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 祥
(南京市江寧科學園小學,江蘇 南京211100)
新課改以來,音樂在體育課堂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有的在熱身部分、有的在學練過程中,有的在游戲環(huán)節(jié)……甚至有的教師將音樂貫穿整堂課。
音樂與體育教學的融合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練的積極性,同時讓枯燥的課堂變得靈動,對體育課的質量提升起到積極的作用。但筆者在教學實踐和課堂觀摩中,也產(chǎn)生了一些困惑:如何定位音樂在體育課堂的角色?音樂在體育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起到什么作用?選擇音樂時應注意哪些事項?……本文試圖圍繞以上幾點疑惑進行研究和論述。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觀察對象來自筆者工作中接觸的學生,既包括自己任教班級的學生,也包括觀摩他人課堂的學生。本研究的分析對象是筆者近兩年來教學實踐和觀摩中典型的案例,這些案例都在教學中融入了音樂元素。
2.2 研究方法
觀察法。選取近兩年筆者實踐和觀摩他人的體育教學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及時記錄。在記錄方法上,盡可能保證準確,以故事的形式詳細描述。
分析法。對記錄的每一個案例進行分析和解讀,旨在探討教學不同環(huán)節(jié)音樂的作用,找到音樂在體育課堂的應用策略。
本文的研究結果主要用真實的教學案例呈現(xiàn),文后附上案例的簡要分析。當然,分析是否有效可靠,還需借助讀者的共鳴和經(jīng)驗。
3.1 案例一:初出茅廬 一鳴驚人
六月的陽光格外刺眼,空氣中仿佛沒有一絲風。操場上,二(4)班的孩子們顯得無精打采。我校每月一次的組內研討課正在進行,授課的李老師剛工作半年,這是她的第一堂公開課,大家滿心期待。
“嘟—嘟”!一聲清脆的哨聲響起,李老師開始她的授課。簡短的導入后,李老師帶著孩子們熱身。
“同學們,我們來做準備活動”,李老師說。
孩子們興致不高,三三兩兩的回應著,氣氛有些尷尬。
李老師話鋒一轉“天氣很熱,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讋勇牭母枨?,我們跟著歌曲里的歌詞跳起來,好不好?”
“好!好!”,孩子們低落的情緒瞬間被調動起來。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們來做運動,抖抖手啊抖抖腳啊,勤做深呼吸……”在《健康歌》歡快俏皮的樂曲中,孩子們的熱情高漲跟著李老師歡快的跳了起來。
分析:現(xiàn)階段,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筆者調查發(fā)現(xiàn),近四成的學生不喜歡體育課是因為教師的教法簡單、枯燥,課堂吸引力不足,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熱情。案例中的李老師把音樂融入教學,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對教學產(chǎn)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筆者對音樂進入體育課堂學生的態(tài)度進行調查研究,發(fā)放問卷284份,其中筆者班級學生90人,觀摩班級學生194人,收回284份,統(tǒng)計結果如表1。
表1 音樂進入體育課堂學生接態(tài)度調查表
如表1所示,不論是筆者任教班級還是觀摩班的學生,對音樂進入體育課堂持歡迎態(tài)度的都占七成以上。筆者還采用詢問法搜集有效數(shù)據(jù)并記錄,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也表現(xiàn)出歡迎??梢?,學生對音樂進入體育課堂的接受程度非常高,這也為音樂進課堂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
3.2 案例二:一變則靈的韻律操
距離區(qū)青年教師賽課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張老師將代表我校參賽,上課內容為四年級《跨越式跳高》,組內教師這幾天都在幫著研課。
近兩次試上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在熱身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張老師預設的是活力四射的健美操。張老師是健美操專項出身,健美操跳起來動感十足。但在音樂的選擇上,張老師首先選用一首英文歌曲,這對四年級的學生有些陌生,孩子們的學練興趣距離預期有很大差距。
再三研討后,組長周老師建議將原本的音樂更改為節(jié)奏感更強、學生更為熟悉的《最炫民族風》。
比賽場上,音樂響起的時候,所有的學生情緒都被調動起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得到了評委和觀摩教師的贊許。
分析:準備部分的目的是在短時間內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便快速進入學練部分。案例中,張老師選擇旋律鮮明、節(jié)奏歡快的《最炫民族風》,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整個課堂的氣氛迅速活躍起來。
同時,音樂的選擇不能隨心所欲。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考慮到學生的認知和接受能力。建議選擇學生熟悉的音樂,容易引發(fā)共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案例三:小改變 大收獲
青年班的兩名教師上研討課,內容是四年級“耐久跑”,一輪下來,大家都覺得效果不理想,于是集體鼓動我上。
我簡單梳理兩位教師的教學:兩位教師課前認真準備,課堂上根據(jù)教案步步推進,導入、熱身、教學、游戲……教師上的賣力,效果卻不盡人意?!澳途门堋边@一內容相對枯燥,教師教學手段較為老套,教學效果不太好。我該怎么做“這道菜”呢?
再三思考后,我選用同學們耳熟能詳?shù)母枨度ヂ眯小?,貫穿課堂:我將歌詞中的土耳其、東京、巴黎、邁阿密等地名設定為旅游景點,在音樂的伴奏下,帶領孩子們去景點旅行;游戲環(huán)節(jié),將歌曲中的地名改為身邊的地區(qū),如玄武、鼓樓、江寧等,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練積極性,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分析:該案例中的教學內容是耐久跑,教師一味的重復練習,學生極易產(chǎn)生厭煩情緒,覺得枯燥無味。音樂的融入,可以有效分散學生跑步時的注意力,精神會變得興奮和愉悅。
基本部分是體育課堂的“重頭戲”,是技能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學生身心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將音樂融入基本部分教學,不僅可以活躍氣氛,對促進學生的技能掌握有著積極的輔助作用。
3.4 案例四:完美的收尾
放松環(huán)節(jié),教師組織得當,往往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截取幾個片段:
組內課,鮑老師在趣味跑一課的結束部分,選用歌曲《傳奇》,引導學生在悠揚的樂曲中放松身心。
南京市火瓦巷小學許巖石老師《直體滾動》一課結束部分,運用音樂《彩云之南》放松,學生在舒緩悠揚的樂曲中放松身心。
江寧區(qū)體育賽課,潭橋小學的孫老師《立定跳遠》一課結束部分,運用瑜伽音樂帶領學生放松。
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師都巧妙的運用音樂,幫助學生放松身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為課堂增色不少。
體育課結束時,學生比較疲勞,為了讓學生從興奮狀態(tài)過渡到相對的安靜狀態(tài),使疲勞盡快的消除,教師可選用輕柔、舒緩的輕音樂進行放松練習,如《梁?!?、《傳奇》等。
3.5 案例五:多余的音樂
2018年5月,省小學體育與健康優(yōu)秀課評選活動中,來自常州市某小學的張老師《籃球:原地運球》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課堂上,該老師在開始、基本、結束部分都應用了音樂,據(jù)統(tǒng)計整堂課音樂響起的時間27分鐘,占了整節(jié)課的68%。尤其是在學練環(huán)節(jié),學生并沒有完全掌握運球要領的情況下,教師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練習,拍球的點與音樂節(jié)奏一致,學生為了追求一致忽略了技術動作。
分析:音體融合的目的是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創(chuàng)造高效的課堂。但在現(xiàn)實的教學尤其是公開課、賽課等重要場合,經(jīng)常出現(xiàn)音樂過多的現(xiàn)象,“喧賓奪主”。案例中,教師在教授原地運球環(huán)節(jié),學生尚未熟練掌握,教師的音樂對學生學習是一種干擾,適得其反。
4.1 音體融合,有助于打造高效的體育課堂。音樂作為教學的重要元素,以其獨特的方式和作用在體育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將音樂融入體育課堂,不僅豐富教學方法與手段,還能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
4.2 音樂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一方面,音樂的選擇要基于學生的需求,教師不可片面追求音樂的趣味性,采用隨意、無效的音樂。另一方面,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要選擇不同的音樂,這樣才符合新課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的理念,真正做到促進每個學生成長。
4.3 音樂的選擇要有針對性。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多種多樣,在啦啦操、健美操等教學,音樂是必須的。而有些項目本身趣味性很高,如果硬要配上音樂,有可能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音體融合,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體質,還可以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個性發(fā)展。教師應根據(jù)課堂需求選擇恰當?shù)囊魳?,并運用有效的策略開展教學,充分發(fā)揮音樂的輔助作用,打造高效的體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