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艷紅
【摘 要】目的:探究在牛皮癬治療過程中,應用中醫(yī)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間選擇90例牛皮癬患者,其均為我院收治的病例,以隨機方式將以上對象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觀察組、中醫(yī)治療);實施治療后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有效率較高,且和對照組差異顯著,前者為97.78%,后者為73.33%,數據比較差異為P<0.05。結論:中醫(yī)治療牛皮癬的效果好于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因此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中醫(yī);牛皮癬;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256.1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1
牛皮癬又名銀屑病,作為一種慢性皮膚病,該病發(fā)生后主要在患者的頭皮、肘部、小腿、上臂等部位出現(xiàn)白色的鱗屑狀丘疹,且顏色多為白色;病發(fā)后患者常常伴隨出現(xiàn)明顯的瘙癢等不適感,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嚴重不適。目前臨床對于牛皮癬的治療多以西藥干預為主,雖然可起到一定效果,但是難以根治,因此如何可對患者使用其他方式治療,促進患者恢復就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所在。本次研究以筆者工作實際情況為背景,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間對中醫(yī)治療牛皮癬的效果做出分析,旨在總結該方法的治療效果和價值,本研究的詳情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間選擇90例牛皮癬患者,其均為我院收治的病例,以隨機方式將以上對象分為兩組(對照組、觀察組);每組分別包括45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的病程為3個月-9個月,平均病程為(5.31±0.55)個月,其年齡為18-71歲,平均年齡為(46.31±2.34)歲,其中女性患者共計18例、男性患者27例;觀察組患者的病程為3個月-10個月,平均病程為(5.28±0.49)個月,其年齡為18-70歲,平均年齡為(46.74±2.26)歲,其中女性患者共計19例、男性患者26例。兩組患者各項資料均相近(P>0.05),因此可實施對比。
1.2 方法
在對照組患者中應用常規(guī)治療,即選擇頭孢菌素、阿維A、維生素C等指導患者口服,并選擇氫化可的松乳膏指導患者外用涂抹,連續(xù)治療2個月。
觀察組患者接受中醫(yī)治療,所用中藥材包括北沙參9g、麥冬6g、生石膏5g、生梔子15g、赤芍15g、生地15g、黃芩13g、黃連12g、水牛角6g、丹皮15g、黃柏13g、丹參12g、甘草9g,藥物混合煎熬后分為2份,指導患者分別在早晚進行口服使用,連續(xù)治療1個月后觀察患者的皮疹有無消退,有消退后將藥物改為生甘草10g、茜草12g、丹參15g、淡竹葉15g、丹皮12g、生地9g、生槐花9g、麥冬6g、生石膏3g、北沙參6g、紅花5g,同樣為混合煎熬,每天1劑,連續(xù)治療1個月,共計治療2個月[1]。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指導其保持飲食清淡、規(guī)律作息。
1.3 觀察指標
完成治療后觀察兩組效果,經過治療患者的皮膚斑塊、瘙癢現(xiàn)象均基本消失,皮損面積減小超過治療前的80%表示顯效;經過治療患者的各項癥狀均有減輕,其皮損面積消退50%以上,但不足80%則表示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的皮膚斑塊、瘙癢現(xiàn)象基本無改善,且皮損面積消退不足50%表示無效;其中有效率和顯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統(tǒng)計兩組治療有效率并實施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25.0處理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對計數資料進行%統(tǒng)計后,采用χ2實施檢驗;檢驗后P<0.05均表示數據差異顯著(P<0.05)。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其治療詳情見下表1。
3 討論
中醫(yī)認為牛皮癬的發(fā)生和化燥生風、營血虧損、外感風熱邪毒存在密切關系,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患者肌膚失養(yǎng),進而表現(xiàn)出白屑狀丘疹。臨床對患者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法即應用西藥涂抹和口服治療,但是其偏向于對患者的癥狀干預,因此能夠使得患者癥狀快速消失,但是很難真正促進患者有效恢復,中醫(yī)認為這屬于治標不治本,因此主張對該類患者實施標本兼治的相關干預[2]。考慮到牛皮癬發(fā)病同時會受到勞累、乏力、緊張等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患者血運不暢、凝滯肌膚,因此治療時應該從全身角度出發(fā),對患者各個臟腑之間進行相互協(xié)調和干預,調整患者氣機進而促進疾病恢復[3]。本次研究對觀察組患者治療時,則同時應用多種中藥材干預,其中甘草、丹皮等藥物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作用,黃連和梔子等藥物能夠發(fā)揮清熱祛瘀、涼血散淤等效果,多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則能夠對患者起到涼血養(yǎng)血、活血化瘀、祛風止癢等效果,進而輕宣透表,使得患者癥狀得到顯著緩解,并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4]。本次研究結果則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較高,且和對照組差異顯著,其其中前者為97.78%,后者僅為73.33%(P<0.05)。
綜上所述,牛皮癬治療中應用中醫(yī)的效果好于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因此該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王懷成, 樊延紅.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銀屑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8):119-120.
薛峰, 龐利濤, 李劭坤.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銀屑病的臨床療效研究[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7, 38(14):1646-1647.
楊斌.中醫(yī)綜合療法治療斑塊型銀屑病臨床研究[J].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7, 13(2):122-123.
周桂金, 張瑞花, 王建強,等.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進展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7, 15(1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