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娜
在教學的悠悠歲月中,以前喊口號最多的是: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幾年順行說:得語文者得天下。長期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平時愛閱讀、閱讀能力強學生多數(shù)學習很輕松,能力強;相反的學生,情況就截然不同了。所以,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學習成績、能力是成正比的。特別當前語文高考的轉型,意味著教者的教學理念也必須提高學生的閱讀量、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途徑、改進閱讀方法。在一次語文教研上出現(xiàn)一組數(shù)字: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變革,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xiàn)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一萬字,閱讀題量增加,題量不是題目的數(shù)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這必然讓我們教者緊跟大語文步伐,整套書的閱讀教學必須付諸行動、勢在必行。
教這節(jié)的宗旨,結合當前高考語文題型的變化,小學語文教學要緊跟大語文的變化而變化,整套書語文閱讀教學也是整體提高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的改革與時俱進,引導讀整套書在“圓融語文”這一觀念的影響下,小學五年級這一學段在蕉嶺教育先驅“圓螎語文”教學精髓的引領下,整裝待發(fā),摸著石頭過河繼續(xù)前行。
“圓融語文”是指遵循語文教育規(guī)律及學生學習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恰當?shù)氖侄魏托问?,導使語文教學各要素之間相互融合、有機互補、相得易彰,努力追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專業(yè)能力協(xié)同提升、師生同步成長的語文教育思想和語文教學理念。以上文段逐字逐句解讀,覺得整套書的閱讀教學綜不離其宗,讓我深感重任的是努力追求教學效益最大化,師生同步成長的語文教育思想和語文教學理念。針對這后一段話,我覺得整套書閱讀名著賞析的設計理念新穎獨特,匠心獨運。通過合作交流、展示、聽讀、朗讀、品析,提高默讀有一定速度,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本節(jié)課通過小組內成員交流講故事,了解事件???,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說出自己喜愛、憎惡等感受,使文中人物感染和激勵到閱讀者。
整節(jié)課的教學及課前的設計都彰顯“激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節(jié)課我大膽嘗試,在嘗試中摸索,點燃學生閱讀賞析名著的興趣,用自己和身邊的人讀書的事例去引導,結合自己的體會講講當時讀這本書時的的情感,讀到宋江在臨死之前要毒死自己的兄弟李逵,這李逵知道毒酒還要喝下去,我這個讀者哭了,感慨人物真是忠誠;當大家要林沖坐第一把交椅時,王倫這人的心胸狹窄妒賢嫉能,百般刁難林沖讓人憤憤不平……把老師閱讀這本書的喜怒哀樂真性子融入到教學中,再運用五年級第九冊所學的閱讀方法,貫穿到學生閱讀中去,去撥開云霧,去見天日,去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品嘗其中的趣味,讓學生自己把自己放進書里,隨人物一起歡歌一起跳舞一起哀愁一起流淚……具體做法如下:
1.嚴格要求學生日常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運用孔子的言論: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訓練在閱讀中邊讀邊思邊品邊評,動口動手動腦;
2.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的讀書機會,學生通過多種形式閱讀方式,如自由讀、輕聲讀、默讀、大聲朗讀、分角色讀等,體會用詞用句的精妙;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歸納知識、積累知識的能力,讀整套書的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閱讀量及能加快學生的閱讀速度,積累寫作素材;
4.閱讀《水滸傳》整套書,老師“授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自覺地沉浸到書海里,自讀自悟自賞。老師整套書的閱讀教學都精心設計,老師參與其中,學生樂在書里,看似賞析名著,卻融入語文的聽說讀寫,競賽時讓大部分學生感受“知識淵博”“思維活躍”“遙遙領先”的獨特感受。老師點撥,起到潤物無聲,學生學語文,看整套書就不會枯噪無味、生搬硬套,學生“秀”了自己的才能,展示了自己,學生就有“嶄露頭角”“一枝獨秀”的快感,只有才能充分展示,真切感受洪荒之力后,平時做不到的事情這時也能做到,去熱愛整套書去愛我們的母語;
5.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用興趣去讀書,走入文本世界,走近英雄,處處讓學生興味盎然。例如:課中老師讓學生觀看《智取生辰綱》的影視片,讓孩子們領略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享受視覺盛宴;還有傾聽《好漢歌》時,學生如癡如醉,還情不自禁高唱起來,勾起學生的共鳴,讓老師很是享受這讀書入迷的情境;
6.在教學中,追求教學效益最大化。通過學生的積累、朗讀,表演展示與同學合作交流溝通,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享受在展示中“小成功”或者被同學表揚稱贊、被老師肯定的喜悅,讓孩子們真切品味這種來自讀書快樂的幸福滋味,老師在整節(jié)課巧妙地察言觀色來提升個體和整體的語文素養(yǎng)。
還有一個比較成功來自學生,整節(jié)課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性比較強,學生愛讀書的興趣比較濃烈,通過這節(jié)課,學生的自動性閱讀增強,在課上學生積累歇后語很豐富,運用歇后語說句子很精彩,感受到有較深厚的語文底蘊,和讀書時的智慧火花,《水滸傳》這文本給予孩子們的影響將不可限量。
不足之處:老師在引導學生評價人物比較膚淺,表演過程中不夠傳神,引導學生崇拜英雄、熱愛英雄方面稍少,情感體現(xiàn)稍少,還有老師專業(yè)能力提升不大。作為一位語文老師,感覺只是滄海一粟、只是一芥芥草,甚至到了垂暮之年,但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培養(yǎng)學子的核心素養(yǎng)誨人不倦,運用語文這工具讓學生獨領風騷、君臨天下,讓“圓融語文”架橋梁,讓孩子們打好閱讀基礎,養(yǎng)成一生閱讀的良好習慣,去贏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