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興 祖燕飛 李永慧 江燕 吳曉鳴
[摘 要]目的:探討大學生軍訓期間進行結構式團體心理干預對降低不良情緒、減少危機事件的作用。方法:對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安徽工業(yè)大學的1590名在校軍訓大學生進行結構式團體心理干預。采用SCL-90量表對干預組和對照組進行對比研究。結果:團體干預后大學生SCL-90中焦慮、敵對、偏執(zhí)、自責、求助、幻想條目分數(shù)有顯著差異。結論:大學生軍訓期間開展結構式團體心理干預可以減少不良情緒,降低緊急、危機事件的發(fā)生幾率。
[關鍵詞]大學生;結構式團體;軍訓;心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9)01-0136-03
1985年教育部、總參下發(fā)《關于高等學校、高級中學進行軍事訓練試點問題的通知》,實施至2018年已有33年的時間。軍訓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更是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軍訓期間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不同于平日,面對挫折,易灰心喪氣。身體的疲倦和精神的壓力易導致焦慮、敏感,甚至突發(fā)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心理彈性在許多領域中與個人業(yè)績都有相關性,因此科學指導軍訓,建立完備的支持方案,對調整身心、降低突發(fā)、危機事件起著重要作用。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2015~2016年間,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臨床咨詢專業(yè)的博士、碩士生研究團隊計10人(3名博士,7名碩士)對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安徽工業(yè)大學三所綜合高校隨機抽取軍訓期間的大學一年級學生、教官進行了實際調研和結構式團體心理干預。參與研究學生人數(shù):1590人,教官人數(shù):43人(上尉4人,中尉3人,少尉5人,列兵31人),無效問卷42份,有效問卷1548份(男生886人,女生662人)。
(二)方法
采用方法有:資料檢索法,對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回顧;訪談法,對實際參與軍訓的教官以及學生在軍訓前后進行深度訪談;文本分析量表調查法,癥狀自評量表(SCL-90)由Derogatis,L.R于1975年編制,中文版有90個題項組成,包含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zhí)、精神病性9個因子[1];結構式團體心理輔導與個別心理咨詢,考慮團體成員年齡、人格特質以及團體允許的時間長短、發(fā)展歷程,領導者個人的訓練與督導,個人的理論取向和咨詢倫理設置等因素決定采取結構式團體心理輔導和個別心理咨詢相結合的方式。
二、研究結果
(一)大學生軍訓作用的實證研究回顧
1.軍訓對大學生的積極、消極作用
從積極和消極兩個角度對(2007~2017年)十年文獻梳理發(fā)現(xiàn)不同研究者均采用scl-90量表作為衡鑒標準,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自我效能感呈顯著相關,自我效能感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好[2]。大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scl-90條目分數(shù)下降,心理彈性上升,且女生訓練效果明顯高于男生[3-9]。心理彈性較好的學生能夠很快的通過自我調整積極應對困難,適應訓練的環(huán)境,而心理彈性較差的學生需要更長時間調整心態(tài)并且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較多,影響了訓練和環(huán)境的適應[10]。
2.軍訓中常見生理、心理問題
軍訓期應激會增加促炎細胞因子和糖皮質激素的循環(huán)水平,從而損害抗體合成[11]。若學生安全感不足,個體的消極情緒激活閾就會下降,在壓力情境下的情緒調節(jié)功能受損,加劇焦慮、抑郁等情緒失調的發(fā)生[12]。
(二)軍訓中心理干預的實證研究
對2012~2015年間國內(nèi)對大學生軍訓期間的心理干預研究回顧看到,均采用SCL-90量表前后測發(fā)現(xiàn)陽性項目數(shù)顯著降低,并且以團體干預為主,見表1。
三、軍訓心理干預之行動研究
(一)結構式團體心理干預運用于軍訓中
大學軍訓時間一般在8月底到9月前,天氣比較炎熱,日期一般為10~15天左右。研究團隊分赴三所綜合類一本院校開展軍訓期心理輔導,隨機選取相同高校的不同軍訓班級為單位進行對照研究。參與學生1590人,進行結構式團體心理輔導。軍訓團體輔導一般以15~30人為輔導人數(shù),基于預防性質,每次一個小時,針對一個主題。團體咨詢?nèi)藬?shù)8~12人左右,針對聚焦、發(fā)展成長性問題,時間90分鐘。
結構式團體心理干預分三部分進行:
(1)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如常見心理問題及調整、訓練傷的預防、人際關系、情緒控制等。
(2)行為訓練。如情緒疏導、身體覺察、放松訓練和正念練習。
(3)個體心理咨詢。處理好關懷與控制、軍紀要求與人際和諧的關系。干預組和對照組心理健康水平諸因子的前后測比較如表2、表3所示。
以SCL-90量表進行心理干預前后測發(fā)現(xiàn),實驗組陽性項目數(shù)分數(shù)、焦慮、敵對、偏執(zhí)和自責、求助、幻想條目分數(shù)均顯著下降。大學生從入校開始應采取軍訓前體檢的策略而非軍訓后,避免出現(xiàn)帶病軍訓的情況,在人員充沛的情況下也可把心理普查的工作放到軍訓前進行篩檢。篩查出不宜軍訓的學生可以視不同情況參加軍訓半訓團(沒有劇烈運動)。
(二)大學生軍訓心理干預流程以及預防措施
軍訓心理干預第一步為壓力識別:覺察壓力反應,分析壓力源,學習壓力管理的方法,認識生活事件與壓力的關系。第二步為實施干預措施:呼吸和肌肉放松訓練、正念訓練。第三步為身心管理:有壓力卻不壓抑,情緒管理策略的學習和實踐。軍訓前、軍訓間和突發(fā)事件的處理可考慮兩個方面:第一,做好軍訓期間的預防措施。體檢提前到軍訓之前。禁止空腹訓練,隨時觀察學生狀態(tài),特別是體檢提示需要關注的學生。訓練建議先慢后快,循序漸進,避免超負荷訓練。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訓練時間。第二,出現(xiàn)暈厥等突發(fā)事件的處理??删偷負尵?,中暑者換至陰涼處,采用冷水、酒精等物理方式降溫,并仰臥,松衣領、褲帶??焖凫o脈滴注5%葡萄糖生理鹽水等, 精神緊張者給予鎮(zhèn)靜藥物。維持呼吸道通暢,若有條件,迅速吸氧,如有嘔吐,將學生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入氣管,同時抬高下肢。意識恢復后適當飲用白開水或葡萄糖水,避免立刻起身。進行心電圖、血常規(guī)檢查,有不明原因或心源性、腦源性癥狀的學生要及時轉診。
四、完善大學生軍訓的建議
首先是體檢時間,提前到軍訓前體檢。體檢不合格,有家族史、心臟病、癲癇或其他特殊疾病的學生群體,醫(yī)生出具證明讓其參加半訓團(目前部分高校已經(jīng)開展)。
其次是技能方面,增加戶外定向、防身術、急救心肺復蘇術、情緒壓力調節(jié)、放松訓練、地震、火災緊急救援等拓展訓練技能。
再次是軍訓心理輔導,增加軍訓團體、個別心理輔導為常規(guī)項目,積極引導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加運動心理學、軍事體育學相關知識培訓。
最后是教官方面,加強相關心理知識的學習訓練,增加敏銳度,避免與學生交流時簡單粗暴;咨詢師方面,部分少數(shù)民族學生由于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的不同在軍訓期間容易產(chǎn)生孤獨、焦慮等不適情緒和行為,團體帶領者要更加關注這類學生,幫助其進行調適,保持自身內(nèi)外的平衡。
五、飲食、服裝、睡眠問題
服裝以較為舒適的純棉面料為主,兩套換洗為好,選擇更加符合人體工學鞋子。為了預防出現(xiàn)腹瀉、感冒等癥狀,要備足必要的衣物。軍訓期間睡眠不足與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和恐怖存在顯著正相關,保證充足的睡眠是軍訓期間減少心理問題的重要條件。對女生的特別建議:若恰遇經(jīng)期,要避免參加劇烈運動,可申請參加正常的輕量運動或半訓團。
六、總結與展望
盡管本研究在干預的時間和措施、協(xié)調上還有局限性,但它有一些關鍵的優(yōu)勢,干預在現(xiàn)場的軍事訓練環(huán)境中進行,在壓力下的心理干預做到了關懷與控制,體恤與要求并存,能夠真正的產(chǎn)生有力影響,得到立刻的效果檢驗。此外,對于突發(fā)事件的處理和預防上、在研究身體技能訓練的基礎上加入心理技能訓練,結合個人健康和領導氛圍的研究,擴展了思路,支持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軍訓期間開展心理問題預防和維護,研究提升軍訓前后的心理健康的方法,在科學的指引下提高軍訓質量,建立完備的危機干預的體系,做到一旦有事能快速應對,不但能夠幫助大學生順利完成軍訓,也為新生適應大學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還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局勢要求以及今后提高我國軍事預備役人員的身心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 參 考 文 獻 ]]
[1] 張作記.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2005[S].北京:中華醫(y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5:11-36.
[2] 張琰,楊海,朱霞.某軍校新生軍訓前后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干預[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2(5):707-710.
[3] 陳雅婷,徐曉波,祖燕飛,等.大學生軍訓教育滿意度問卷調查設計[J]. 校園心理,2014 (5):295-297.
[4] 楊卜凡,楊應成,王學一,等.軍訓期大學新生的睡眠質量與心理健康[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5):771-773.
[5] 彭李,陳瓏,孟濤,等. 軍校新訓學員的訓練疲勞與其心理彈性、人格及心理健康的關系[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3(18): 1989-1991.
[6] 陳雅婷,顧瑛琦,李永慧,等. 大學生自我效能感與軍訓滿意度的關系[J]. 校園心理, 2014(6): 373-376.
[7] 武松,余俊峰,袁良,等. 軍訓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3(7): 848-849.
[8] 蘇源.軍訓對大學新生體質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 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12(3): 97-99,102.
[9] 王志鋒,李彩潔.軍訓對大學新生體質指標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1):101-105.
[10] 石磊,劉波濤,李敏. 某部新兵新訓期間的心理健康和適應與其家庭教養(yǎng)方式、心理彈性和應對方式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10): 1524-1526.
[11] Sribanditmongkol,V. Effect of perceived stress on cytokine production in healthy college students[J].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15(4): 495-497.
[12] 張艷,于凱,歐陽暉,等.集訓期新兵適應障礙與心理安全感的關系[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7(11):1677-1682.
[13] 黃宇箭,張莉.綜合心理干預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軍訓傷發(fā)生率影響的研究[J].人民軍醫(yī), 2015(5):482-484.
[14] 楊春,趙汗青,過偉.心理干預對某部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影響的觀察[J].人民軍醫(yī), 2013(11): 1263-1265.
[15] 鄭素貞,朱培紅,易小慶,等.心理干預對軍校新學員軍訓精神狀態(tài)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3(4): 351-353.
[16] 董曉莉,解好群,薛峰,等.心理干預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軍訓傷發(fā)生率影響的研究[J].人民軍醫(yī),2012(3):194-196.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