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偉
(河南省鄲城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 鄲城 477150)
異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指受精卵在宮腔外著床發(fā)育,患者出現(xiàn)停經、出血、疼痛等表現(xiàn),嚴重者發(fā)生暈厥、休克。EP主要與輸卵管手術、輸卵管炎癥、輸卵管功能異常、受精卵游走等因素有關。近年來EP發(fā)生率逐漸升高,但診斷技術不斷進步,多數(shù)EP可在未破裂前檢出,為藥物及保守手術治療創(chuàng)造條件。甲氨蝶呤為葉酸拮抗劑,可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阻礙一碳基團轉移,干擾DNA生物合成及滋養(yǎng)細胞分裂,引起胚胎死亡,但對包塊較大或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較高者療效欠佳[1]。腹腔鏡保守手術可直接清除胚胎組織,避免殘留絨毛阻塞輸卵管。本研究選取我院未破裂EP患者86例,分組探討甲氨蝶呤局部肌肉注射聯(lián)合腹腔鏡保守手術治療未破裂EP患者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未破裂E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對照組年齡 23~35歲,平均年齡(28.74±3.62)歲;初產婦20例,經產婦23例;生育次數(shù)0~3次,平均生育次數(shù)(1.42±0.63)次;妊娠時間 34~47 d,平均妊娠時間(40.21±2.56)d。觀察組年齡 24~34歲,平均年齡(29.15±3.41)歲;初產婦19例,經產婦24例;生育次數(shù) 0~3次,平均生育次數(shù)(1.38±0.59)次;妊娠時間 34~49 d,平均妊娠時間(40.59±2.78)d。兩組患者的年齡、產次和妊娠時間等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符合《世界醫(yī)學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納入標準 符合《婦產科學》中EP診斷標準[2]者;B超顯示包塊未破裂,且直徑≤3.5 cm者;單側EP者;腹腔無出血者;有生育要求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嚴重盆腔粘連者;宮頸或宮角部妊娠者;肝腎功能障礙者;有甲氨蝶呤使用禁忌證者。
1.4 研究方法
1.4.1 對照組 給予甲氨蝶呤(國藥準字H20074231)治療。于胚囊著床處局部肌肉注射甲氨蝶呤50 mg/(m2·d),治療7 d,檢測血β-HCG,若其降低<15%,重復治療,至血β-HCG正常為止。隨訪1年。
1.4.2 觀察組 給予甲氨蝶呤局部肌肉注射聯(lián)合腹腔鏡保守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氣管插管全麻,取仰臥位,采用Olympus腹腔鏡操作系統(tǒng),與臍上緣作一小切口,建立人工氣腹,壓力12~14 mm Hg,仔細觀察盆腔狀況,根據(jù)妊娠部位和類型選擇術式,(1)輸卵管傘端擠壓術:用分離鉗擠壓妊娠物,將妊娠物自輸卵管傘端擠出;(2)輸卵管開窗取胚術:于輸卵管表面薄弱處作1~2 cm縱行切口,夾出血塊和妊娠物,沖洗輸卵管腔,電凝止血。取出妊娠物后,于胚囊著床處局部注射甲氨蝶呤20 mg。術后定期復查血β-HCG值;隨訪1年。
1.5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3](1)比較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2)比較兩組的血β-HCG值恢復正常時間。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2 ml,以轉速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血清,-80℃冰箱保存。采用膠體金法測定β-HCG,試劑盒購自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嚴格按說明書操作。(3)比較兩組的輸卵管再通率。(4)比較兩組的預后妊娠率。(5)療效判定標準,治愈:腹痛、陰道出血等癥狀消失,血β-HCG值恢復正常,包塊消失或明顯縮?。缓棉D:臨床癥狀消失,血β-HCG值有所降低,包塊縮小;無效:癥狀未改善,血β-HCG值未降低或上升,包塊無變化或增大。總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好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67%,高于對照組的81.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β-HCG值恢復正常時間、輸卵管再通率和預后妊娠率比較 兩組隨訪1年,均無病例脫落。觀察組的血β-HCG值恢復正常時間短于對照組,觀察組輸卵管再通率為95.35%,高于對照組的74.42%,觀察組預后妊娠率為41.86%,高于對照組的20.93%,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β-HCG值恢復正常時間、輸卵管再通率和預后妊娠率比較
表2 兩組β-HCG值恢復正常時間、輸卵管再通率和預后妊娠率比較
組別 n 血β-HCG值恢復正常時間(d)輸卵管再通[例(%)]預后妊娠[例(%)]觀察組對照組t/χ2 P 43 43 8.32±2.41 17.27±4.25 12.012 0.000 41(95.35)32(74.42)6.541 0.011 18(41.86)9(20.93)4.373 0.037
有統(tǒng)計顯示,20年來EP的發(fā)病率增長了2~3倍[4]。由于陰道超聲的普及和血β-HCG檢測準確度提升,EP早期檢出率得到提高,為治療未破裂EP提供了有利條件。臨床治療未破裂EP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腹腔鏡下保守手術治療等。
甲氨蝶呤為治療EP的常用藥物,是一種葉酸還原酶抑制劑,可拮抗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二氫葉酸還原成四氫葉酸,阻礙嘧啶與嘌呤合成過程中一碳基團的轉移,干擾DNA合成、蛋白質生物合成和滋養(yǎng)細胞分裂。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可減少滋養(yǎng)細胞增殖,引起胚胎死亡。李曉輝[5]的研究顯示,甲氨蝶呤治療未破裂EP的成功率為75%。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甲氨蝶呤治療的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1.40%,預后妊娠率為20.93%,療效不甚理想。王玲云等[6]研究顯示,腹腔鏡手術治療EP輸卵管再通率為94.1%,高于使用甲氨蝶呤治療的75.0%。腹腔鏡下觀察病灶術野清晰,可直達妊娠部位,完全清除胚胎組織,并可避免管腔內絨毛殘留和異物損傷局部組織,對卵巢功能無明顯影響,術后血β-HCG可快速降至正常水平。此外,輸卵管具有快速愈合能力,局部電凝輸卵管切口后,輸卵管可再生復通,并能減少輸卵管周圍的組織粘連,確保輸卵管暢通,有利于再次妊娠[7~8]。但腹腔鏡保守手術后可能殘留滋養(yǎng)細胞,導致持續(xù)的EP。因此,術后繼續(xù)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可殺滅殘留的滋養(yǎng)細胞,徹底治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血β-HCG值恢復正常時間短于對照組,觀察組輸卵管再通率為95.35%,高于對照組的74.42%,觀察組預后妊娠率為41.86%,高于對照組的20.93%,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甲氨蝶呤局部肌肉注射聯(lián)合腹腔鏡保守手術治療未破裂EP,可改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血β-HCG值恢復,提高輸卵管再通率和妊娠率。腹腔鏡保守手術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根據(jù)妊娠部位選擇適當?shù)氖中g方式;滋養(yǎng)細胞多位于近子宮端,切口應足夠長,并反復沖洗輸卵管;行輸卵管開窗取胚術時,電凝長度應比切開長度長0.5 cm左右,有利于減少出血。綜上所述,甲氨蝶呤聯(lián)合腹腔鏡手術治療EP療效顯著,可促進患者血β-HCG值恢復,提高輸卵管再通率和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