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
摘 要 本文在指出互聯網是個雙刃劍之后,簡述了互聯網負面信息對青少年的危害。然后,就互聯網危害產生的社會原因和整治的必要性進行了詮釋。最后指出,消除互聯網負面信息是我國網絡世界必須認真做好的一件極其重要的工作。
關鍵詞 互聯網 負面信息 青少年 危害 整治
中圖分類號:G635.5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眾所周知,互聯網不僅可使人們快速地獲得各種想要的信息,而且還拓展了人們的知識面、改變了人們的思想方式。正是互聯網所具有的方便、快捷、靈活等多種優(yōu)點,才使它越來越多受人們青睞。然而,互聯網是個雙刃劍,其負面信息也會利用它進行傳播。特別是那些反動的或暴力的或黃色的等信息通過互聯網影響人們的思想觀點和行為,受害對象不乏學生且數量也是驚人的。
1互聯網負面信息對青少年的危害
互聯網負面信息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對網民,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對網絡媒體公信力的消解、對社會價值觀的扭曲以及對社會安定環(huán)境的損害等幾方面。我們知道,許多不良網站其內滿是各種不良信息,由于學生的辨別力、自主能或自控力有限,往往被其吸引,且難抵其誘惑而步入或誤入歧途或走上犯罪的道路。另外,在互聯網上打電子游戲的學生大有人在。對學生而言,互聯網似乎具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特性,也就是說,互聯網的利弊不僅取決于青少年學生自身的素質與意志,還與網站提供信息或功能以及其管理等方面有關。網絡負面信息對青少年的危害之一是,不利于我國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正確地形成。無邊無際的網上內容龐龍煩雜、良莠不齊,青少年在網上頻繁接觸西方國家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會使他們的價值觀產生傾斜,甚至使他們所擁有的我國傳統文化觀念和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發(fā)生動搖。許多網絡負面信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誘導、誘騙,長此以往會對我國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正確地形成構成威脅,進而會對我國國家的政治安定產生威脅。
互聯網負面信息對青少年的危害之二是,使我國許多青少年沉溺于網絡虛擬世界,脫離社會現實,以至于使許多青少年荒廢學業(yè)。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須要面對各種現實,需要承擔應有的壓力和責任,而網上的虛擬世界除了滿足了青少年盡早盡快占有各種信息的需要,以及給其人際交往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外,在使青少年面對現實、承擔應有的壓力和責任等方面的作用不大,尤其是對那些無限制地泡網的青少年來講,更是如此,甚至會使其荒廢學業(yè)、浪費人生。
互聯網負面信息對青少年的危害之三是,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危害和威脅。對那些判別能力有限的青少年來講,其身心健康會受網上不良信息的催殘或侵害,尤其是黃色垃圾的催殘或侵害,何況長時間地上網本身也對正處于成長發(fā)育之中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另外,某些人實施諸詐騙或性侵害之類的犯罪也不乏是通過網絡來引誘或欺騙后得以實施的。 網絡使色情內容更容易傳播。據有各方面統計,60%青少年雖無意接觸網上黃色信息,但因其自制力較弱,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沖動而進步尋找類似信息從而深陷其中,調查還顯示接觸過網絡上色情內容的青少年有90%上有性犯罪行或動機。
當然,互聯網負面信息對青少年的危害還有其他方面,但以上幾個方面足以說明網絡是一把雙刃劍。
2互聯網危害產生的社會原因和整治的必要性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為龐大的青少年人口群體。長期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養(yǎng),不斷加大思想建設力度,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快速發(fā)展,給青少年學習和娛樂開辟了新的渠道。與此同時,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過網絡傳播,腐蝕青少年的心靈。在各種消極因素影響下,不少青少年精神空虛、行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歧途。近年來中國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斷上升,據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統計,中國青少年犯罪總數已經占到了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已經影響到了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互聯網危害產生的社會原因是由于網站過于追求經濟效益,社會責任缺乏,網絡缺乏相應的法律約束,網民心態(tài)不健全以及網絡監(jiān)管力度不夠。因此,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網絡低俗內容的監(jiān)管,加強網站自律,建立健全網民廣泛參與的監(jiān)督機制, 整治互聯網負面信息的傳播與侵蝕,以營造綠色和諧的網絡文化環(huán)境已成為現今中國網絡世界的必須認真做好的工作。
整治互聯網負面信息的必要性:一是因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能動的反作用,互聯網負面信息是一種錯誤的社會意識,危害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特別是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成長造面極大的危害,整治互聯網負面信息有利于減除錯誤的社會意識,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二是因為,價值觀對人生道路和人生選擇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整治互聯網負面信息有利于抵制和克服網絡上形形色色的不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發(fā)揮正確的價值觀對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的導向作用。三是因為,人的自然屬性和市場的逐利性使正確的價值觀不能自發(fā)形成,整治互聯網負面信息有利于正確的價值觀形成。
3結束語
互聯網負面信息的傳播對廣大自制能力較差的青少年會帶來極壞的影響,容易誘導青少年產生不計后果的行為,形成畸形的人生觀、世界觀。此外,互聯網負面信息的傳播還會對網絡社會合理化秩序的維護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消除互聯網負面信息是我國網絡世界必須認真做好的一件極其重要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王經濤,王俊英.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M].開明出版社,2001.
[2] 鄭潔.網絡社會的倫理及構建[J].學術論壇,2008(12).
[3] 賀丹.信息技術與網絡倫理[J].天府新論,2008(12).