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健文
在社交中,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很多人都愛哭窮,而且互相哭窮。窮,本身是一件不上臺面的糟心事,可在非正式的社交場合,人們?yōu)楹螤幭瓤趾?、樂此不疲地哭窮呢?
其實,哭窮是一種“自嘲式”的解壓方式。很多哭窮者并非生活真的困難,衣食不愁的人照樣會哭窮。生活雖不算差,可是收入未能滿足自己的欲望,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異讓他們覺得自己窮。這種窮是一種“心窮”。不管是真窮還是“心窮”,把它說出來都會釋放些負面感受,讓自己感覺好一些。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抑制表達情緒是一種不健康的方式。而把情緒表達出來,即便是負面情緒(如焦慮),也會讓人感覺更好。所以,哭窮有利于人們把自己對物質(zhì)生活的焦慮情緒釋放出來。有研究顯示,當人受傷時喊疼,竟然真有緩解疼痛的效果。其原因是喊疼時,就像是給大腦發(fā)送一種干擾信號,從而緩解疼痛。把窮喊出來,也是給自己發(fā)送干擾信號來麻痹因不滿現(xiàn)狀而產(chǎn)生的痛苦。
作為一種自我解壓方式,哭窮是有利于負面情緒釋放的。但也要注意方式,若是見人就哭窮,或是變相炫富,反而容易招來反感,影響別人對你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