journalism Prize)”。世界VR論壇在其官網表示,他們對于VR新聞報道的要求是:“可以闡明復雜問題、向用戶傳達某種感受或情緒,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的“故事、紀錄片、長篇故事、交互式故事或沉浸式體驗”。簡單來說,比傳統(tǒng)新聞更能打動人,就是VR新聞報道的優(yōu)勢。
國內外新聞權威機構與科技大廠也聯手進行了VR新聞新嘗試。如:世界VR新聞的先驅《紐約時報》,早在2015年年底就正式進入VR領域。隨后在2016年11月,與三星合作,推出了360°新聞平臺The Daily 360。2017年3月,CNN推出了沉浸式新聞欄目和平臺“CNNVR”,通過360°視頻報道世界各地的主要新聞事件,把觀眾傳送到新聞之中。此外,在過去幾年中,CNN一直在實驗VR,并制作了超過50部沉浸式視頻。
再把視線轉向國外,2018年春節(jié)前夕,新華網VR頻道相繼推出《春運首日,回家的路》《帶您感受春運潮,寶蘭高鐵迎首個春運》《帶您走進廣州火車東站,看人在旅途》等VR新聞報道,在這些VR視頻中,體驗者可以跟旅客“一起”排隊買票、安檢,“一起”等候上車,“一起”在車廂里欣賞窗外急速掠過的場景。盡管春運報道年年有,但通過VR的形式卻給予了受眾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臨場體驗,從而出新出彩。
眾所周知,2018全國兩會期間,以經濟報道見長的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首次在兩會報道中使用“全景+新聞”的報道形式,并特別推出“全景看兩會”融媒體產品,讓新聞報道更立體,此舉在VR全景行業(yè)以及新聞行業(yè)也引發(fā)了不小的關注。除了對實時新聞的關注外,像“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18物聯網博覽會”也都通過VR全景技術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的線上展覽,讓觀眾足不出戶就能看展,這不僅是對產經新聞報道的升級,更深層次的意義是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受眾身臨其境地捕捉到并接受資訊。
作為國家級電視臺的旗艦頻道,央視一套聯手央視網對“天舟一號”在海南文昌發(fā)射過程進行了VR直播,開創(chuàng)了三個“首次”:首次航天領域VR直播、首次最近距離全程直播火箭發(fā)射、首次在VR直播中引入專業(yè)講解員,并榮獲第28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此次VR直播榮獲中國新聞獎也指明了電視直播融媒體的一個方向,那就是讓新聞變得立體可感,讓受眾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獲取,通過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的結合,增強新聞傳播的互動性、參與性,從而為受眾提供全新的收視體驗。
2? 省級電視臺、地面頻道與城市電視臺的VR探索
近年來,傳統(tǒng)媒體間的“戰(zhàn)爭”打得熱火朝天,同時新媒體強勢崛起,但省級電視臺地面頻道與城市頻道作為本地社會新聞、當地重大活動的主要傳播渠道,其獨特地位不可替代。那兩者如何與VR結合,碰撞出火花呢?
事實表明,VR給省級電視臺與城市臺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陜西網絡廣播電視臺直接開辟了“全景陜西”板塊,制作了諸如:《VR全景:飛到天上看陳倉 西虢故地換新姿》《VR全景:西部網帶您720°試乘西安甲醇出租車》《VR全景:跟著手機逛第二十五屆楊凌農高會》《VR全景·問答兩會——劉寬忍 賈平凹:推動陜西文化繁榮與發(fā)展》等幾十件VR新聞作品。在“VR全景+新聞”的實際生產中,不僅讓記者對全景技術有了新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全景+新聞”的報道形式讓新聞現場觸手可及,打破時空局限;VR全景新聞與圖片、視頻、文字的相結合,使每一位觀眾從新聞的“觀望者”化身為新聞事件的“現場目擊者”;從體驗感和互動感來說,是質的飛躍。
而VR直播的實踐則主要體現在新聞事件和大型活動中,例如無錫電視臺在2017年的迎春晚會中,就聯合目睹科技使用VR技術直播,吸引了數十萬觀眾通過H5頁面及“智慧無錫App”在線互動,真正實現晚會現場實時VR直播。
2017年除夕,四川電視臺新聞頻道保留節(jié)目“過年進行時”全新登場,也開啟了VR直播模式。為這次長達10小時的直播提供VR技術支持的,是當時國內VR技術的領航團隊“易直播”,其所采用的360度VR全景直播技術,除可以佩戴VR眼鏡觀看外,更能讓用戶不借助其他穿戴設備滑動手指就可進行360度全景觀看。
其他諸如珠海電視臺的《VR帶你逛航展》系列,從走馬觀花看展廳到飛行表演,再到駕駛艙體驗、航天專家采訪,把航展360°全方位展現給觀眾,把以往的新聞模式融入嶄新科技,帶來不一樣的觀感體驗。而類似于廣州電視臺使用目睹VR直播控制臺自主直播2017主播星勢力、2017年廣州科技活動周開幕式等活動,廊坊電視臺VR直播第六屆5·18品味車苑文化博覽會、第三屆京津冀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等,也都是VR技術與新聞和直播的聯合探索與嘗試。
除此之外,早在2016年,山東廣播電視臺VR頻道就全球首次VR直播“祭孔大典”,帶觀眾穿越2000多年參加“國之大典”,給人以耳目一新的震撼。山東電視臺VR頻道《紅色記憶》攝制組以VR技術為創(chuàng)作手段,內容可在VR云平臺、手機、電腦等終端觀看,這是電視新聞專題類紀錄片與VR的碰撞。江西南昌舉辦的2018世界VR產業(yè)大會VR文化和旅游分論壇上,VR影視片《本色中國》總制片人房淼聲也道出了心路:“VR文旅就是要做傳統(tǒng)旅游產品做不到的事,帶游客去永遠到不了的地方”。某種意義上說,此片也可以看作旅游類體驗式報道衍生品與VR的結合。
3? VR新聞與VR直播的發(fā)展瓶頸與前景分析
然而,遺憾的是,與國家級媒體、旗艦級頻道相比,很多省級電視臺與城市臺存在著資金短缺、技術欠缺,人才匱乏等先天不足,面臨著觀眾流失、收視下滑、創(chuàng)新后勁乏力、社會影響力不斷減弱的困局。以筆者所供職的安徽廣播電視臺為例,這些年的VR類探索幾近空白,如何應對發(fā)展瓶頸,布局VR領域迫在眉睫。
其實,從靜態(tài)實景VR漫游圖到VR視頻再到360度VR直播,既可以補充傳統(tǒng)新聞類的節(jié)目內容,又豐富了新媒體資源和傳播方式,推進并深化了“融媒體+VR”。盡管究竟什么樣的內容適合VR報道,業(yè)界還沒有摸索出一套能夠推而廣之的模版,但從各地各類實踐來看,行之有效的報道領域包括并不僅限于重大新聞事件、重大社會活動及工程項目直播類,以安徽廣播電視臺為例,可以著眼試水的就有兩會報道、國際徽商大會、“最美高鐵通車”、考古類發(fā)現、長江大橋通車等。從相對成熟的經驗來看,VR新聞報道可以學陜西,VR新聞直播類學四川,從零起步、搶跑未來。而在經營運作方面,山東廣播電視臺VR頻道開了個好頭,值得取經借鑒。這家由山東廣播電視臺創(chuàng)辦的從事VR技術市場化運作的主體,主要開拓經營:VR技術與傳統(tǒng)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融合、VR體驗中心、VR教育、VR旅游、VR直播、VR視頻、VR電子競技賽事、VR廣告、VR醫(yī)療等相關垂直市場,打造出山東廣電VR產業(yè)集群。
4? 結束語
VR新聞的獨特性在于它將空間感擴充的同時,延伸了受眾的感官體驗,照片和視頻尚不足以淋漓盡致地展現新聞現場,VR技術則可以將整個新聞現場搬到觀眾面前,用戶不再是簡單地“看”“聽”“讀”新聞,而是在“親歷”新聞事件。背靠省級廣播電視臺雄厚的媒體資源及強大的社會影響力,隨著5G時代的來臨以及VR設備的成熟,新聞行業(yè)正在經歷顛覆性的變革,變革之中,是邊緣生存、隨波逐流?還是主動掌舵,探索藍海? VR新聞發(fā)展的未來會發(fā)生什么,我們現在還只是想象,但我們必將置身其中。
參考文獻
[1]劉達.基于網絡的虛擬現實技術初探[J].新媒體研究,2015(14):24.
[2]張博雅.VR新聞的現狀及未來發(fā)展分析[J].新聞論壇,2018(4).
[3]史安斌,張耀鐘.虛擬/增強現實技術的興起與傳統(tǒng)新聞業(yè)的轉向[J].新聞記者,2016(1):34-41.
[4]廣電獵酷.城市電視臺深陷發(fā)展困局 未來破局之路分析[EB/OL].[2017-06-0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9647148356185&wfr=spider&for=pc.
[5]張瑞峰.VR+新聞:新媒體時代的新探索[J].視聽,2017(10):14-15.
[6]段濤.城市電視臺在融合發(fā)展中的定位與創(chuàng)新[J].西部廣播電視[J].2017(15):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