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娟
(安州區(qū)中醫(yī)院 綿陽 622651)
卵巢癌屬于常見的一類女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占據婦科惡性腫瘤的第3位,僅僅低于宮頸癌與子宮體癌,導致對廣大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1]。因此,加強該類疾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意義重大。
抽取至我院婦科就診的卵巢癌患者66例,收治時間為2015年9月15日~2017年9月15日,依照入院的次序進行分組,每組均占據33例。常規(guī)組年齡28~66歲,平均年齡(45.26±3.20)歲;實驗組年齡29~65歲,平均年齡(45.81±3.11)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性良好。
對兩組患者均采取盆腔淋巴清掃術進行治療。術前進行消毒、鋪巾,將皮膚切開,給予電凝止血,對肌層進行鈍性分離,挑開腸管,并沿著髂總動脈分叉部位將髂外血管至髂旋動脈切開,將顯露的髂外動靜脈分離,對表淺脂肪淋巴組織進行剝離,剝離切除的閉孔窩周圍淋巴組織,將對側的淋巴結清除,關腹。
對常規(guī)組患者采取一般護理方案,包括告知患者相關的注意事項,全面評估其基本情況,進行簡單的心理輔導、健康宣教,做好胃腸道準備:術前3d應攝取無渣、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術前2d給予50g的番瀉葉代謝茶水,術前1d給予流質飲食,術前晚20∶00與術日清晨06∶00給予磷酸鈉鹽灌腸液灌腸,術前晚20∶00禁食,22∶00禁飲。備皮:術前1d晚清洗好身體,給予碘伏對肚臍進行消毒,將金屬物品取下。陰道準備:術前連續(xù)進行3d的陰道擦洗,術晨對宮頸涂抹甲紫溶液。呼吸道準備: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練習縮唇呼吸、有效咳嗽等。
對實驗組采取人性化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如下。
做好術前心理輔導:嚴密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依據其心理狀態(tài)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若患者抑郁狀態(tài)較為嚴重,應對其發(fā)生抑郁的原因進行了解,給予患者充分的關心與鼓勵,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便于患者感覺到自己被關心、被呵護、被尊重,可采用聽音樂、看電視、聽廣播等方式將其注意力分散,緩解其抑郁情緒;若患者發(fā)現(xiàn)手術部位存在腫塊時,應及時告知其不是腫瘤包塊而是淋巴囊腫,便于將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及時消除;并邀請以往病情控制良好的患者至病房與其他的患者進行交流溝通,講述心理體會。
應對患者實施系統(tǒng)、規(guī)范、有針對性的健康知識宣教,術前健康教育與對照組相同。另外,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對患者進食、營養(yǎng)情況進行詳細地了解,對營養(yǎng)不良、電解質紊亂情況及時糾正,指導其攝取優(yōu)質蛋白質、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
對患者進行疼痛指導:對疼痛進行健康宣教,指導患者正確對疼痛感進行描述,便于術后有效評價患者疼痛感并進行護理干預。僅僅保持引流管處于通暢狀態(tài),術后依據病情恢復情況將引流管拔除,以此預防患者手術后出現(xiàn)尿潴留。
術中與術后引流管的護理:在妥善固定引流管的同時,還需嚴密檢查負壓引流袋的情況,保持其始終處于負壓狀態(tài),幫助患者更換負壓引流袋。查房時,應充分尊重患者的個人隱私,對患者身體私密部位應采用床單遮蓋,不要將私密部位進行暴露;若管內的液體性狀異常,應及時通知主治醫(yī)生對癥處理;觀察引流口時,若發(fā)生滲血、滲液等情況,應保持引流口的清潔與干燥狀態(tài)。
術后體位護理:采取合適的體位,觀察引流口情況。術后5~8h時間若患者無相關的不良反應現(xiàn)象,可指導其采取半臥位,便于引流;睡覺時應偏往引流管方向,以防引流管擠壓或者被折疊,轉換身體時,應防止發(fā)生拖拉,以防脫出引流管。
術后并發(fā)癥護理:為了防止出現(xiàn)尿路感染,應嚴密觀察患者尿量、尿色,每日2次會陰護理,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飲水量應超過2000mL;術后第3d指導患者進行膀胱功能鍛煉,幫助其訓練排尿,幫助患者定時翻身,對身體進行擦拭,保持床鋪的清潔,以防出現(xiàn)壓瘡,指導其按摩下肢,鼓勵患者進行下床鍛煉。
為預防患者在手術后出現(xiàn)淋巴囊腫,還應該在手術后的4~6周對患者采取腹帶加壓的方式,以此減少滲出。若患者體質較弱,身材偏瘦,則在手術后腹部應該放置沙袋,壓迫24~48h,并指導患者早期活動,交替抬高患肢,以此促進淋巴液回流,預防淋巴囊腫的發(fā)生。
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對比兩組的護理滿意度,0~100分為評分范圍,滿意表示評分大于等于80分,基本滿意表示評分大于等于60分,不滿意表示評分低于60分[2]。
采用SAS與SDS自評量表對比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評分,評分越高表示焦慮/抑郁情緒越顯著,護理效果越差。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選擇SPSS13.0的統(tǒng)計學軟件記錄兩組卵巢癌患者的相關資料,若兩組之間的數(shù)據差異顯著,則以P<0.05進行表示。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相比常規(guī)組明顯更具優(yōu)勢,P<0.05,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常規(guī)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n(%)]
分組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實驗組(n=33)20(60.61)10(30.30)3(9.09)90.91常規(guī)組(n=33)11(33.33)12(36.36)10(30.30)69.70χ24.92720.27274.69384.6938P0.02600.60200.03000.0300
護理后實驗組的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2。
分組時間段SASSDS實驗組(n=33)護理之前52.35±2.8552.63±2.67護理之后39.58±1.8837.58±1.64常規(guī)組(n=33)護理之前52.68±2.5552.14±2.53護理之后45.25±2.1044.58±2.14
實驗組:淋巴囊腫1例,腹部脹痛1例,總發(fā)生率為6.06%(2/33);常規(guī)組:淋巴囊腫4例,腹部脹痛4例,尿路感染3例,總發(fā)生率為33.33%(11/33)。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
卵巢癌屬于常見的一類婦科惡性腫瘤,一旦患者疾病確診時,多數(shù)患者已經處于中晚期階段,導致延誤了最佳的疾病診療時期,預后情況較差。隨著近些年來人們健康觀念的進步與護理學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型護理方案應用于臨床工作中。
本次研究對實驗組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模式。該類護理模式以患者作為整個護理工作的中心,無需機械性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護理人員需與患者進行情感交流,以患者利益作為護理的出發(fā)點,選擇情景交換的模式,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給予全方位的個性化護理服務,使得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以最大程度上滿足患者的心理、生理、社會等需求,幫助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達到較為愉悅的狀態(tài)[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實驗組的抑郁、焦慮情緒明顯改善,說明實驗組護理方案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
綜上情況可知,卵巢癌患者將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盆腔淋巴清掃術的臨床治療中的意義顯著,便于護理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