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推出的初中地理課程標準對教學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設計方法都做出了調(diào)整,也重新進行了規(guī)范,地理教學已經(jīng)進入了改革和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能否將課程改革的理念落實于教學實踐當中,切實發(fā)揮實效,提升地理教學質量,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圍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的標準及方法展開論述,希望能夠對初中地理教學的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地理教學
學習地理是學生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渠道。初中是學生們學習地理知識的初始階段,也是重要的奠基階段,能否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對于他們以后的學習都產(chǎn)生著關鍵性的影響。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迎來了新的要求與挑戰(zhàn),教師必須整合理念與方法,應用于實踐當中,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一、 新課程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學的標準
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綜合性和地域性兩大課程特點以及兼具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課程性質。要求教育學生認識地理環(huán)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同時對地理教學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這樣的要求與理念與傳統(tǒng)教學大相徑庭,教學的方法無疑需要進行徹底的調(diào)整。教師必須結合課程標準中提出的教學設計思路,對不同年級的地理課程進行編排,達成課程目標。
二、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學建議
(一) 強化自主學習,掌握知識與技能
新課程改革要求下,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書本中的知識,還應充分參與到整個過程當中,掌握技能,成為課堂上的“主角”。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授受式的教學模式,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我在教學“地形圖的判讀”一課時,就讓學生們結成小組,嘗試運用等高線地形圖找出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最后要求每組運用地形圖分辨出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掌握了方法,加深了印象,還鞏固了之前所學的地圖三要素,將知識串聯(lián)了起來,得到了意外的收獲。
(二) 調(diào)換師生課堂地位,感受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中明確強調(diào)的,教師必須將自己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位置顛倒轉換,讓學生們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單方面授課,如今,不妨大膽給學生們授課的機會?!笆澜缱畲蟮狞S土堆積區(qū)——黃土高原”一課內(nèi)容較為簡單,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通過自學和查找資料做足準備,在課堂上為其他學生講解自己掌握的內(nèi)容。每次由不同的學生準備“授課”,使他們獲得同樣的鍛煉。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實現(xiàn)了主體地位的互換,也讓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點的印象,增強了自學能力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這樣新穎的授課也將吸引其他學生的聽課興趣,往往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借助趣味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
初中地理教材中涉獵的內(nèi)容較廣,包含了不同國家在自然環(huán)境和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教學中,教師不能再本著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的目標,向他們灌輸這些知識,而是要借助教材中內(nèi)容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使他們能夠正確地對待外來文化,達成“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例如,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中的《世界的語言和宗教》一課就展現(xiàn)出了不同國家的不同語言和各自的宗教信仰,這無疑就是一次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絕佳契機。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搜集的課外資料,進行趣味化的導入: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兩個美國人到西班牙去旅行。他們來到一個餐館用餐,可他們不懂西班牙語,而女招待又不懂英語。這兩個美國人想要喝點牛奶,打手勢女招待仍然不明白。其中一個美國人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好”辦法,大家知道什么好方法嗎?他拿出一張紙,在紙上畫了一頭奶牛。女招待好像明白了,轉身就走?!澳憧?,”這個美國人深有感觸地對他的同伴說,“在外國遇到這樣的困難時,一支鉛筆真能幫上大忙?!币粫海写貋砹?。但手里拿的并不是牛奶,大家猜是什么?是兩張看斗牛的入場券。幽默的小故事首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他們認識到了語言不通是國際之間交流的障礙,樹立起了學習多樣語言、文化的意識。隨后,通過介紹我國的“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的開設以及漢語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使學生在認識到不同國家擁有不同文化、語言的同時,對本國的語言產(chǎn)生敬畏之感,增強學生的民族歸屬感和自豪感。
三、 結語
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學需要做出全面性的調(diào)整,這對于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教育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重要的轉折點上,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新課改理念,找到與初中地理教學的契合點,開辟出全新的教學路徑,推動地理教學走向更光明燦爛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吳瑜.打造高效課堂感受地理魅力――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4):142.
[2]楊銘剛.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5):28.
作者簡介:
周海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