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愛貞
摘 要:孔孟思想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其道德教育思想對教師的師德養(yǎng)成有重要的推動。作為新時代教師,應該學孔孟之德,踐孔孟之行,促師德養(yǎng)成。學孔孟思想修德正己,用傳統(tǒng)文化興教育人。
關鍵詞:孔孟思想;傳統(tǒng)文化;師德養(yǎng)成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8-30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1-0020-02
2019年8月,一群湖南師德養(yǎng)成教育的追夢人懷揣師德教育夢想歡聚在儒家文化的發(fā)祥地——山東曲阜。這次培訓的課程設計注重理論與案例分享相結合,授課專家既有山東和湖南高校的教授,也包含中小學校長和一線名師,還有孔子研究學院和孟子研究學院的專家給學員從專業(yè)的角度詮釋孔孟思想的內(nèi)涵和智慧。整個培訓理念就是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悟師德明事理,傳師道鑄師魂;讓學員在山東這個被孔孟思想浸潤的沃土中明白師德的意義,堅定師德的信心。
一、學孔孟之德
孔子的教育方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狠抓德育的根本,孔子以道德教育著稱于世,“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二是重視方法和途徑,孔子也指出了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由近及遠,推己及人”。 作為新時代教師,該向兩位圣人學習什么呢?
(一)學孔子的循循善誘
正如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敝潦パ普T的思想正是當代物欲橫流的教育現(xiàn)狀中,教師善待每一位學生所缺失的耐心和仁愛之心??!
(二)學孔子對學習興趣的重視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睅煹孪缕缕鋵嵰彩墙處熉殬I(yè)倦怠的一種表象。教師是一項良知職業(yè),更是一份愛的事業(yè)。教師面對的是一群純潔無瑕的學生,是一群可塑性很強的國之棟梁,需要教師有一顆仁愛之心、一顆與之同樂的童心和一顆藝術家的匠心,還需有一種銳意進取和樂意奉獻的精神。只有真正愛上自己的職業(yè),愛上自己的學生,才會成為一名師德高尚的教師。
(三)學孔子的知行合一
子曰:“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睅煹陆ㄔO、師德培訓、師德教育和師德養(yǎng)成也一樣,它們不是唱高調(diào)、喊口號,不是把孔子、孟子的思想掛在嘴邊,盡管讓教師讀背圣人的名言能自覺提高覺悟,但是真正要修養(yǎng)師德,正如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說的那樣:“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師德養(yǎng)成需要錘煉教師的初心,鞭策教師的使命,在實踐中踐行師德、弘揚師風。
(四)學孔子的因材施教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惫P者也想引用圣人這句話來分析現(xiàn)階段教師師德養(yǎng)成現(xiàn)狀。由于種種原因,教師隊伍中出現(xiàn)了極少數(shù)有損師德的問題,這些教師甚至還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辱職業(yè)道德,這就是“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而大部分教師現(xiàn)在處于“困而學之,又其次也”的現(xiàn)狀,所以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重視、培訓機構引領,開展科學有效的師德培訓,搭建學習平臺,用專業(yè)的課程和有效的途徑引領廣大教師修養(yǎng)師德。
(五)學孔子成事必備條件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惫そ骋胱龊盟墓ぷ?,一定要先準備好他的工具。這是一種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須先具備做這件事的先決條件才能事半功倍。由此,筆者想起這次培訓研討交流熱烈的場面,研討問題來自所有學員的共同心聲:師德養(yǎng)成的有效途徑是什么?完整的師德評價機制應涵蓋哪些因素?作為省首屆師德培訓者,怎樣起到引力輻射的作用?教師專業(yè)培訓如何與師德培訓有機結合,師德與教師待遇發(fā)生沖突時如何處理?在這里,筆者個人的觀點是無論多么偉大的事業(yè)和抱負,首先要在滿足個人生存條件下才能有更進一步的行動,最終一步一步達成目標。教師的師德養(yǎng)成也一樣。只有在生活無憂、身心快樂的情況下才能干好教書育人的工作。
(六)學孟子的內(nèi)省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狈辞笾T己就是自我反思、自己內(nèi)省、自我審察,以求得“良心本心”。孟子曰:“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睆娬{(diào)養(yǎng)德的功夫關鍵要從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開始。師德養(yǎng)成同樣需從教師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出發(fā),正如習主席說的,一個有道德情操、有理想信念、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老師才能是一位好老師,才能稱得上師德高尚的好老師,才能是學生敬仰的好老師。
(七)學孟子的性善論
孟子德育思想的鮮明特點是重視道德的培養(yǎng)和道德意志的鍛煉,孟子提出一要“養(yǎng)浩然之氣”;二要“改過遷善”,成就道德的實質(zhì)在于無愧于心,“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三要加強意志鍛煉,孟子宣揚“良知”“良能”,但同時他也注意到環(huán)境對人性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重要作用,這應該是源于孟母三遷的啟迪吧。
二、踐孔孟之行
孔孟之道的精髓是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而筆者認為,孔子作為教師的鼻祖,他的最高修養(yǎng)就是為人師表了。只有教師在各個細節(jié)上做好學生的榜樣,學生才會找到做人做事的標桿,才會有學習的目標。學生和教師應該是互為鏡子的作用,教師是學生的鏡子,有什么樣的教師就教出什么樣的學生。學生是教師的一面鏡子,有什么樣的學生就能看到什么樣的教師。
第一,利用節(jié)日和生日活動培養(yǎng)懂感恩、愛家人的情感。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為學生搭建平臺,重溫節(jié)日儀式感。如在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和春節(jié),筆者會布置學生一道感恩作業(yè),讓學生在傳統(tǒng)節(jié)日里學禮儀、尊孝道、重親情、知感恩,在活動中傳承美德,在實踐中熏陶文化。
第二,師生共同洗刷教室和公共區(qū),培養(yǎng)學生愛勞動的美德和會勞動的技能。在班會課上,筆者把勞動標兵的名字寫得最大,發(fā)的獎品最好,始終告訴學生一個道理:勞動是一個人賴以生存的必備能力,一個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學習尖子生是不完美的,而一個愛勞動、會勞動的潛質(zhì)生是高尚的。筆者使勁地夸獎不怕苦、不怕臟、愛勞動的學生,這一招特管用,讓學習后進的學生找到了一條走向成功的路,讓班集體中每個學生都找到存在感。學生只有融入集體,才能得到鍛煉和發(fā)展。
第三,開展讀書活動,激發(fā)學生愛上閱讀的好習慣?!暗谜Z文者得天下?!边@是2018年高考后的一句流行語,這句話告訴我們,語文學科成了拉分學科,體現(xiàn)了母語的重要性。閱讀是語文教師必須提上日程的重要事情,筆者順勢而為,利用閱讀課和周末時間引導學生和家長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旨在讓學生愛上閱讀,養(yǎng)成閱讀習慣,學習和傳承中國優(yōu)秀文化。
第四,借助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每次班會筆者都會選好主題、做好課件,和學生一起聊安全、勞動、衛(wèi)生、親情、學習等話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說習慣決定命運,至少好習慣可以成就好人生。
第五,有效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做好家校工作,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條通暢的成長跑道。要想工作輕松有效、有成就感,教師要學會向家長群體借力,有了家長的支持工作便會事半功倍。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學生方面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家校溝通成功了,可達到互贏,反之則徒生苦惱。每學期伊始和結束,筆者會給家長各寫一封信,中途會組織全體家長會和部分家長會,有時是面對面,有時是通過微信群和QQ群或者班級公眾號,只要以“一切為了孩子的發(fā)展”為家校共育的中心點,家校溝通就水到渠成了。
第六,加入教師成長共同體。2010年,筆者參加國培計劃全國班主任網(wǎng)絡遠程培訓,因筆者的網(wǎng)絡班級建設在全國遙遙領先,湖南省培訓專家張愛平導師推薦筆者加入了山東鄭立平老師創(chuàng)建的全國班主任成長研究會(民間)這個自主學習團隊(現(xiàn)簡稱“心語團隊”)。一直到現(xiàn)在,筆者堅持在團隊參與學習、研討、讀書、行走,和群里名師一起閱讀,學習教育教學專業(yè)知識,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討活動。筆者教學之余堅持寫作,現(xiàn)擔任《心語月刊》走進經(jīng)典專欄工作和主持心語湖南群工作。在閱讀中吸取,在寫作中吐納,在研討中思考,在活動中展示,才能在自主成長中看見他人的美、教育的美。
三、促師德養(yǎng)成
首先,做好自己,輻射同事。從備課組到年級組、教研組再到學部范圍,在教學和教育兩方面帶好頭,做好師德榜樣。筆者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應該帶頭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守初心,擔使命,師德養(yǎng)成功在學生,利在國家?!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p>
其次,匯報領導,重視師德。筆者在來山東的路上就給校長發(fā)了信息,建議校長搭建平臺,一起進步。學校可以成立班主任工作室和師德師風專項工作辦公室,把師德養(yǎng)成納入晉職評優(yōu)和教育教學考核細節(jié)。以班主任工作室為載體,讓黨員教師和班主任作為核心成員,組織有校園特色的可操作性的師德研討活動,把活動分話題、分專欄,素材通過工作室平臺向全校師生和家長開放,把師德養(yǎng)成活動和教育教學結合起來,真正落實師德建設常態(tài)化、長效化,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大環(huán)境。
再次,加強學習,提升能力。與高人為伍,與智者同行。邊教、邊學、邊研,多與專家和名師交流,啟迪心智,提升修養(yǎng),開闊視野,提高心境。教育是一種與時俱進的事業(yè),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和了解時代的能力,才會被學生喜歡和尊重。專業(yè)知識和師德要求都會與時俱進,不學習,無以立。筆者堅持自費利用寒暑假去參加一些團隊的專題研討活動,無論是臺上的交流還是臺下的聆聽都會產(chǎn)生鏈接效應,筆者把想法說出來,把他人的思考記下來,在一些共鳴共享的過程中擦出教育的靈感。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N].光明日報,2018-02-01.
[2]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3]姜 偉.孔孟思想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個體性功能影響研究[J].黑河學刊,2010(9):101-103.
[4]魏羲之.弘揚孔孟教育思想,培養(yǎng)人格健全新人[J].師道·教研,2017(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