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家海明威的著名小說《老人與?!分袥]有實際的女性形象出現(xiàn),但陰性的大海和具有女性特質的小男孩彌補了這一空缺,作為女性形象的替代出現(xiàn),發(fā)揮了女性的作用,通過解讀我們能看到海明威極力彰顯的男性氣概背后隱藏的女性特質的流露和對女性的愛的渴望。
關鍵詞:女性形象;缺失;替代
在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諸多作品中,出現(xiàn)過各類女性形象,如《永別了,武器》里單純溫柔的凱瑟琳,《喪鐘為誰而鳴》中“依附、順從、聽話而忠實”的瑪利亞,與傳統(tǒng)觀念中的女性行為背道而馳的勃萊特·阿施利,因為擔心丈夫“遲來的男子漢氣概會威脅到她的統(tǒng)治地位”而開槍打死他的瑪格麗特等。然而在《老人與?!愤@部著名的中篇小說里,卻沒有出現(xiàn)女性形象。而主人公桑迪亞哥則以海明威小說中一貫的硬漢形象示人。是作者認為女性的出現(xiàn)沒有必要嗎?還是他僅僅想塑造出一個孤獨英雄的形象?抑或其他原因?讓我們從作者的童年入手來抽絲剝繭地尋探究原因。
海明威的童年
眾所周知,如同他父親一樣,海明威也酷愛戶外運動——越危險的運動他越癡迷,或許這是他能夠彰顯男性氣概,掩蓋女性特質的表現(xiàn)。不但如此,海明威嗜好喝酒,大量的飲酒使得他體重超標,出現(xiàn)了肝硬化、高血壓、輕度糖尿病、血色素沉著病等病癥。此外,他還經(jīng)常失眠,并且出現(xiàn)了性功能障礙。這個打擊對海明威而言是致命的,這更加強化了他內(nèi)心深處還潛藏著的童年時期對自己性別的不確定性。海明威的第四任妻子瑪麗曾經(jīng)對公眾談及他們?nèi)狈π陨?,他們的婚姻已?jīng)瀕臨破裂的邊緣;而海明威卻堅持認為他們的婚姻美滿幸福。其實,對于海明威本人而言,他自身的情況連他自己都不能接納,他曾對人說他寧愿去死。這種對自身狀況的排斥使得他對其他人在這方面的言論異常敏感。一旦有人談及這方面話題,他就會認為別人是在影射他、侮辱他,因而怒不可遏。
在這種情形之下,海明威創(chuàng)作出了《老人與?!?。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為何這部小說中出現(xiàn)了女性的缺失——這樣就避免了描寫男女之愛。這也是作者逃避自身疾病的一種心理投射。與小說中女性缺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極富堅強毅力的、最具代表性的硬漢桑迪亞哥的出現(xiàn),這也是海明威諸多小說的標志性風格。然而在老人展現(xiàn)他男子漢氣概的同時,又流露出了孤獨、感性的一面。
孤獨的老人
在小說中,鰥夫桑迪亞哥在自家墻上掛著妻子的遺物——耶穌圣心圖和科夫萊圣母圖,“墻上一度掛著一幅他妻子的著色照,但他把它取下了,因為看了使他覺得太孤單,它如今在屋角擱板上他那件干凈襯衫下面”——其感情深厚可見一斑。當他起床去叫醒馬諾林的時候,他光著腳,悄悄走進馬諾林的房子,“輕輕握住男孩的一只腳,直到男孩醒來,轉過臉來對他望著”。桑迪亞哥的溫柔與細心在短短的描述中已經(jīng)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在小說接下來的部分中,通過老人的自白,這位孤膽英雄的無助感與孤獨感越來越顯化。“誰也不該上了年紀獨個兒待著,他想。不過這也是避免不了的”——這是老人的心聲,他需要有人來陪伴、安慰、支持與幫助。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尤其是當老人獨自與魚搏斗的時候,他不斷地說到了小男孩馬諾林。
“但愿那男孩在這兒就好了”
“但愿男孩在就好了。可以幫幫我,讓他見識見識這種光景”
“但愿男孩在這兒就好了”
“但愿那男孩在就好了”
“但愿男孩在這兒”
“要是那男孩在這兒,他可以給我揉揉胳臂”
“如果那男孩在這兒,他會用水打濕這些釣索卷兒,他想。是啊。如果男孩在這兒。如果男孩在這兒?!?/p>
小說中一遍又一遍的類似話語,說明老人的孤獨感并非偶然,恰恰相反,這種孤獨被作者前所未有地放大了。當老人為保護捕到的魚而去擊退鯊魚時,他又一次地想到了馬諾林,“那男孩使我活得下去”。由此可見,在桑迪亞哥硬漢的另一面顯現(xiàn)的是一個渴望陪伴和愛的孤獨老人的形象。
大海與小男孩
盡管《老人與海》中沒有女性形象,但卻有兩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出現(xiàn):大海與小男孩。小說中對大海的描述以及小男孩馬諾林的作用,無不顯現(xiàn)著女性的特質。
女性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被認為有“如水”的特質,能夠以柔克剛;同樣地,在西方文化中女性也被賦予了極其類似的性質。比如法國女權主義的代表人物西蒙·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談到了女性和大海的關系“大海通常被認為是女性的象征”。在小說里,這一象征性的聯(lián)系也被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出來。作者筆下的大海是“仁慈并十分美麗的”,如同一位優(yōu)雅、溫柔、迷人的女子。接著,作者進一步地清楚闡述了大海與女性的關系。
他每想到海洋,老是稱她為la mar,這是人們對海洋抱著好感時用西班牙語對她的稱呼。有時候,對海洋抱著好感的人們也說她的壞話,不過說起來總是拿她當女性看待的。有些較年輕的漁夫,用浮標當釣索上的浮子,并且在把鯊魚肝賣了好多錢后置備了汽艇,都管海洋叫el mar,這是表示男性的說法。他們提起她時,拿她當作一個競爭者或一個去處,甚至當作一個敵人??墒沁@老人總是拿海洋當作女性,她給人或者不愿給人莫大的恩惠,如果她干出了任性或缺德的事兒來,那是因為她由不得自己。月亮對她起著影響,如同對一個女人那樣,他想。
在西班牙語中,海洋既可以被稱為la mar(陰性),也可以被稱為el mar(陽性)。桑迪亞哥總拿海洋當女性看待,因為大海與女性之間的確有太多相似之處。碧藍的大海閃耀著粼粼波光,如同美麗迷人的女性,給人以美的感受,讓人心馳神往;海水卷著浪花輕輕拍打著海岸,恰似一位溫柔的女子;海洋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起源,孕育滋養(yǎng)著萬事萬物,女性則是人類物種得以繁衍,生生不息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擔負著孕育新生命,照顧新生命的重擔;大海又是陰晴不定的,此刻寂靜寧謐,下一刻或許就是驚濤駭浪甚至海嘯,女性也常被認為是善變的。但這一點,在小說中,作者透過老人,表達了自己的見解——大海干出缺德任性的事是因為她受月亮的影響而身不由己。
在另一段描述中,我們也能感受到老人對大海的感情。
他眺望著海面,發(fā)覺他此刻是多么孤單。但是他可以看見深色的海水深處的彩虹七色、面前伸展著的釣索和那平靜的海面上奇妙的波動。由于貿(mào)易風的吹刮,這時云塊正在積聚起來,他朝前望去,見到一群野鴨在水面上飛,在天空的襯托下,身影刻畫得很清楚,然后模糊起來,然后又清楚地刻畫出來,于是他明白,一個人在海上是永遠不會孤單的。
海明威把對女性的復雜感情投射到了老人對大海的態(tài)度上——愛恨交加,正如桑迪亞哥所說“海里有我們的朋友,也有我們的敵人”。但熱愛的程度還是超過了厭惡的程度。盡管海明威沒有在小說中塑造女性形象,但從他筆下桑迪亞哥對女性化的大海的感情,我們?nèi)匀荒芙庾x出作者有意無意流露出的對女性或女性特質的喜愛。
除了陰性的大海,另一個帶有顯著女性特質的角色就是小男孩馬諾林了。盡管他是以一個小孩子的身份出現(xiàn)的,但從作者對他描述的字里行間中,無不傳達著更深層次的象征性含義。由于捕魚的魚叉極重,釣索又十分長,而馬諾林在故事中卻能幫助老人做這方面的事情,據(jù)此,Bickford Sylvester認為這種體力活對于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在他看來,馬諾林應該是“二十二歲左右的小伙子”此外,馬諾林的言談舉止也和他的年齡不相符——與其說他是個孩子,不如說他像個成人,更準確地說是成年女性。這種象征性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顯現(xiàn)出來。
一、 馬諾林是帶有母性特征的協(xié)助者
馬諾林從五歲開始和桑迪亞哥一起捕魚,后來由于老人運氣不佳,馬諾林的父母不再讓他跟老人捕魚了,但小男孩依然想與老人在一起。他對老人關懷備至的程度已遠遠超越了一個孩子所能表現(xiàn)的極限——他的表現(xiàn)更像一位母親。他極盡所能地幫助老人,無時無刻不關心著他。
“男孩看見老人每天回來時船總是空的,感到很難受,他總是走下岸去,幫老人拿卷起的釣索,或者魚鉤和魚叉,還有收卷在桅桿上的帆。”即使馬諾林的父母不允許他和老人一起捕魚,男孩仍然用自己的方式幫助著桑迪亞哥。“我很想去,即使不能陪你釣魚,我也很想給你多少做點事。”“‘穿得暖和點,老大爺,男孩說?!畡e忘了,我們這是在九月里?!钡锐R諾林回來,老人已經(jīng)睡著的時候,小男孩“從床上撿起一條舊軍毯,鋪在椅背上,蓋住了老人的雙肩?!薄啊烟鹤优谏砩习?,孩子說。‘只要我活著,你就決不會不吃飯就去打魚。”當老人想洗洗手臉時,小男孩竟然自責起來,“我該把水帶到這兒讓他用的,孩子想,還帶塊肥皂和一條干凈毛巾來。我為什么這樣粗心大意?我該再弄件襯衫和一件夾克衫來讓他過冬,還要一雙什么鞋子,并且再給他弄條毯子來?!痹隈R諾林眼里,怎么關心老人都是不為過的。他們兩人雖然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馬諾林對老人的關心幫助比對家人更甚,如同一位慈祥溫和的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馬諾林在小說中因為心疼老人、看到老人不幸的境遇而多次哭泣。而馬諾林是以一個男性的形象出現(xiàn)的,雖然是個男孩,但由于經(jīng)常和“硬漢”桑迪亞哥在一起,一定會受到老人的影響,富有男子氣概。這種顯而易見的矛盾的出現(xiàn)令人費解。只有當馬諾林是母性象征的時候,一切才順理成章。母親見到自己的孩子受傷,遭遇痛苦、失敗,自己卻無能為力,哭泣成了感情流露的最自然的方式。同樣的,馬諾林深愛著桑迪亞哥,當他發(fā)現(xiàn)老人被打敗,自己卻做不了什么的時候,內(nèi)心充滿了痛苦、疼惜和遺憾,能表達他復雜心情的也只有眼淚了。
由于馬諾林用他的母性特質如同家人般地關心著桑迪亞哥,老人深深地依戀著小男孩——這種依戀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這也就是為什么老人在海上一遍遍地重復著“但愿男孩在這兒”的話;當老人從海上回來后,他對馬諾林說“我很想念你”。馬諾林母性的關懷和幫助在物質和精神上成了老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了老人孤單一人時,最有力、最強大的心理支撐。
二、 馬諾林是帶有女性特質的崇拜者
馬諾林從小就和桑迪亞哥學習捕魚的技能,老人教會了他很多東西。馬諾林對老人有著深厚的感情。因此在小說中,海明威對主人公桑迪亞哥形象的塑造,不僅僅從老人自身的言談舉止顯現(xiàn)出來,也從小男孩的話語中表現(xiàn)了出來?!翱身敽玫臐O夫是你”,“好漁夫很多,還有些很了不起的。不過頂呱呱的只有你?!币驗槌绨?,馬諾林才會說出這樣的話。即使在老人八十四天都沒有捕到魚,被別人認為運氣不好的時候,他依然認為老人是最棒的漁夫。當馬諾林自告奮勇要去給老人弄魚餌時,老人問,“你不是去偷的吧?”馬諾林說,“我愿意去偷,不過這些是買來的。”言下之意,只要老人需要,馬諾林什么都愿意為他做。馬諾林對老人的崇拜之情與海明威其他一些小說中的女性角色非常相似,如《永別了,武器》中把亨利當作自己信仰的凱瑟琳,《喪鐘為誰而鳴》中聽話、順從、忠實,愿意為喬丹做任何事情的“小兔子”瑪利亞——這些角色的出現(xiàn)凸顯了男主人公陽剛有力的男子漢氣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馬諾林與這幾個女性角色是非常相像的——無私、細心、周到,帶有對主人公強烈的崇拜之情,他們愿意為對方做任何事情。因而作為一個崇拜者,馬諾林是帶有女性特質的,他與老人形象上的差別能夠更好地強化桑迪亞哥的硬漢形象。正如Wagner所說,“海明威對愛的定義就是無止境的奉獻,馬諾林對桑迪亞哥的給予,瑪利亞為喬丹的付出,他們之間的相似之處是顯而易見的?!保╓agner,1999,P112)因此,雖然《老人與?!肥且徊咳笔越巧男≌f,但是馬諾林卻在不同方面發(fā)揮了女性的特質,成了襯托主人公形象的最佳人選。
三、 結語
小說中的大海和小男孩馬諾林作為隱喻化的女性形象出現(xiàn),在小說中發(fā)揮了女性的作用,通過事物和人物的出現(xiàn)與描寫,不難看出大海和小男孩在這篇小說字里行間隱藏的女性特質,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女性的依賴以及女性形象在小說中的不可或缺性。
參考文獻:
[1]肯尼思·S·林恩著.田恩銘譯.海明威傳[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
[2]江龍.童年,海明威心頭永遠的痛[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5(4):52-57.
[3]朱文利.海明威和他的“女人們”——男權世界里的陰影[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239-244.
作者簡介:付偉,河南省鄭州市,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