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加明
摘 要:結婚消費是指與結婚有關的各項消費支出,可以分為直接消費和間接消費兩部分。對江蘇省淮安市142名已婚青年的調查結果表明,城市青年的結婚消費具有非理性的特點,具體表現(xiàn)為過高消費、畸形消費和符號消費。社會文化、經濟狀況、家庭結構和個人因素是影響城市青年結婚消費的主要因素。因此,引導城市青年樹立理性的結婚消費觀,需要從社會、市場和個人方面三管齊下。
關鍵詞:城市青年;結婚消費;影響因素;引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C913.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2-0085-02
引言
作為一種與婚姻有關的經濟支出,結婚消費本身也是婚姻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現(xiàn)著一定社會的結婚行為規(guī)范。青年是結婚消費的主要人群,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青年人口約為43 872萬人,其中城鎮(zhèn)青年占60.99%,鄉(xiāng)村青年占39.01%[1]。由此可見,城市青年的規(guī)模已經遠遠超過了農村青年。然而,學術界一直以來對農村青年結婚消費的研究比較多,對于城市青年群體結婚消費狀況及其折射出的觀念意識和實踐選擇問題卻少有涉及。本文從江蘇省淮安市選取了150名已婚青年進行結婚消費問卷調查,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48份,收回有效問卷142份,有效回收率為95.95%,據此對城市青年結婚消費的現(xiàn)狀、影響因素及引導策略等進行具體研究。
一、城市青年結婚消費的現(xiàn)狀
結婚消費即結婚過程中的各種現(xiàn)金及物品投入,可以分為直接消費和間接消費兩部分[2]。直接消費主要包括彩禮/嫁妝、服裝首飾、婚慶儀式、婚宴酒席、蜜月旅行等方面,間接消費主要包括婚車購買、婚房購買、婚房裝修、家具、家電購買等方面。改革開放40年來,城市青年結婚消費的類型和水平均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呈現(xiàn)出一些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地域特色。
(一)直接消費
對142位淮安市城市青年結婚消費的調查結果顯示,城市青年結婚時的彩禮或嫁妝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8萬~11萬元、5萬~8萬元和11萬~14萬元三個區(qū)間,分別占所有調查對象的35.9%、31.7%和28.9%。其中,服裝首飾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0.5萬元以下和0.5萬元~1萬元這兩個區(qū)間,分別占所有調查對象的50.0%和43.7%;婚慶儀式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0.5萬元~1萬元這兩個區(qū)間,分別占所有調查對象的45.8%和44.4%;婚宴酒席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2萬~3萬元這一區(qū)間,占所有調查對象的54.2%;蜜月旅行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0~0.5萬元和0.5萬元~1萬元這兩個區(qū)間,分別占所有調查對象的19.7%和33.8%。運用分組組距數列計算算數平均數的方法,可以求出淮安市城市青年結婚消費中各直接消費項目的平均金額分別為,彩禮或嫁妝9.83萬元,服裝首飾0.48萬元,婚慶儀式0.43萬元,婚宴酒席2.65萬元,蜜月旅行0.08萬元。
(二)間接消費
對142位淮安市城市青年結婚消費的調查結果顯示:城市青年結婚時的婚車購買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5萬~10萬元和10萬~15萬元這兩個區(qū)間,占所有調查對象的30.3%和26.8%;婚房購買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50萬~80萬元這一區(qū)間,占所有調查對象的35.2%;婚房裝修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5萬~10萬元和10萬~15萬元這兩個區(qū)間,分別占所有調查對象的40.1%和31.0%;家具、家電購買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2萬元以下這一區(qū)間,占所有調查對象的51.4%。運用分組組距數列計算算數平均數的方法,可以求出淮安市城市青年結婚消費中各間接消費項目的平均金額分別為,婚車購買8.08萬元,婚房購買38.49萬元,婚房裝修7.17萬元,家具、家電購買2.61萬元。
(三)總消費
綜合以上各項結婚消費項目的平均消費金額,可以大概求出淮安市城市青年結婚消費的平均總金額:9.83+0.48+0.43+2.65+0.08+8.08+38.49+7.17+2.61=69.62(萬元)。進一步深入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城市青年結婚消費存在非理性的特點,具體表現(xiàn)在過高消費、畸形消費和符號消費三個方面。其中,過高消費主要體現(xiàn)為結婚消費總額接近70萬元?;蜗M主要體現(xiàn)為對婚禮形式的豪華追求、婚宴的排場性講究以及彩禮金額的數量盲目攀比;符號消費主要體現(xiàn)在對名牌的追求和趕時髦的心態(tài),例如,服裝首飾的品牌要求、婚宴中對煙酒“牌子”的講究等。
三、城市青年結婚消費的影響因素
(一)社會文化的影響
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婚姻習俗中一些傳統(tǒng)結婚消費項目被保留了下來,成為今天城市青年項目繁多的結婚消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彩禮、婚宴等。彩禮在傳統(tǒng)社會是對女方家庭勞動力轉移的經濟補償[3],雖然今天已經不再具有這一層面的意義,但仍是城市青年結婚消費的重要項目之一。此外,隨著西方文化的侵入和消費社會的到來,在中國的城市當中形成了一場非理性消費的集體狂歡,結婚消費中增加了很多傳統(tǒng)社會沒有的新消費項目,如汽車、蜜月旅行、婚慶儀式等。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新舊文化相互碰撞與共存,導致結婚消費打上了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雙重印記。
(二)經濟狀況的影響
淮安市是蘇北重要中心城市,近年來經濟社會發(fā)展速度非???,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2017,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 976元,比上年增長8.7%[4]。地區(qū)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為城市青年的結婚消費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然而,淮安市畢竟地處蘇北,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對于一線城市或者蘇南地區(qū)而言仍然比較落后,因而結婚消費水平也難以與之相比。根據互聯(lián)網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結婚消費水平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為深圳、北京和上海,消費金額分別為208.2萬元、202.8萬、200.82萬元;另據中國江蘇網報道,2015年蘇南地區(qū)城市結婚成本排名為無錫122萬元,南京為102.8萬元,蘇州94.4萬元,常州86萬元,鎮(zhèn)江58萬元。
(三)家庭結構的影響
20世紀80年代以來,嚴格的獨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使得每個城市居民家庭只能生育一個孩子,父母把全部精力都投注在了唯一的孩子身上,因而必會傾盡全力為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婚姻資助?;橐鲑Y助理論認為,婚姻支付中的彩禮、嫁妝等都可視為父輩對子輩締結婚姻關系、建立新家庭的資助,它強調了代際關系在婚姻交換中的作用[5]。如今這種家庭資助反而助長了城市青年結婚的非理性消費。父母的全力支持打消了子女的后顧之憂,結婚消費項目越來越多,追求的檔次也是越來越高,非理性消費行為也愈演愈烈。
(四)個人因素的影響
隨著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的擴招,城市青年的學歷水平越來越高。調查分析結果表明,淮安市城市青年中大學??坪痛髮W本科學歷的人數最多,較高的學歷水平使得城市青年的思想觀念比較前衛(wèi),更加能夠接受諸如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等消費理念。此外,淮安市城市青年自身的收入水平也比較高,月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城市青年占被調查人數的75.4%。隨著城市青年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能力也不斷提高,對結婚消費檔次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
四、城市青年理性結婚消費的引導策略
(一)社會角度:合理引導結婚消費,創(chuàng)新結婚形式
就整個社會而言,應當大力實施移風易俗工程,杜絕大操大辦,合理引導城市青年的結婚消費。針對結婚消費項目繁多且費用高昂的現(xiàn)象,應當建立健全各類婚事新辦服務組織,倡導創(chuàng)新結婚形式,減少結婚消費。地方民政局等相關部門可以聯(lián)合社區(qū)居委會或其他社會組織,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成立青年結婚指導及服務中心,為準備結婚的青年策劃安排婚慶活動,還可以無償或低償提供婚禮上的司儀、迎親用車、婚宴等物品和服務。在元旦、五一、十一等這些有小長假的結婚高峰時間,可以組織舉辦集體婚禮,讓幾對新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人生的一場重要儀式,不僅降低了結婚消費,而且更加具有紀念意義。
(二)市場角度:規(guī)范整頓結婚消費,加強市場監(jiān)管
隨著結婚消費市場化的程度越來越高,結婚消費市場也出現(xiàn)了日益嚴重的亂象?;閼c公司、婚照影樓等應加強自己的品牌塑造與管理,在為消費者提供相應服務時,應考慮到消費者的承受能力,不僅能創(chuàng)造利潤,還能獲得消費者的優(yōu)良口碑。此外,相關部門應大力整飭結婚消費市場秩序,需要取締的要加快取締速度,需要升級的也要加快升級步伐,這樣才能為結婚消費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同時,要加大對結婚消費市場中的各種亂象的曝光力度,對于結婚消費市場中存在的欺騙、牟取暴利等行為,一旦發(fā)現(xiàn)絕不姑息。
(三)青年角度:正確看待結婚消費,避免鋪張浪費
青年一代要正確看待結婚消費,操辦婚禮最重要的是喜慶熱鬧的氣氛,而非一定要講究大排場和高檔次。新人們要有長遠的打算,婚禮辦得特別高檔,結婚當時有面子,婚后卻經濟拮據,生活質量下降,反而不利于家庭的和諧和夫妻感情的升華。因此,青年人應形成理性消費觀念,減少攀比心理,根據自身實際經濟情況做好各項結婚預算,量力而行才是正確的結婚消費態(tài)度。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用心籌辦一場喜慶、熱鬧、精致的婚禮,既符合我國主流的婚姻價值觀念,又符合結婚者的實際承受能力,喜慶與經濟兼得,這才是結婚消費的可行之道。
參考文獻:
[1]? 鄧希泉,李倢,陳慶梅.中國青年人口和青年發(fā)展統(tǒng)計報告(2017)[J].北京青年研究,2018,(2):14-25.
[2]? 張巒.痛并快樂的結婚消費[J].數據,2008,(3):14-15.
[3]? 魏國學,熊啟泉,謝玲紅.轉型期的中國農村人口高彩禮婚姻——基于經濟學視角的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08,(4):30-36.
[4]? 淮安市統(tǒng)計局.淮安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http://www.tjcn.org/tjgb/10js/35560.html.
[5]? 孔邁隆.中國家庭群體的發(fā)展過程[M].帕羅奧多:斯坦福大學出版社,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