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華
近年來,我總覺得老師越來越難當。因為一部分學生已經沒有過去學生的樸實、勤奮、友愛、懂禮。而懶惰、任性、浮躁、沒有教養(yǎng),不懂感恩,成了這些同學的形象標簽。
我寫過一首反映一部分學生不良學態(tài)的小詩:學習基礎差,從來不上心。練習不愛做,理論不想聽。選擇做一做,問答放一邊。簡單也出錯,難題就靠蒙……上課打瞌睡,夢游賽神仙。有時精神好,閑話不把門。老師批評他,須臾又當風……
是什么造成這部分高中生如此萎靡的學習狀態(tài)呢?我想主要有以下成因。
一、家長的補償心理,縱容了子女的怠惰無求心態(tài)
現在高中學生的家長大多出生于中國物質極為匱乏的年代。他們總希望孩子要過得比自己當年好,越是家境不好,越覺得不能虧了孩子。寧可窮了全家,也不能窮了孩子。因而對孩子產生一種補償心理。 孩子要什么,就想方設法給什么。長持以往,中國“巨嬰”、窮人家的“富二代”就誕生了。這種家教出來的學生,怎么可能有理想、有追求、能勤奮刻苦地學習呢?
二、外界的誘惑,使學生浮躁不安,甚至玩物喪志
網絡游戲對學生的傷害最大。有的學生對手機依賴已到了欲罷不能的地步。歐陽修在《伶官傳序》 中說:“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庇械娜松踔琳f,要害一個孩子,只要給他買一部手機。網絡上不良的信息,以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的社會風氣,對學生思想和學態(tài)也產生極壞影響。
三、未來求職現實讓學生霧里看花,消減斗志
過去,學生一考上大學,畢業(yè)后國家包分配。農村孩子“農轉非”“吃公糧”,那種自豪感和成就感不言而喻,學生自然勤奮讀書,因為有奔頭?,F在絕大部分學生畢業(yè)后都是自主擇業(yè),絕大部分畢業(yè)生都是替人打工。有的學生認為都是打工,為什么要拼命讀書呢?有的學生還說,有的人連高中都沒上卻做了大老板,手下多少研究生等等。
四、少數基層政府的妥協(xié)和無良媒體的炒作,導致教師不敢管
一旦發(fā)生校園事件,有些家長就沖進學校,聚眾鬧事。不管學校教師有理無理,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息事寧人,對鬧事家長常常予以經濟賠償,并嚴肅處理有關教師。無良媒體又進一步渲染炒作,推波助瀾,搞得學校領導、教師苦不堪言,誰還敢管教學生?原本孫猴子的緊箍咒是戴在學生頭上的,現在反倒戴在教師的頭上。這樣,教師在家長、學生心目中還有什么地位?教育教學工作必然受到影響。
《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束縛了教師正常教育懲戒學生的手腳。我認為教育學生,單靠正面說教是不夠的。
當然,學業(yè)基礎薄弱,學習跟不上,對學習信心不足,也是造成這部分學生學態(tài)不良的重要原因。
此外,一些政府部門也嚴重攪亂了師生的心。有一個學期,我就收到七次征文任務。有的學生對征文題材不熟悉,就上網搜尋,東拼西湊,敗壞了文風,也加重學生的負擔。教育的公公婆婆太多了,誰都可以對它頤指氣使!我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還校園以寧靜。教育部長陳寶生多次強調要為教師減負,要把教師從“表叔”“表哥”中解脫出來,可是多年來一些基層領導又給學校、教師增加了多少無用負擔呢?
要改變學生這種頹廢的學習狀態(tài),首先必須明確:教育是全社會的責任,而不單單是學校、教師的責任?,F在,一些基層領導要求補齊教育短板,為此大量擠占教師周末、節(jié)假日時間來給學生上課。我認為,光靠延長上課時間是沒有效果的,只有讓學習的主體——學生能充分發(fā)揮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才能看到教育的曙光。
一是政府應當作為學校強有力的后盾。對校園事件,尤其是欺凌教師的事件要依法秉公處理。對無理取鬧的家長,應當予以嚴肅處罰,新聞媒體也要恪守職業(yè)道德,要弘揚社會正氣。
政府還應當切實提高教師的工資及福利待遇,切實為教師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為教師排憂解難。同時,有關部門應當珍惜老師的時間和精力,讓教師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中去。
二是學生家長應當更新觀念,解放思想。重視對子女的挫折教育,培養(yǎng)子女吃苦耐勞、勇于擔當的精神品質。周末、節(jié)假日可以讓子女參加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增強勞動觀念。要對子女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說“不”,不能有求必應。要充分尊重和相信老師,配合老師,形成教育合力,讓子女專心學習、待人友善、尊重他人、學會感恩,有危機感和憂患意識。
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yǎng)習慣?!崩_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yǎng)成的各種習慣。目前,我發(fā)現部分學生習慣很不好:上課隨意講話、上廁所、打開水等,我行我素,屢教不改,嚴重擾亂課堂秩序。因此,家長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好學生。
要設法讓子女逐步克服手機依賴心理,否則,學習就是一句空話。
三是在社會輿論高壓態(tài)勢下,面對部分學生萎靡不振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應當順應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需要,在不違紀違規(guī)的情況下,全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讓課堂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做一個讓絕大多數學生滿意的老師。
只有這樣,振興教育事業(yè)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