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鈺,曾麗梅,李良東
(贛南醫(yī)學院 1.2014級本科生;2.基礎醫(yī)學院;3.第一附屬醫(yī)院,江西 贛州 341000)
縫隙連接(Gapjunction, GJ)是一種生物信號通道,其主要功能是介導細胞之間的生物信號功能的傳輸,傳遞相鄰細胞之間的信息傳遞[1]。連接蛋白(Connexin, Cx)是構成細胞縫隙連接的主要成分,根據其分子量的不同可分為20多種亞型[2],尤以 Cx43最為重要。臨床研究表明[3],神經退行性疾病,諸如腦缺血、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煙霧病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等的發(fā)生,均與Cx43的分布或含量有關。本文就Cx43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關系研究進行綜述。
Cx43屬于α-Cx亞族,結構具有高度保守特征,其分子質量大小為43 KD。Cx43由三個細胞內區(qū)段(N末端細胞質環(huán)和C末端構成)和兩個二硫鍵連接的細胞外環(huán)組成,而EL1和EL2位于細胞質側,作為連接、識別連接蛋白[4]。
Cx43蛋白是維持中樞神經系統(tǒng)(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分子,廣泛分布于相鄰神經細胞之間。哺乳動物CNS內存在大量星形膠質細胞(astrocytes, ASTs)[5],其縫隙連接處高表達的Cx43形成間隙連接和半通道,并維持細胞的正常形狀和功能[6-8]。
2.1腦缺血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在人類三大致死因素(心血管意外、癌癥、腦缺血)中排第三位。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升,腦缺血的發(fā)病率逐漸呈年輕化,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減輕缺血及再灌注引起的腦損傷,促進其神經功能恢復,仍然是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研究的熱點。
ASTs大量存在于腦組織中,是腦缺血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一個關鍵因子[9-10]。,其表達的大量間隙鏈接蛋白Cx(主要是Cx43)可形成功能性GJ。GJ在腦缺血損傷中起著重要的保護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中,這些功能性GJ異常增強。(Ivanova等) 使用間隙連接增強劑可以減輕腦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損傷[11-16]。Cx43作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最豐富的間隙連接蛋白之一,在腦缺血性損傷后,Cx43半通道會異常開放,最終導致細胞凋亡性死亡。國外學者等通過觀察腦缺血再灌注(I/R)損傷后線粒體連接蛋白43(mitochondrial connexin43, mtCx43)的表達發(fā)現(xiàn),MtCx43可通過mitoKATP通道(線粒體型通道)激動劑誘導的PKC(蛋白激酶C)活化來保護神經血管單元免受急性腦IR損傷。上述研究證實Cx43可顯著影響中風患者的神經元存活,對神經元損傷敏感,因此,Cx43間隙連接可作為缺血性卒中治療干預的潛在早期目標[17-18]。
在燈盞花素治療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試驗中,燈盞花素可通過下調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上調Cx43,減少氧化損傷和減少凋亡細胞死亡,在體外和體內保護免受缺血性損傷[19]。另外有研究表明,通心絡是一種新型的神經保護藥物,而這種保護作用是通過上調Cx43蛋白表達途徑有效地防止I/R(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和減少細胞死亡而起作用[20]。研究表明調節(jié)Cx43表達和星形膠質細胞功能是缺血性腦損傷的潛在治療策略[21]。因此,Cx43作為腦缺血的神經保護治療靶標[22]。
2.2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組織特征為:選擇性腦區(qū)域 amyloid-β(Aβ)斑塊沉積,神經原纖維纏結,進行性神經元損傷和突觸喪失[23-24]。AD獨特標志是反應性神經膠質增生,主要表現(xiàn)為小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表型改變。AD的這種反應性神經膠質增生與連接蛋白的表達和功能的變化有關。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體內發(fā)現(xiàn),與淀粉樣蛋白斑塊接觸的星形膠質細胞表達增加[25]。而星形膠質細胞形態(tài)功能的重塑主要是通過Aβ斑塊激活的小膠質細胞與神經元的相互作用完成[26]。HC激活有助于在星形膠質細胞中維持高濃度游離[Ca2+](高濃度游離鈣將引起淀粉樣斑塊沉積),并導致神經元損傷的膠質傳遞素的釋放。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有 Cxs或其他家族蛋白組成的半通道(hemichannels, HC)在病理狀態(tài)下具有重要作用[27-29]。且HC開口可以在AD星形膠質細胞Aβ治療或在炎癥情況下被觸發(fā)[30-32]。
在AD患者和APP(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PS1(presenilin 1)小鼠的大腦中,連接蛋白、形成間隙連接的通道和半通道的蛋白質表達增加[33]。實驗發(fā)現(xiàn),若將APP/PS1小鼠的星形膠質細胞Cx43敲除,在AD小鼠海馬切片中觀察到ATP和谷氨酸鹽等神經遞質釋放減少,神經元損傷明顯減輕,與斑塊相關的海馬神經元的氧化應激和神經營養(yǎng)不良得到了明顯的改善,Cx43的缺失還可以減少星形膠質細胞增生并增加其突觸功能,從而改善認知功能障礙[34]。Crespin等[35]采用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癥(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F(xiàn)AD)模型,當?shù)矸蹣拥鞍装叱浞址稚⒅量捎糜诜治鰰r,檢測FAD小鼠(大腦內)海馬星形膠質細胞 Cx通道功能(大多數(shù)分析是在實驗動物9個月大時進行的),研究發(fā)現(xiàn)海馬星形膠質細胞Cx43 HC可激活Aβ斑塊,即在與斑塊接觸時,HC活化,從而限制Aβ斑塊的增加,因此,Cx43的含量可能和Panx1 HC(pannexin hemichannel)活化有關[36-37]。
在星形膠質細胞Cx43敲除的APP/ PS1小鼠中,谷氨酸和 ATP的釋放減少,海馬神經元的氧化應激和神經營養(yǎng)不良降低[38]。在FAD模型中發(fā)現(xiàn),Cx43 hc被認為是ATP釋放的一種來源[39]。它們主要是由Cx43組成,其開放是由細胞內高Ca2+濃度及神經元細胞內Ca2+超載引起的[40],導致許多下游有害影響,如AD早期的結構性神經炎改變和氧化應激增加[40]。有研究發(fā)現(xiàn),用鏈脲佐菌素(STZ)處理后的大鼠,觀察到大鼠腦皮質和海馬區(qū)域的鈣離子水平增加,ER應激標志物如GRP78、GADD、半胱天冬酶-12顯著增加和細胞通訊改變(主要是連接蛋白43表達增加),經多奈哌齊治療后可起到部分減毒作用[41]。因此,鏈接蛋白Cx可作為臨床上治療阿爾茨海默癥藥物治療靶點。
2.3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進行性運動障礙,其病理特征主要為黑質和紋狀體多巴胺能(DA)神經元中PD逐漸喪失[42-44]。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非神經細胞,特別是星形膠質細胞在DA神經元變性中起著積極作用[45]。有文獻報道,星形膠質細胞中的糖皮質激素受體通過連接蛋白半通道活性調節(jié)中腦多巴胺神經變性[46]。Cri等研究發(fā)現(xiàn)稱為“紋狀體樹突束”的紋狀體樹突結構可能代表具有黑色-紋狀-黑質環(huán)的子系統(tǒng),可影響帕金森病等疾病的發(fā)展。實驗室放大鏡檢查發(fā)現(xiàn),紋狀體樹突束中存在許多單獨的結構體纖維,與含多巴胺的樹突緊密交織,還與谷氨酸,GABA和膽堿標記物標記的傳入物以及星形膠質細胞和纖維和連接蛋白43斑點的標記物相互交織[47]。在各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神經退行性疾病)中,星形膠質細胞在神經元的存活和功能中起直接作用,還可誘導Cx43磷酸化[48]。星形膠質細胞中的細胞間縫隙連接通訊(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GJIC)對于調節(jié)中樞神經系統(tǒng)細胞外pH、K和谷氨酸水平變化起重要作用[49],可通過 Cx43蛋白表達參與細胞生長控制[50]。星形膠質細胞中 Cx43蛋白的調節(jié)和由此產生的間隙連接細胞通訊在 PD病理學中起重要作用。
有學者在探討電針(Electric acupuncture, EA)干預對PD大鼠紋狀體間隙Cx43表達及谷氨酸(Glu)含量的影響,并探討其作用機制中發(fā)現(xiàn),與生理鹽水對照組相比,PD模型組Glu含量和Cx 43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增加[51],使用魚藤酮(一種廣泛使用的殺蟲劑)的PD大鼠模型中,間隙細胞中間隙連接蛋白43增強。體外培養(yǎng)的星形膠質細胞中 Cx43含量也有升高[52],此外,PD中的已顯示星形膠質細胞上調Cx43基因的表達[53]。有文獻報道,在MPTP-中毒的小鼠體內發(fā)現(xiàn)了增加的連接蛋白-43半通道活性。重要的是,用TAT-Gap19肽(一種特異性連接蛋白-43半通道阻斷劑)處理MPTP(3,6-四氫吡啶)注射GRCx30CreERT2突變小鼠,可以恢復DN(多巴胺神經元)丟失和小膠質細胞激活[54],因此,Cx43對帕金森疾病治療的研究有重要意義。有研究發(fā)現(xiàn),Cx43用免疫印跡法(Western Blot,WB)電泳后,Cx43有三種形式:非磷酸化Cx43(P0)、P1和P2,其中P1和P2是兩種較慢的遷移形式[55],而且與縫隙連接結構有關[56]。在PD大鼠模型中,用魚藤酮處理后,觀察到星形膠質細胞數(shù)量的增加和Cx43 P1和P2水平升高,以及局部病變的細胞質膜上Cx43的磷酸化增加,基底節(jié)區(qū)的磷酸化的Cx43得到選擇性增強[57]。
Connexin43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在各種神經退行性疾病中Cx43的具體變化機制還不是很清楚,需要進一步研究來澄清。同時,為改變這種狀況,針對Connexin43靶點開展卓有成效的藥物研究,尤其是探明中藥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機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