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術(shù)不斷更新的時代,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難以適應當下課堂教學需求?,F(xiàn)代化教學方式不斷完善,新型的教學方式已占據(jù)重要地位,學案導學案學法在實踐過程中異軍突起,形成一種獨特的新型教學方式。在學生在自身的學習基礎上,運用不斷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老師加以正解引導,從而快速有效獲取更多的知識,這是學案導學案學法的具體體現(xiàn)。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案導學案學法已被廣泛運用。
關鍵詞:學案導學案;初中英語;教學
一、 引言
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和課堂互動性,正確的教學方式擔負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于提高課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F(xiàn)代化教學方式都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基礎上,不斷優(yōu)化演變而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學案導學案學法通過促使學生課前自主預習、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性和參與性,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目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已被廣泛運用。
二、 學案導學案學法是什么
學案導學案學法教學方式是通過以學案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引導學生學習的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日常教學方式以“學生聽,老師講”為主,老師起主導作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與“學”之間缺乏溝通。學案導學案學法則是在以學生為主導地位的原則上,課堂所有教學活動都是圍繞主體進行,且教師根據(jù)個體的差異,制定不同的學案。促使學生提前進行課前預習,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讓學生在輕松活躍地課堂氛圍中掌握運用知識。在新課學習之前,例如在《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中我提前發(fā)布學案:How to prepare for the outing?學生通過導學案的預習,對課本知識形成基本的了解,最后設計一些提高性的預習題目,通過深層次問題來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又比如在進行“A car accident”這一模塊導學案設計中,我設計了如下的學案:首先列出事故發(fā)生時,事故當事人及事故目擊者常用的一些詞匯短語、句型。然后設計一些詞匯短語運用習題,像see sth., doing sth., warn sb. not to do sth., pay attention to等短語的正確使用方法。這樣的差異性題目設計,一方面能夠讓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學生得到自由發(fā)展,滿足學習需要;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幫助學生提前認知語法功能運用,減少理解難度。且還可在書中發(fā)現(xiàn)自己不太清楚的地方,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展開積極交流,對所學知識理解深刻,升華了對知識點的認知和運用。在課堂中我還設置恰當、合理的問題進行測試,根據(jù)測試結(jié)果有針對性地布置課后作業(yè),從而達到知識點的鞏固。
三、 學案導學案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 課前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課前自主學習要求學生提前進行充分的課前自主預習,以便教學時更加快速地接受知識。英語老師要讓學生帶著目標去提前預習,例如:在學習The changed world時,這一單元主要談論的世界的變化,在課下預習時可提前收集一些國家的名詞、科技發(fā)明類的專有詞匯;加深學生對英語課文的自我理解;而老師則需要在課堂中根據(jù)學生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深入講解,加以正確引導,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和能力,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在學生的自主學習后,學生發(fā)揮豐富的自我創(chuàng)新力和想象能力,對所學知識進行認知并靈活使用,再經(jīng)由老師的正確引導,最終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并將其靈活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中。
(二) 課堂中合作與探討
初中的英語日常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學習,還要注重運用。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敢于“開口”,讓其將學到的知識充分用到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中。如在學案中制定:What it was invented?這課內(nèi)容時,經(jīng)常會遇到take place與happen兩者都有發(fā)生的意思,但兩者之間有啥區(qū)別,何時情況下可相互替換。先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探討,自由發(fā)揮主導整個過程;老師則在各小組間聽取交流情況,并進行實時指導,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最后進行小組討論總結(jié);再由老師進行正確地引導,進行深入的剖析講解。讓學生通過交流、探討、剖析、講解、掌握、鞏固,達到完全掌握知識并且能靈活運用的目標。
(三) 課堂測驗手段
課堂測驗在傳統(tǒng)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新型教學方式中同樣重要。這是老師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梳理手段,更是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的直接體現(xiàn)。隨堂檢測后,老師則需根據(jù)檢測情況對教學進行適應調(diào)整并優(yōu)化導學案,有針對性地對不同的個體布置符合個體需求的學習要求,如一些學生基礎單詞不過關,則要注重基礎訓練;一些學生時態(tài)運用不得當,則側(cè)重于時態(tài)的鞏固運用。通過這些手段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更加充分的認知。
(四) 課后鞏固的重要性
課后作業(yè)是對當天課程常知識的一種鞏固手段。布置作業(yè)時,老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差異性、接受能力不同設置相應題型。作業(yè)題型要淺而易懂,絲絲相連不斷深入。初中階段主要學習的是語法,加強學生對時態(tài)的區(qū)分,對短語的區(qū)分,在課后應該多讓學生練習造句,例如:get used to、be used to、used to,三者雖都含有單詞use,但三者的意思語境卻區(qū)分很大,學生通過造句或是做選擇題,加強語境的理解。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題型的難易度也要有所區(qū)別。另外還要避免作業(yè)布置得過多,使學生產(chǎn)生抗拒心理,只有循序漸進地推進,才能逐步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四、 初中英語日常教學中學案導學案學法的作用
(一) 學習效率的提高
通過提前向?qū)W生展現(xiàn)課堂內(nèi)容,讓學生提前對所學內(nèi)容有一個明確的了解,要明確學生自主預習的目標和時間。增加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和積極性,加深對課堂內(nèi)容的提前認知,逐步提高學習水平。
(二) 良好的自主預習有助于學習水平的提高
老師編制的導學案可讓學生自行裝訂成冊,方便學生反復復習多次使用。裝訂成冊的教學方案能更加直觀地展現(xiàn)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側(cè)重點,能使學生更加快速地學習并接受知識,長期堅持讓學生慢慢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 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英語教學中涉及許多與課常內(nèi)容相關的趣聞故事。老師在教學過程則需要在導學中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鼓勵學生大膽地創(chuàng)新,大膽地開口,在人人都是編劇的課堂中充分運用所學知識,讓“學”與“用”達到融合。
五、 結(jié)束語
通過前面的概述,學案導學案學法因其獨特的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中發(fā)揮著越來越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學生為主導地位,自主參與學習,老師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老師的教學質(zhì)量。通過讓學生學到、知道、用到,達到學以致用的完美結(jié)合。課堂教學也不再枯燥無味,而是充滿了創(chuàng)新力和想象力,“教”與“學”都在豐富多彩的課堂互動活動中完成。這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性,提高了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金學.學案導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探討[J].校園英語,2016(16):154.
[2]郝靜.探討學案導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2016(12):00204.
[3]徐海利.學案導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校園英語,2017(12):132.
[4]肖惠玲.基于導學案教學模式的初中英語教學探析[J].考試周刊,2017(51):80-81.
作者簡介:
陳梅花,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毓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