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子健
摘 要:葡萄酒是中世紀非常重要的飲品,無論是在宗教還是世俗社會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無法大量產出優(yōu)質葡萄酒的英格蘭,在亨利二世統(tǒng)治時期率先通過與波爾多和魯昂地區(qū)進行葡萄酒貿易,并通過給與當?shù)仄咸丫粕倘俗罨輻l件來獲取穩(wěn)定的優(yōu)質葡萄酒來源,以此來滿足皇室對于葡萄酒的大量需求。亨利二世還在與兩地的貿易中進一步鞏固了他在歐洲領地的統(tǒng)治,不但增強了同英格蘭的向心力,刺激了兩地農業(yè)趨向專業(yè)化,還在貿易的過程中通過關稅充盈了國庫,為他接下來在國內的發(fā)展與改革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英格蘭;亨利二世;波爾多;葡萄酒
一、引言
葡萄酒作為中世紀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飲品,以他為主導的貿易也早在12世紀的英國就已經(jīng)初露端倪。而學界在研究英格蘭的葡萄酒貿易時,很少注重葡萄酒的貿易屬性而更多去談它的文化內涵,如葡萄的種植,葡萄酒的制作以及在宗教世界中的作用。由于大多數(shù)對英國的葡萄酒出口都發(fā)生在魯昂和波爾多的港口,可以看作是中世紀英國葡萄酒貿易的縮影。因此,本文將著重探究這兩個地區(qū)為英格蘭經(jīng)濟政策和對外政策上所帶來的影響。
二、英國需要進口葡萄酒的原因
中世紀的英國農業(yè)的進程是被自身的土地狀況所支配的,在《末日審判書》中記載,幾乎所有能夠耕種麥谷的土地,在1066年就已經(jīng)開始耕種了[1]。在12世紀的英格蘭地區(qū),麥酒因為其制作過程實在是易于操作,將一定比例的新鮮的麥芽和清水混合發(fā)酵就能制成,使其一時間享有著“大眾的液體食物”的稱號[2]。但葡萄酒最早興起于波斯,最終在中世紀時期,廣泛傳播到整個歐洲范圍內??墒沁@種新型的飲品卻迅速席卷整個歐洲,并取代了啤酒在宴會中的主宰地位,一躍成為了貴族的奢侈宴會的常客。在中世紀時期的英國貴族的聚會上,他們在開懷暢飲,每舉辦一次都需要消耗掉大量的葡萄酒。貴族們也似乎更青睞于葡萄酒而不是啤酒和其他酒類,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他們身份的象征,更有“一些騎士經(jīng)常豪飲過量,還有人在宴會中拒絕飲水,全靠葡萄酒解渴?!盵3]而這就為當?shù)氐钠咸丫崎_辟了銷路。
在傳播的過程中,葡萄酒還成為了基督教宗教儀式的一部分,在基督教的圣餐禮中,根據(jù)《圣經(jīng)·馬可福音》中記載:“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了福,就劈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酒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再喝這葡萄汁…。”[4]于是教徒普遍用葡萄酒來代替耶穌的血,用餅來代替耶穌的身體。中世紀的教會影響力很大,圣餐禮也經(jīng)常舉行,所以教會人員對葡萄酒的需求也很大。他們甚至于親自種植葡萄酒,并不斷提高所釀造酒的品質。
三、與魯昂地區(qū)的葡萄酒貿易
亨利二世即位以后,葡萄酒貿易在英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fā)展,相應的條令也開始制定。從1157年到1158年中,就可以在《收支卷檔》中找到為國王提供葡萄酒的魯昂酒商,因為價錢超出了國王的所規(guī)定的最高價格而受到罰款的事例[5]。亨利二世繼承了他父親安茹伯爵和其母親馬爾蒂達在諾曼底、安茹以及阿基坦等領地,是葡萄酒生產最為普及的地方,幾乎遍地都在為葡萄酒的生產而勞動[6]。當時的安茹王朝將這些偏遠的省份控制在自己的統(tǒng)治權之下即是為他們的葡萄酒提供供應商。
在亨利二世統(tǒng)治時期,葡萄酒的貿易就已經(jīng)在魯昂地區(qū)十分廣泛。從巴黎到魯昂,大大小小的山坡上都種滿了葡萄藤,用這些葡萄制成酒,再經(jīng)由塞納河運往英國,是當時非常輕松和高收益的貿易。困擾當時魯昂葡萄酒商人的難題就在于征收的高額關稅和各種沉重的會費。但很快,亨利二世在1150年對他忠誠的魯昂商人發(fā)布了另一條特許狀:規(guī)定除了當?shù)氐纳倘艘酝?,不允許任何其他地區(qū)的商人攜帶貨物通過萊茵河,但魯昂的商人還可以像早懺悔者愛德華時期的那樣,在英國的德恩蓋特港如同他們家門口一樣暢通無阻。那些在英國進行貿易并且加入了行會的魯昂商人,擁有著和英國人同樣的權利,可以免除大部分的稅種,除了對葡萄酒貿易所征收的稅[7]。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魯昂商人的負擔,在英國葡萄酒的需求日漸增加后,亨利二世進一步擴大了該城商人的特權,免除他們在兩岸往來包括葡萄酒在內的全部稅款。
最終,在整個諾曼底地區(qū)易手給法國國王菲利普奧古斯都后,魯昂和英格蘭的關系走到了盡頭。盡管魯昂人民一心向著英國,但當時的約翰一世對魯昂的政策發(fā)生了改變,不但關閉了所有對其開放的通商口岸,還將所有魯昂的商人驅逐出了英國的商業(yè)行會。在沒有了亨利二世時期許以的貿易特權,和足夠的政治自由度以后,魯昂還是被迫回到了法國國王的統(tǒng)治之下。
四、與波爾多的葡萄酒貿易
從古代時期起,英國和波爾多雖相隔甚遠,貿易卻較多,在公元前50年地理學家斯特拉波的記載中:“波爾多是當時歐洲三個通往英國的最繁忙的港口之一?!痹诹_馬統(tǒng)治時期,因為波爾多本身可供種植農產品的土地面積十分有限,所以引入了葡萄藤,這也就造就了一個葡萄酒的優(yōu)良產區(qū)。在羅馬第一任執(zhí)政官盧修斯·朱尼厄斯寫于公元42年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波爾多的葡萄酒。在統(tǒng)治權力的不斷更替時期,歸屬于加斯科尼的波爾多在天然的港口和教會保護的優(yōu)勢下,進行著葡萄酒的出口貿易。當?shù)匾云咸丫茷橹鳂I(yè)的村莊享有特別的社會地位,有點類似享有若干特權的生意人,這在封建時代是極為罕見的。葡萄酒村莊多以城墻包圍,形同小鎮(zhèn),沿著河流兩岸而建,有專屬的道路直通山上的葡萄園,園內散落著小教堂與簡易房舍供守衛(wèi)駐足。小型廣場屬于公眾所有,兼具公有酒窖的功能,葡萄農之間的關系相當于今日的供銷社[8]。
當整個法國的西南部地區(qū)都在亨利二世和王后埃倫娜的控制下時,波爾多當?shù)氐钠咸丫埔查_始向著魯昂的港口運送,而它與英國的葡萄酒貿易也從那天開始兩地的經(jīng)濟交流十分密切,不但進行大量的進口,還將它作為了一個打開法國和海外市場的一扇窗口。雖然這些葡萄酒都統(tǒng)一在加斯科尼酒商的名下進行銷售,但是來自不同區(qū)域的酒的味道確實大不相同的,所以他們得到的價錢也是不同的?;适倚枰钠咸丫茢?shù)量龐大,所以在管家購買的良莠不齊的葡萄酒中,只有最好的葡萄酒被用于皇家餐桌,而那些品質不好的則會供應城堡或在皇室以外的場合使用。每桶葡萄酒都要征收高額的進口稅,稅額根據(jù)酒的質量而定。用粉筆或焦炭在酒桶的上方寫下X、XX、XXX甚至流傳至近代。每桶酒要納“檢量費”,每條船還要交船只過境稅和入港稅,當然這還不是在葡萄酒貿易中所征收的稅款的全部。英王還有權在每30桶的酒船貨中收取2桶,從全船的貨物中收取2蘇[9]。
五、英格蘭葡萄酒貿易的影響
從自然和宗教對于葡萄酒的需要上來看。英國陽光的照射不充足,早晚溫差也無法達到葡萄種植的條件,而修道院對葡萄酒有著大量的需求。讓這個產業(yè)得以發(fā)展,技術也在不斷改進。法國西南部地區(qū)在生產葡萄酒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有了政策的優(yōu)待和行政上的特殊待遇也讓該城市的支柱產業(yè)葡萄酒貿易飛速發(fā)展起來,葡萄酒帶動了整個城市的發(fā)展,無論是出口還是內銷都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由此產生的貿易差額也使在該地區(qū)在競爭中獨占鰲頭。
為英國王室增加了收入。來自波爾多和魯昂地區(qū)的葡萄酒不但解決了英國王室貴族以及平民百姓之間對于葡萄酒的需求,貿易中所產生的稅款,也成為了英國國庫一筆不小的收入。亨利二世之后的歷任國王,理查德一世、約翰王、亨利三世和愛德華一世也都奉行著葡萄酒貿易,盡管政策不盡相同,但貿易都為英格蘭的經(jīng)濟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并形成了英格蘭以羊毛和葡萄酒為主要產品的雙邊貿易類型。
在海外貿易的過程中,英格蘭在短暫的時間內獲得了大量本國無法生產的原材料和商品,如糧食、魚、錫、鉛、染料、石料、煤、香料、鹽等商品,為英國的發(fā)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和資本的積累。英國還在對外貿易的發(fā)展促進了英國在軍事上的變革。海外貿易的發(fā)展為英國提供了一支頗為強大的海軍。亨利二世時代,只能依靠這些港口為國王的遠征提供艦船。但1230年亨利三世在進攻法國的艦隊就有約290艘大小船只。這說明英國海軍力量在這一時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13世紀英國海外貿易的發(fā)展也得到了國王的重視,英法兩國之間的貿易在亨利二世時期是一個開端,也是英國開始進一步擴大海外貿易的開始。在世界貿易開始形成后,英國也成為了海上貿易強國。
參考文獻:
[1][英]波斯坦.劍橋歐洲經(jīng)濟史(第一卷)[M].王春法,譯.北京: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2002.
[2][英]薩爾茲曼.中世紀英國工業(yè)史(English Industries Of The Middle Ages)[M].倫敦:康士泰公司,1913.
[3]倪世光.中世紀騎士制度探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4]左志軍.歐洲人推崇葡萄酒的歷史原因[J].經(jīng)濟社會史評論,2017(3).
[5][英]A·西蒙.英國葡萄酒貿易史(The history of the wine trade in England)[M].倫敦:韋恩賽斯出版社,1906.
[6]錢乘旦.英國通史(第二卷)[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7][英]米勒.中世紀英格蘭:城市、商業(yè)和工業(yè)(Medieval England: Towns, Commerce and Crafts)[M].倫敦:朗文出版社,1990.
[8][英]休·約翰遜.葡萄酒的故事[M].程蕓,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9][美]詹姆斯·W.湯普遜.中世紀晚期歐洲經(jīng)濟社會史[M].徐家玲,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