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羅縣石灣中學
朱錦英
“三維導學案”教學模式是以《三維導學案》為載體的核心循環(huán)教學模式,在明確一節(jié)課的核心目標的基礎上通過設計包含預習案、學習案、反饋案的“三維導學案”,實行課內外預習、學習、反饋三輪循環(huán),形成預習嘗試、合作評價、課內學習、當堂反饋、拓展提高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經過教學實踐,我認為數學課堂要以生為本,先學后教,把“教”轉化為“導”,從而再轉化為學生的“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在思想上,從只重視分數的應試教育轉變?yōu)樽⒅靥岣邔W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樹立“以人為本”的生本教學理念,充分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只做知識的傳授者,而要轉變?yōu)閷W生的指導者、幫助者。在行為上,必須從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多讓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協(xié)作解決問題。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圍繞“為學生好學”而設計,摒棄傳統(tǒng)的“為教師好教”而設計的觀念。在課堂上,教師要放下架子,與學生站在平等的地位,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合作學習。
在傳統(tǒng)的師本教育里,教師的備課教案事無巨細,即“大立課程”而“小作功夫”。這樣的課堂使學習主體性的培養(yǎng)和發(fā)揮被忽視,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扼殺,創(chuàng)造能力無法得到發(fā)揮。
“三維導學案”教學模式則是“小立課程”而“大作功夫”?!靶×⒄n程”即教給學生的知識要盡可能精而簡;而注重給學生時間和精力進行活動,就是“大作功夫”。其中預習案的設置就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結合學生已有知識基礎,由淺及深,逐步引導學生通過預習初步明確本節(jié)課的所要掌握的知識。預習案并非隨便拿來,而是根據學生的理解認知水平,精心設置題目,從而充分調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備課時應深入研究教材與課標,領悟專家編寫教材的意圖,精心準備教學內容,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預習案的使用,秉承“少教多學”的原則,可提前一天布置任務,讓學生們結合教材自主學習,目的是讓學生構建自己的數學概念、解題思路和方法。在課前,老師要將作業(yè)收回檢查,但不批改,只是初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要仔細研究和記錄作業(yè)中的閃光點和困惑點,對學生的情況了然于胸,課上才好“以學定教”。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師是主角,學生是觀眾,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而“三維導學案”教學模式則改變了這種狀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般6人一組,學生成績最好包含好、中、差三種層次)參與教學活動。學生之間的了解程度遠遠大于老師對每一個學生的了解程度,利用這種關系讓學習優(yōu)秀者督促帶動本組成員進行學習、交流與提升。讓組長成為老師的“眼”,成為“小老師”,以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具體的過程包括學生展示課前自主學習情況、課上小組交流討論學習評價、小組匯報學習成果、師生協(xié)力總結提高等。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老師首先要了解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情況,引導、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同時還要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大膽質疑、敢于爭辯。通過小組匯報,將個人和小組學習成果與大家分享,從中體驗成功的快感,促進自主學習的信息和興趣。
學生的認知基本走向是從具體到一般,比如解題方法,學生需要從很多具體例子中去感悟,而老師一開始便拋出解題方法,學生肯定理解不了。教師需要與學生及時地進行溝通反饋。上課時學生從老師那里對自己的預習情況獲得肯定的反饋后,無形中增加了自信心,教師再逐步引導學生完成學習案部分。教的過程,是學生自學環(huán)節(jié)的延續(xù)和深化,而學習案中設計的練習是一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由淺及深,教師給予充足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完成后由小組展示交流學習,教師可適時點撥和歸納補充,但絕對不與學生“爭發(fā)言”。最后根據學生完成情況做好評價。
反饋案是檢測教學目標完成情況的重要載體,教師完成課程的點撥后,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完成反饋案。為了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采用當堂批閱檢測的形式批改反饋案;也可以采用小組互批,及時反饋信息,讓教師和學生明確存在問題,能在課堂上或課后及時共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