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群
【摘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即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思維(輸出思想)及通過語言理解他人思維(汲取思想)的能力。對這點理解得越深刻,那么把語言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的自覺性就會越高,教學效果就能越好。
【關鍵詞】學生;培養(yǎng);語言;能力
語言學博大精深,對語言的掌控要從一點一滴做起,持有審慎態(tài)度,刻苦努力。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是教學追求的目標,而聽、說、讀、寫沒有一項脫離思維。聽和讀屬于對語言理解,說與寫屬于語言運用表達。理解和表達都需要進行復雜的思維。所以,語言能力只是它的表現(xiàn)形式,而思維活動才是它的內在本質。
一、開闊視野,增長智慧
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小做起,廣泛閱讀多方面書籍,以激起他們的學習欲望,讓他們掌握寫作方法和技巧。學習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促進心理健康發(fā)展,增加學習欲望。并且,博覽群書,閱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作品,能體會知識的博大精深,更能理解人生的真諦,從而在寫作時就如虎生翼,筆下生輝。作為教師,更要多讀書、讀好書、讀經典,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擴展自己的見識,與時俱進,更好地傳授給學生。并且,在教師的示范作用下,受到熏陶和感染,可以促進學生多讀書,從而得以更好發(fā)展。
二、循循善誘
教師不僅要以書為友,隨著教材而讀書,還要與學生為伴,隨著學生的愛好而讀書??v然有些“陪讀”的書籍,并不一定喜歡,但也要強迫自己看。只有這樣,才能與學生站在同一視角探討問題,從而正確理解學生的做法和觀點,進而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地指導教育,師生關系就不會有代溝。同時,教師也可根據(jù)自身經驗指導學生閱讀,以達到“學生知其然,教師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三、讓學生認識觀后感的獨特性
在學生讀書之后,教師要引導其寫讀后感?!白x后感”顧名思義,就是看了一個作品后,把具體的感受或得到的啟示訴諸筆端??梢允菑淖髌分械脕淼母惺堋㈩I悟的真諦、意會的思想,可以是受內容啟發(fā)而引發(fā)的聯(lián)想、體悟、思考等,可以是激發(fā)的理想和決心等,也可以是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xiàn)象的抨擊。表達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教師應要求學生寫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寫出自己真心想要表達的東西。寫出的文字不僅能夠引起別人的共鳴,還應具有感染力,能夠給讀者啟示的解讀。
四、高效激發(fā)學習動力
在課堂上,只要學生都愿意積極回答問題,氣氛就會溫馨和諧,學習興趣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就能積極思考問題,學習需求也會強烈而迫切。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發(fā)掘學生的潛力,激發(fā)他們的思維,啟發(fā)他們的智慧。除使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外,還要讓語言富有激情,使學生有濃烈的學習勁頭。此外,教師要帶領他們享受大膽發(fā)言、主動思考的成就感,讓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由疏導變成積極。同時,教師的板書要規(guī)范,文筆簡潔,有條理,雋秀美觀,讓學生賞心悅目,引導學生做筆記言簡意賅,簡單深刻。教師的教學形式應靈活多變、別具風格,讓他們感到有韻味、不枯燥,讓學生覺得生活和學習如影隨形,知識里面到處有生活的影子,身邊處處有知識,使他們感到學習的趣味和價值,讓學生參與其中成為激起他們興趣的有效手段。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教學不僅要深入學生內心,讓學生扎實地掌握學習內容,更要變換教學形式,使課堂有聲有色、一片生機,注重教學內容的開放性。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把學習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要時刻激發(fā)他們對學習和寫作的熱情,使每個孩子享受寫作的樂趣,從而使他們有所收獲,更具成就感。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育論壇,2010(3):15-26
[2]教育作文方法的指導。圖書情報工作,2008,52(1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