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紅
【摘 要】:目的 分析急診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療中應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的臨床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67例急診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34例患者使用基礎治療聯(lián)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記為甲組,33例使用基礎治療,記為乙組。比較治療前后兩組血氣指標、臨床療效。結(jié)果 治療前兩組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PaO2均升高(P<0.05),甲組遠高于乙組(P<0.05),PaCO2均降低(P<0.05),甲組遠低于乙組(P<0.05);甲組治療總有效率遠高于乙組(P<0.05)。結(jié)論 急診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療中應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可改善患者血氣指標、提升臨床療效。
【關鍵詞】: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重癥哮喘;呼吸衰竭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01
重癥哮喘為呼吸系統(tǒng)急重癥,發(fā)病率較高,臨床癥狀通常為氣喘、呼吸障礙、發(fā)紺、急躁等,伴有呼吸衰竭的概率很高,不僅會損傷多個臟器功能,還會顯著增加患者死亡風險[1]。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多種治療方式逐漸應用到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療中。本次研究將分析急診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療中應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的臨床價值?,F(xiàn)作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間我院接診的67例急診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34例患者使用基礎治療聯(lián)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記為甲組,33例使用基礎治療,記為乙組。入選患者符合《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療技術》中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2],經(jīng)血氣分析檢查確診,排除其他臟器功能異常、資料缺失患者。甲組34例,男女分別20例、14例,年齡42至78歲,平均(59.3±6.8)歲,哮喘病程1至12年,平均(6.2±1.3)年,I型呼吸衰竭、II型呼吸衰竭分別5例、29例;乙組33例,男女分別19例、14例,年齡42至79歲,平均(59.4±6.9)歲,哮喘病程1至11年,平均(6.1±1.2)年,I型呼吸衰竭、II型呼吸衰竭分別4例、29例。兩組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甲組使用基礎治療聯(lián)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祛痰、解痙、維持呼吸道清潔與暢通、糾正水與酸堿失衡、氧氣支持,根據(jù)患者情況應用氨茶堿片(生產(chǎn)單位:西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50021419)口服,0.2g/次,2次/d,布地奈德氣霧劑(生產(chǎn)單位: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411)霧化吸入,2mg/次,3次/d;選用BiPAP呼吸機,設置相關參數(shù),初始呼吸頻率:每分鐘13至18次;氧氣流量:每分鐘5升;呼氣壓:6至10cmH2O;吸氣壓:15至20cmH2O。每次治療持續(xù)3h,每天1次。
乙組僅使用基礎治療,方法同甲組。
兩組均治療5d。
1.3 研究指標
治療前后兩組血氣指標。包括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使用血氣分析儀測得。
臨床療效。根據(jù)《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判定[3],顯效:患者血氣指標明顯改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患者血氣指標有所改善,臨床癥狀改善;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用(%)、()表示,檢驗方式分別為χ2、t,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治療前后兩組血氣指標
治療前兩組PaO2、PaCO2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PaO2均升高(P<0.05),甲組遠高于乙組(P<0.05),PaCO2均降低(P<0.05),甲組遠低于乙組(P<0.05)。見表1。
2.2 臨床療效
甲組顯效、有效、無效分別19例、12例、3例,總有效率為91.18%(31/34),乙組顯效、有效、無效分別14例、10例、9例,總有效率為72.73%(24/33),甲組遠高于乙組(χ2=3.877,P=0.049)。
3 討論
生存環(huán)境的惡化促進了哮喘發(fā)病率的上升。其發(fā)病急、癥狀嚴重,主要病因為支氣管平滑肌痙攣以及呼吸受阻等。呼吸衰竭為重癥哮喘常見并發(fā)癥,主要特征為三凹征、呼吸障礙等。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氣與換氣功能被嚴重損害,導致氧氣缺失以及二氧化碳潴留,PaO2顯著降低,PaCO2升高。基礎治療可促進患者臨床表現(xiàn)與組織供氧情況的改善,短期效果顯著,但容易產(chǎn)生氣道痰栓,縮小氣道空間,導致患者呼吸更為困難。
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PaO2均升高(P<0.05),甲組遠高于乙組(P<0.05),PaCO2均降低(P<0.05),甲組遠低于乙組(P<0.05),提示基礎治療、基礎治療聯(lián)合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均可改善患者血氣指標,但后者效果更顯著;甲組治療總有效率遠高于乙組(P<0.05),提示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可促進治療效果的改善。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無需進行氣管切管,避免增加患者痛苦,通過呼吸機直接向患者提供氧氣,且治療中能根據(jù)患者呼吸頻率調(diào)整壓力,降低患者呼吸阻力,改善呼吸疲勞,緩解氣道平滑肌痙攣[4]。另外,該治療可促進塌陷肺泡復張,增加功能殘氣量,改善肺部順應性與氧合功能。相較于僅使用基礎治療,增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可促進肺部氧氣供應量的增加,改善呼吸困難,促進整體效果的提升。
綜上,急診重癥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療中應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可改善患者血氣指標、提升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何忠建, 耿平. 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在急診治療重癥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24):81-81.
陳文彬, 程德云. 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療技術[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0:16-17.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 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層版)[J]. 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 2013, 36(5):331-336.
陳太碧, 文英旭, 邢柏. 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價值[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7, 14(14):2059-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