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充滿活力的化學課堂才能使學生持久地保持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是構建化學活力課堂的關鍵?;瘜W實驗是給課堂增添活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具的合理運用為課堂增光添彩。
關鍵詞:化學;興趣;活力;實驗;課堂;活躍;構建
一、 上好緒言課,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
化學緒言課是開啟化學大門的“金鑰匙”。初三化學對于每個學生來說猶如一張白紙,都是零起點,都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所以,上好第一節(jié)課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給學生第一印象是語言幽默詼諧、教態(tài)自然親切、設計獨特、授課思路清晰,學生定會對這門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會產生求知欲,才能在對化學現(xiàn)象充滿好奇的基礎上,把好奇心引向知識,從而使化學課堂“活”起來。
上好第一節(jié)化學課能使學生持久地保持學習化學的興趣。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導語設計運用得好,就會使學生迅速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就會激發(fā)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我在化學緒言課教學中就花了大量的時間進行備課,除了教學設計以外,在教學語言上我也進行了精心地提煉,利用“清水變牛奶”這樣一個簡單的實驗來渲染氣氛,讓學生體驗到化學世界的神秘,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把學生的心抓住,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激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求知欲使他們很快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想聽下去、急于聽下去,這樣才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大大地提高,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也變得更加活躍。
二、 精心設計化學實驗,給課堂增添活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教師準確而有效地進行課堂演示實驗,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的能力、科學探究的能力,并讓學生在趣味實驗中感受化學的魅力,從而理解與深化一些化學概念和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所以我認為,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巧妙而靈活的化學實驗也是構建化學活力課堂的關鍵。
我聽過一節(jié)教學“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課,至今印象深刻。教師首先猜謎導課:“農民伯伯說它是植物的糧食,消防隊員說它是滅火的先鋒,建筑師說它是粉刷匠,環(huán)保工人說它造成溫室效應。”話音未落,學生不約而同地說是二氧化碳,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質時,這位教師演示了一個“瓶吞雞蛋”的趣味實驗,同時還伴有一些幽默風趣的語言:“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我說,同學們如果給我一些掌聲,我就能讓這個雞蛋掉下去”。他的話音剛落,“雞蛋”也剛好掉下去。就在同學們還沉浸在他有趣的實驗中的時候,他又風趣地問了一句:“‘扯淡(扯蛋)就是這樣來的嗎?”瞬間,教室里笑聲一片,掌聲一片……這節(jié)課無疑是很成功的一節(jié)課。教師以他精心設計的課堂實驗和幽默風趣的語言深深地吸引著學生,打動著學生,緊緊地牽引著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使他們全身心地融入他的課堂,同時還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我認為非常好。
當然,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也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意外現(xiàn)象”,怎么辦呢?我認為,教師在這個時候是堅決不能忽略的,而應該因勢利導,適當?shù)剡M行實驗拓展,或許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我領著學生做“二氧化碳的制取與性質”分組實驗時,就出了點“狀況”。有一個學生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我們組澄清石灰水明明變渾濁了,但現(xiàn)在怎么渾濁又沒有了?”一瞬間,實驗室里沸騰了:這是怎么回事?是石灰水變質了嗎?還有幾個組的實驗也出現(xiàn)了同樣的狀況,同學們都把驚異的眼光投向我,想要找到答案。我沉思片刻,又讓每組學生補充做了個實驗:在剛才已經變渾濁的石灰水中繼續(xù)通入二氧化碳,觀察現(xiàn)象。結果同學們都很驚訝地發(fā)現(xiàn):渾濁的石灰水又變澄清了!我追問: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呢?一段時間的思考后,有個別學生低語“可能是二氧化碳通入過量了吧?”我立即給予了肯定:非常準確!然后在黑板上寫了如下兩個化學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CaCO3+CO2+H2OCa(HCO3)2加以分析解釋。因勢利導,我又給學生講述了石灰?guī)r溶洞里那些奇特的千奇百怪的鐘乳石、石筍和石柱的形成過程。還有生活中我們煮沸硬水(硬水中含有較多碳酸氫鈣)時,水壺里為什么會形成一層厚厚的水垢(水垢成分中含有碳酸鈣)等等,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當然也是收獲滿滿!我很欣慰:一堂實驗課,因為“意外”而變得豐富多彩!
三、 運用適當?shù)慕叹?,給課堂增加趣味和活力
構建充滿活力的化學課堂,教具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教師上課除了教材和粉筆這兩樣東西以外,一些實物、圖片、教學掛圖以及現(xiàn)代已被廣泛應用的電子技術媒體都應該是不錯的選擇。我說的“選擇”當然是要因“課”而異,教具選擇合適會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具選擇不合適反而會干擾課堂教學。要想使教具在課堂教學中取得預期的效果,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恰當?shù)丶右赃x擇,選擇有利于學生學習活動的教具,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其新鮮感不打折扣。
比如,在認識初中化學常見實驗儀器的名稱和用途時,我們備課組的老師常常會搬來“一大筐”實驗儀器,在課堂上一件一件地拿出來呈現(xiàn)給同學們,讓他們大聲地說出儀器名稱及其最常見的用途。課堂上,同學們個個都躍躍欲試,情緒激昂??梢?,這樣“零距離”接觸實驗儀器,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而如果教師在此時采用了多媒體課件來播放,無疑會讓學生感覺不到“親近感”而失去興趣。反之,在教學“二氧化碳對環(huán)境的影響”時,教師就可借助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播放與之有關的視頻資料,給課堂增添趣味。學生便會對“二氧化碳對環(huán)境的影響”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這樣既構建了初中化學活力課堂,又強化了教學效果。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而教師如果只是一一列舉,整個課堂會顯得呆板沉悶。
“施教之法,重在啟導。”構建初中化學活力課堂,離不開教師的教學指導,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則是“導”的關鍵,更是構建化學活力課堂的關鍵。
作者簡介:
肖愛花,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