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晶 鄧文聰 張娜
【摘?要】 目的:通過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案,觀察其臨床效果,探究不同護理方案的臨床特征。方法:從本院診治的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隨機抽取98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隨機分為對照組49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49例:實施常規(guī)護理+循證護理,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情況。結果:觀察組糖化血紅蛋白為(6.45±1.25)%低于對照組(t=6.345,P<0.05),住院時間為(16.55±1.72)d低于對照組(t=8.684,P<0.05),空腹血糖為(6.22±1.18)mmol/L低于對照組(t=6.142,P<0.05)。結論:循證護理可有效提高臨床效果,改善生活質量。
【關鍵詞】 循證護理;老年糖尿病;生活質量
文章編號:WHR2019042073
糖尿病在臨床較為常見,老年人群為該病的高發(fā)人群,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1]。糖尿病具有治療周期長、并發(fā)癥多等特點,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老年糖尿病的治療需要藥物治療和護理干預。有研究顯示,護理干預對糖尿病的治療具有重要作用[2]。因此,筆者從本院診治的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隨機抽取98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和循證護理,獲得效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本院診治的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隨機抽取98例,男性44例,女性54例;年齡65~80歲,平均年齡為(65.53±6.24)歲;病程為1~19年,平均病程為(6.35±1.34)年。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隨機分為對照組49例:男性22例,女性27例,平均年齡為(63.45±7.34)歲,平均病程(7.15±1.35)年;觀察組49例:男性22例,女性27例,平均年齡為(62.64±6.96)歲,平均病程(7.52±1.74)年。本研究經(jīng)過本市倫理委員會批準,獲得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兩組基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分析后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之上進行循證護理:1)收集患者臨床資料:通過問卷調查、病理查閱以及詢問等方式評估患者的心理、營養(yǎng)以及身體狀況。詢問內容有:①詢問患者血糖、病程以及穩(wěn)定情況。②對患者糖尿病并發(fā)癥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調查。③精神狀態(tài):評估患者心理負擔情況,例如恐懼、悲觀、焦慮和抑郁等。④是否采用飲食控制和進行運動,并實施藥物治療以外的干預方法。2)文獻檢索:循證支持探究,尋找老年糖尿病病因:①不良生活習慣:腹型肥胖、抽煙、喝酒等,提高患者的易感性。②遺傳因素:糖尿病史。③伴隨其他基礎疾病如高脂血癥、冠心病、高血壓等。3)求證護理相關因素:①心理因素:通常情況下,老年健康情況發(fā)生改變,是由于各種因素而引起的機體發(fā)生心理應激,該種因素嚴重危害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②檢測糖尿病相關指標:作為糖尿病治療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血糖的長期監(jiān)測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關鍵,做到早期和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控制效果速度。③指導患者正確地使用藥物治療,藥物的合理是糖尿病臨床治療的核心。4)健康宣教: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糾正患者的不良行為,延遲或者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①入院教育:患者入院后,對患者進行入院教育,進行入院辦理。向患者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提高護患關系,提高治療依從性關系;②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為患者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增強患者治療信心。詳細告訴患者藥物劑量和藥物療效的使用方法。及時告知藥物的不良反應和藥物禁忌。③讓患者了解糖尿病的長期性,在進行藥物的治療的同時,進行飲食治療和體育鍛煉。飲食治療是糖尿病基本的護理措施,日常飲食要進行低糖、低脂、適量蛋白質以及高纖維素和維生素飲食,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有效降低血糖。結合適宜的運動,例如健身操、散步、家務勞動、慢跑、游泳等。運動時間要安排在飯后血糖高的時間段進行,要堅持運動。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后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住院時間等。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整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觀察組糖化血紅蛋白為(6.45±1.25)%低于對照組(t=6.345,P<0.05),住院時間為(16.55±1.72)d低于對照組(t=8.684,P<0.05),空腹血糖為(6.22±1.18)mmol/L低于對照組(t=6.142,P<0.05)。如表1。
3?討論
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常規(guī)治療,并進行有效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接受能力差,配合度低,記憶力減退,影響患者服藥時間,血糖控制效果不佳,還可能出現(xiàn)抵制治療病情[3]。糖尿病在發(fā)病初期時因其不易被發(fā)現(xiàn),而當被確診時大多已經(jīng)錯過了最佳時期。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在糖尿病的治療起到關鍵作用。老年糖尿病治療內容包括:藥物治療、自我監(jiān)測、運動療法、飲食控制、健康宣教,該治療方法與臨床護理關系密切,因此,適宜的護理方案成為現(xiàn)臨床的研究熱點。本次研究顯示,經(jīng)過循證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為(6.45±1.25)%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為(16.55±1.72)d低于對照組,空腹血糖為(6.22±1.18)mmol/L低于對照組。循證護理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證實并解決問題以及實施改善措施,了解影響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的因素,并提供改善措施,提高治療效果。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治療效果,使患者滿意度較高。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可以有效提高臨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吉潔,黃龍瑋.循證護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耳鼻喉科圍手術期中的應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8):149-150.
[2] 王凰.循證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對比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7,24(03):191-193,196
[3] 張智,葛兆霞,鄧小嵐.中醫(yī)循證護理結合個體化護理干預在老年癡呆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7,31(27):3460-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