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著眼于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展開探討,筆者結合個人在這方面的一些實踐工作經(jīng)驗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一、 引言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而閱讀教學又往往是初中語文學習階段最關鍵的部分,它的有效性直接與學生初中階段整體學習的水平有著極其緊密的聯(lián)系,同時則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因而,怎么樣來提升初中語文閱讀的有效性,也成了當前我們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研究話題,這對于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極其有利,同時又為初中階段學生的語文教學水平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有助于進一步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其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教學目標。
二、 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根據(jù)當前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分析來看,在教師講解課文的過程中教學手段的運用往往太過于死板,不能夠把文章中一些比較精彩的句子摘出來,讓學生比較深入地品味和評析,而這又恰恰使得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以降低。當今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過于將教學應用于多媒體教學,這讓學生長久以來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思維方式,而針對文章當中涉及想象的部分學生則不愿意去思考和理解,這就嚴重地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得到抑制,對于學生來說,也只是單方面接受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教學內容,那么這就使得初中學生的語文教學得不到對應的發(fā)展。
三、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的作用
(一) 角色扮演,讓學生感同身受
我們的閱讀教學是通過以往的生活情境來體現(xiàn)的。比如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或者是表演話劇,分角色表演展開閱讀教學。而對于教師來說,又可以在一堂課要結束的時候,將話劇任務布置為課后作業(yè),教學生在課本當中找到對應的演繹片段,從而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再將組內的一個成員分配為組長,這個組長的角色則是為了主持大局,要能夠運籌帷幄,讓每一個組成員都參與其中,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所在。比如,我們在引導學生排練《鄒忌諷齊王納諫》話劇表演時,在課前就要求學生要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背景有所了解,以及要對人物關系進行學習,和對人物感情加深理解。當然我們這樣做的好處是很多的,第一,可以教學生課下從詞典上找查一些自己表演時要用到的詞語,進行主動學習;第二,這使得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大大得到增長,讓學生對生活當中的細節(jié)進行觀察,最終學生在排練的過程中其組內成員可能形成摩擦,但是,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情,這成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一種方式,在學生來說其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無可替代的。
(二) 結對子的教學模式
初中階段的語文課堂,我們通過教師的引導,使一些學習成績比較靠前的學生和一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結成對子,從而形成一種一對一的互幫互助形式,這種模式的應用益處體現(xiàn)絕不僅只是在“一加一等于二”,更好地是體現(xiàn)在“一加一能小于二”。舉個例子,學生在學習《魚我所欲也》課文的時候,因為學生差異,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生活經(jīng)驗都是不同的,每個人的理解和感悟也都是不同的,當然同學甲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理解,而同學乙就會出現(xiàn)另外一種不同的理解方法和想法。但同時,因為班級內對子之間具有差異性,并且要進行良性競爭,促使學生能夠在競爭的過程當中進行學習。
四、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 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對于剛跨入校園的學生來說可能無法自主學習或者是學習熱情并不高,學習態(tài)度也不夠端正。那么這就要求老師和學生一起學習,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學習課堂,當然學生課前的準備工作也要做到位,提前做好課前預習,要能夠在課堂上理解文章的真正含義,從而能夠主動地舉手發(fā)言,將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表達出來,比如學生在學習《背影》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要求學生要談一談有哪些背影曾經(jīng)給自己留下過比較深刻的想法或者印象,分析一下原因。此時我們要求學生主動回答,盡情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更主動,閱讀也會更高效。
(二) 強化“讀”的環(huán)節(jié)
在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讀的能力屬于學生閱讀過程中的一個主要內容。而通過一些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研讀能從文章中深入挖掘一些學生平時不容易讀到的內容,亦或是能更進一步更深一層地去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思想表達。但如果只是要求學生略讀,那么只能從大體上了解課文,卻沒有辦法更好地去熟悉文章的細節(jié)內容。所以語文教師又更應該重視默讀,教學生做好精讀,同時給學生進行范讀。那么問題又來了,怎么樣把范讀環(huán)節(jié)做好呢?再舉個例子,我們在引導學生進行范讀時更加注重的是閱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情感的渲染與烘托,作為語文教師方面則更需要激發(fā)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這要求教師在教學生閱讀過程中除有效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以外,還要懷揣著較之熱烈的情感去感化學生的心靈,并且給予學生愛的力量。
五、 結語
我們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教材上的內容自然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因而對于學生來說,他們需要在閑余的時間進行自主閱讀,讀一些課外知識,如此讓閱讀效果更佳。因為科技水平越來越發(fā)達,所以我們在教學方法方面自然也要日新月異,而古板的教學顯然已經(jīng)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因此,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又需要多媒體的幫助以及獎罰制度的確立來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以能夠提升學生閱讀的有效性,教學生自覺地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此,學生在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的同時,閱讀水平和閱讀知識面都得到大大的提升,這對于他們以后無論是升學或者工作都會有一個良好的鋪墊。
參考文獻:
[1]牛曉白.初中語文課程閱讀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7):125-128.
[2]王珣.初中語文課程閱讀模式探究與實踐[J].教育信息技術,2015(3):265-269.
[3]李云霞.探討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4]牛立民.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閱讀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4(27).
作者簡介:
李曉娟,中學一級教師,甘肅省隴南市,沙壩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