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玉 王昌生
【摘 要】目的:對比X線、CT在復雜性四肢骨折上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間收治的80例復雜性四肢骨折患者,以信封法將其隨機分入對照組(40例)和研究組(40例)兩組并分別為其采取X線檢查與CT檢查。比較兩組的特異性、敏感性以及準確性。結果:研究組特異性、敏感性以及準確性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CT圖像清晰度更高、組織對比度更高,在復雜性四肢骨折上具有比X線更高的診斷價值。
【關鍵詞】X線;CT;復雜性四肢骨折;臨床診斷效果;對比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1
四肢骨折在臨床上是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由于四肢分布有較為密集的血管神經與關節(jié),因此合并有關節(jié)損傷與血管神經損傷的復雜性四肢骨折在臨床上也較為常見,受損部位尤以肘關節(jié)、膝關節(jié)以及髖關節(jié)最為常見[1]。對于復雜性四肢骨折,臨床應該給予及時有效的診斷與治療,否則將有可能導致患者傷殘,對其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而CT與X線正是臨床用于診斷四肢骨折最常用的兩種影像學方法。本文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間收治的80例復雜性四肢骨折患者,試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間收治的80例復雜性四肢骨折患者,以信封法將其隨機分入對照組(40例)和研究組(40例),具體資料為:研究組:男30例,女10例;年齡20歲~74歲,平均(47.67±11.28)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23例,高空墜落10例,摔倒5例,重物壓砸2例;骨折性質:開放性骨折23例,閉合性骨折17例;骨折位置:肱骨10例,尺橈骨15例,脛骨10例,腓骨5例。對照組:男29例,女11例;年齡21歲~73歲,平均(47.57±11.47)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22例,高空墜落11例,摔倒4例,重物壓砸3例;骨折性質:開放性骨折25例,閉合性骨折15例;骨折位置:肱骨11例,尺橈骨14例,脛骨11例,腓骨4例。為兩組患者比較骨折性質、骨折位置、年齡、性別、致傷原因等資料,P>0.05,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之間可采取統(tǒng)計學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行X線檢查,以飛利浦DR定位骨折位置并拍攝立位平片,DR機與患者保持1m距離,設置管電流為20mA,管電壓為70kV。研究組行CT檢查,患者體位取仰臥位,以西門子公司生產的16排CT進行掃描,掃描時設置管電流280mA,管電壓120kV,層厚與重建層厚分別為5mm和0.625mm,而重建間隔為2.5mm。為患者選用歐乃派克對比劑,流率3.5mL/s,注射約80~100mL。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特異性、敏感性以及準確性。其中:靈敏性=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性=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所收錄的復雜性四肢骨折患者的臨床數據均以21.0版統(tǒng)計學檢驗軟件SPSS進行計算。本研究中計數資料的表示形式為(n,%),檢驗卡方χ2值。而計量資料的表示形式為(),檢驗t值。若P<0.05,可視為兩組之間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有29例患者為真陽性,6例患者為真陰性,4例患者為假陽性,1例患者為假陰性;對照組有23例患者為真陽性,6例患者為真陰性,7例患者為假陽性,4例患者為假陰性。經計算,采用CT掃描的研究組的靈敏性為85.19%,特異性為46.15%、準確性為76.67%;而采用X線的對照組的靈敏性為96.67%,特異性為60%、準確性為87.88%。研究組(CT)均高于對照組(X線)。具體見表1。
3 討論
外部暴力沖擊(如車禍撞擊或重物壓砸)或跌落(如摔倒或高空墜落)是導致四肢發(fā)生骨折的主要原因,由于四肢具有較多的關節(jié)且骨骼較為纖細,故患者多在骨折的同時合并有臟器損傷、血管神經損傷以及關節(jié)損傷,即復雜性骨折[3]。對于復雜性四肢骨折,臨床通常以X線或CT等影像學方法進行診斷,其中X線是診斷骨折的經典方法,其可以在平面圖像中直接觀察患者的骨折狀況;而CT則具有比X線更高的圖像清晰度與組織對比度,其不僅可以在圖像中清晰展現出患者的骨折情況,還能通過圖像三維重建獲得骨折部位的立體圖像,醫(yī)生不僅可以從CT圖像中獲知患者骨骼的骨折狀況,同時還可以了解到患者合并存在的神經血管損傷以及關節(jié)內部損傷[4-5]。因此,可以說CT在復雜性四肢骨折的診斷上具有比X線更高的診斷價值。見結果,采用CT掃描的研究組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85.19%、46.15%、76.67%;而采用X線的對照組的靈敏性、特異性、準確性分別為96.67%、60%、87.88%。研究組(CT)均高于對照組(X線),正可以證明CT掃描優(yōu)于X線檢查的臨床診斷價值。
結語:
X線與CT對復雜性四肢骨折均有顯著診斷價值,且CT診斷價值優(yōu)于X線,因此可為患者采取CT檢查。
參考文獻
袁秀林.X線與CT對復雜性四肢骨折患者的臨床診斷效果對比[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7,1(17):73-74.
王登科,敬民.CT與X線診斷復雜性四肢骨折的價值比較[J].人人健康,2015,1(21):173-174.
王淑珍,周理余,王高波.CT三維重建技術診斷復雜性四肢創(chuàng)傷性骨折的臨床價值分析[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6,21(02):388-389.
楊廣義,鄭遠洪.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和X線攝影在四肢骨折中的應用分析[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4,24(08):1458-1460.
薛維華.CT檢查四肢骨折的臨床診斷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2):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