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維娜
[摘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很多教少而鄒只是注重學生的成績以及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很少有教師會注重學生的人文素質或者綜合素質。在新的課程標準下,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注重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加強語文教師和班主任的結合管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結合進行研究和分析,對如何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進行了探究,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班主任管理;有效結合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不僅是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關注,更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管理,班主任和小學語文教師都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如果可以在班級管理中將兩者進行結合,就可以有效地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一、班主任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
(一)班主任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滲透思想教育
語文作為小學課程中非常重要的課程之一,最基礎的也是文字訓練,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對文字的講解和訓練,在語文的課堂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小學語文素材中,有許多文學性較強的文章,也對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了教育。在對這類的文章進行教學時,班主任可以在此過程中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和理解,從文章的內容出發(fā),對所表達的情感和道理進行感悟和思考,加深思想道德建設。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加深對文章的印象,提高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二)教會學生適時地進行朗讀
朗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本方式,對于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學生需要多次朗讀。因此在對文章的選擇上,教育學者就應該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文章和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人文素養(yǎng)。因此班主任可以結合語文教學進行品德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對文章進行朗讀,并且?guī)в懈星椋粩嗵岣邔W生的個人情感。
例如,在早自習中,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對將要學習的語文課文進行朗讀,對文章進行感悟和理解,主動對文章課后的問題進行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體會作者傳達的思想觀念。例如在對《大海的歌》這篇文章進行朗讀時,就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祖國的繁榮和興盛,從而加強思想道德觀念。
(三)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學生,融入他們的生活
在小學的學習生活中,小學生接觸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不僅是一名教師,更是一名家長,學生如果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和班主任進行溝通,所以班主任的責任非常重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班主任同樣需要發(fā)揮重要的作用,不斷地發(fā)掘語文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協(xié)同語文教師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引導,和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動。學生習慣于和班主任進行交流,會傾聽班主任給出的意見,從而注重對語文課文的學習和理解,主動提高自身綜合素養(yǎng)。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班主任管理思想
(一)生活化教學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
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僅發(fā)生在語文課堂中,還和社會環(huán)境具有很大的聯(lián)系。教師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善于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努力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語文教師和班主任聯(lián)合行動,利用課余的時間開展實踐活動,將語文教學和實際的生活相聯(lián)系。
例如,教師和班主任一同組織和開展戶外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春游或者參觀當?shù)氐闹包c,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環(huán)境,在對歷史景點進行參觀時,可以為學生講解相關的歷史文化,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在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根據(jù)出行的活動進行觀后感的寫作。一是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二是在觀后感中體現(xiàn)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辯論賽,讓學生根據(jù)最近社會上的熱門話題展開討論,例如節(jié)約用水、扶老人等,讓學生開展討論,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小組合作教學培養(yǎng)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和合作意識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年齡特點較為特殊,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同時對身邊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語文教師和班主任可以聯(lián)合組織語文相關的活動。例如在班級中開展辯論賽或者詩歌背誦賽等,班主任和語文教師共同擔任評委,引導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學習怎樣遵守比賽的規(guī)律以及紀律,同時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更好地對學生進行管理。
例如,在進行辯論賽的活動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兩個隊伍,代表不同的觀念,告知學生不同環(huán)節(jié)的內容以及規(guī)定,引導學生嚴格遵守比賽的流程,同時注重隊伍之間的配合,形成團隊精神。在學生形成了團隊精神之后,也會意識到班級團結的重要性,有利于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
(三)激發(fā)學生語文興趣,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語文教師可以和班主任利用對學生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學習,主動探索出正確的品質和道德,在《孔融讓梨》中學會將好的東西讓給其他人,在《愚公移山》中學習刻苦和堅持的美好品質,發(fā)揚民族傳統(tǒng)美德,學生在明白了語文教學中的這些道理后,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以及道德管理的過程中就會更加容易。
結語
對于小學班級管理而言,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更是要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的管理以及人文素質的提高,這就需要在將來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和班主任進行結合,共同管理班級,發(fā)揮最大的教學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海英.淺談語文課堂中的品德教育[J].新課程(中),2011(06).
[2]龔梅花.班主任在課程教學中的“課眼”[J].輔導員,2011(18).
[3]張秀芳.如何激活語文課堂[J].快樂閱讀,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