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桂森 陳亞巖 廖佳音 熊 艷
(深圳市龍華區(qū)婦幼保健院 深圳 518131)
胎兒畸形作為臨床常見疾病之一,通常是因孕婦子宮中胎兒的染色體和生理結構發(fā)生異常而導致畸形[1]。胎兒畸形是胎兒出生缺陷的危險因素之一,同時也是導致嬰兒圍產期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需要做好產前胎兒畸形篩查工作,使出生缺陷發(fā)生率降低,使人口質量得到改善[2]。基于此,本文探究在產前胎兒畸形篩查中應用二維超聲聯合四維超聲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
擇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產前篩查的中晚期孕婦3462例,所選孕婦生育能力、妊娠期情況均處于正常狀態(tài),排除存在免疫性疾病、心肝腎臟器病變、精神障礙等孕婦。所選孕婦均自愿接受臨床檢查,且已經簽署知情同意書。所選孕婦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8.7±34)歲,孕周21~29周,平均孕周(25.7±1.8)周,2134例為初產婦,1328例為經產婦。
針對疑似胎兒畸形的孕婦行單獨二維超聲診斷、二維聯合四維超聲診斷,并與引產或胎兒出生后結果對比。通過多普勒超聲診斷儀(Voluson E10型號)進行診斷,二維超聲、四維超聲探頭頻率分別設置為3.5MHz、2.5~7.0MHz。二維超聲檢查如下:選擇平臥位,將腹部暴露出來,通過連續(xù)追蹤法掃描腹部縱向、橫向、斜向各方向切面。詳細探查胎兒頭面部、頸部、胸腹部、四肢等部位結構情況,并對羊水、胎盤、脊柱情況進行探查;對胸腹圍、雙頂徑、股骨長徑等參數進行測量,并對異常部位及超聲表現進行記錄。四維超聲檢查如下:將疑有異常的孕婦轉入彩超室,給予二維超聲聯合四維超聲檢查,仔細檢查胎兒全身情況,對胎兒面部結構進行觀察,對面部前方羊水狀況進行了解,并對頸部、胸腹部、四肢等部位結構情況進行了解,觀察胎兒心臟的三個切面,即對三血管平面、四腔心及左右室流出道切面進行觀察。對檢查模式進行調整,調整為四維容積采樣框模式,將專用探頭放置在目標觀察區(qū),將表面光滑模式設定為觀察模式,并將四維模式啟動。對X軸、Y軸、Z軸進行調整,對圖像進行采集,呈現出動態(tài)立體圖像,對探頭進行移動,得到胎兒動態(tài)立體圖像,對疑似病變進行詳細記錄。將圖像儲存,并對其進行詳細分析,對畸形情況進行進一步確定,定期復診,若畸形嚴重則行引產。
經過臨床證實有173處畸形,單純二維超聲檢查診斷符合率為84.39%,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聯合檢查診斷符合率為95.38%,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診斷方式對胎兒畸形的診斷符合率對比
檢查方式畸形數確診數疑診數漏診數符合率(%)單純二維超聲17314621684.39二維聯合四維超聲1731653595.38
經臨床證實173處畸形中,有99處為體表畸形,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聯合檢查診斷符合率明顯比單純二維超聲診斷符合率高(P<0.05),見表2。
表2 兩種診斷方式對體表畸形的診斷符合率對比
檢查方式畸形數確診數疑、漏診數符合率(%)單純二維超聲99732673.74二維聯合四維超聲9991891.92
在妊娠中,因內在因素或外在因素的影響,胎兒可能會出現畸形現象,此種先天性畸形是造成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對出生人口質量有嚴重影響。因此為防止畸形胎兒出生,使新生兒出生質量提高,及時有效的產前篩查非常重要[3]?,F階段,在產前胎兒畸形篩查中,二維超聲作為首選方式之一,不僅操作簡單,而且具有較高的重復性特點,不會給孕婦造成創(chuàng)傷,經濟且安全[4]。盡管二維超聲檢查存在諸多優(yōu)勢,但其也存在一定弊端,即其僅能顯示某一部位的斷面圖像,無法顯示出立體三維結構,同時也無法將胎兒的細微結構特征反映出來,因此有局限性,存在一定的漏診率和誤診率[5]。
伴隨醫(yī)療技術的進步和發(fā)展,四維超聲作為一種新技術,在臨床檢查中得到廣泛應用,其為產前胎兒畸形篩查提供了新途徑,特別是在胎兒面部成像上,四維超聲檢查成像更為直觀,提高了臨床診斷的準確率[6]。同時,在診斷中,四維超聲的敏感性、特異性良好,可以顯示出動態(tài)圖像,為臨床診斷提供了可靠依據,使二維超聲的不足得到有效補充。另外,四維超聲可以對動態(tài)立體圖像進行儲存,可以使醫(yī)師詳細地分析胎兒情況。因此在產前胎兒畸形篩查中,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的聯合應用可以使臨床診斷符合率提升,這不僅對新生兒出生質量提升有利,同時對人口素質提升有重要作用。
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胎兒畸形篩查中,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聯合檢查診斷符合率為95.38%,單純二維超聲檢查診斷符合率為84.39%,由此可見這兩種檢查方式的聯合應用可以提高診斷符合率,這與四維超聲可將胎兒立體形態(tài)直觀地展示出來有關。四維超聲可以清晰地顯示出各結構之間的位置關系,屬于動態(tài)檢查方式,為胎兒畸形篩查提供了準確信息。另外,四維超聲可以對胎兒體表畸形部位進行動態(tài)觀察,使二維超聲檢查的不足得到補充。本研究中,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對體表畸形進行聯合檢查的診斷符合率為91.92%,而單獨二維超聲對體表畸形進行檢查的診斷符合率為73.74%,由此可見,在產前胎兒畸形篩查中聯合應用二維與四維超聲的臨床價值更為顯著。針對情況復雜的胎兒,還可以通過遠程醫(yī)療的方式開展專家會診,使診斷準確率得到提升。
在產前胎兒畸形篩查中應用二維超聲聯合四維超聲臨床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